书城励志做到位更要说到位:男人征服世界的秘密
24878500000073

第73章 孩子虽然会犯错,也需要自尊

——批评孩子的话,需及时且尊重地说作为未成年的孩子,必然存在各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会犯错甚至闯祸,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及时纠正和教育孩子。孩子身上有了缺点或犯了错误,父母只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给予及时教导和纠正,光明而美好的前途就摆在孩子的面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家长必须及时站出来给予批评教育,否则,放任自流,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丁丁有个会变魔术的叔叔,他也向叔叔学了点儿变魔术的本事。有一次,妈妈让丁丁到菜市场买点儿菜,他趁人不备,顺手牵羊“拿”了两个鸭蛋。回到家里,他兴奋地从口袋里拿出鸭蛋向妈妈炫耀自己的身手。妈妈感觉是偷的虽然不好,不过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孩子只不过是拿了两个鸭蛋而已,于是仅仅对丁丁说:“拿别人东西多危险,被人发现了怎么办?以后不许干了!”对丁丁犯的错误,妈妈不但没有进行批评教育,晚上还把鸭蛋当成“战利品”让儿子享用。

没过多久,丁丁又偷了一只烧鸡,妈妈又想一只鸡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就仅仅口头说了说孩子,仍然让孩子把烧鸡吃了。

当丁丁因为偷盗电子游戏机被警察带走时,妈妈泪流满面,她万万没想过,把孩子一步一步带入犯罪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这位只知溺爱孩子的妈妈。

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今日的儿童转眼即成青年,稍不注意就难补救了。”刚开始,孩子只是“拿”了鸭蛋和烧鸡,其实他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这就是偷,觉得仅仅是练练身手,玩玩刺激而已。但妈妈对孩子所犯的错不但没有进行教育和处理,反而让孩子把鸭蛋和烧鸡吃掉了,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气焰,以致到后来他变本加厉,终成犯罪。正是妈妈的“助纣为虐”、姑息纵容才把孩子一步步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犯了小错可以不闻不问,犯了大错再加以批评矫正。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要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再微小的错误,也折射出孩子的态度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往往会酿成大祸。

那么,当孩子犯下错误时,父母又该如何予以批评、教育呢?批评和教育孩子务必讲究语言、技巧和策略的把握,不能不分轻重,孩子是有自尊心的,我们批评教育孩子绝不能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如果我们在教育儿童时忽视他们自尊心的存在,常对他们批评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大大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和憎恨心理,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这就需要家长朋友们学习一些语言技巧和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一天下午,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学生不听父母的话,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

天黑了,这个胆小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树林,他怕遭到野兽袭击,就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父亲见孩子很晚还没回家,就沿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去寻找,在一片树林里,借着天空那微弱的星光,父亲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父亲没有马上喊儿子下来,而是假装没有看见,吹着口哨在离儿子藏身的大树不远处溜达。儿子听到父亲的口哨声好像遇到了救星,马上从大树上溜下来,吃惊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片树林里呢?”“我是独自散步,没想正碰上你在树上玩耍呢。”据说这个孩子长大后进入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成了一名作战勇敢的将领。

故事中的父亲不仅没有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劈头盖脸地批评孩子,而且没有直接表明自己是特地来找孩子的,而是设计了一场“邂逅”,从而巧妙地照顾和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成就了孩子以后的成功。但现实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导致孩子最终失败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的。

小明的成绩一向都不错,但这次由于准备不充分,所以只考了68分,比平时差了一大截。他把成绩单交给爸爸时,爸爸一下火了:“你是怎么搞的?怎么这么不争气?才考这么点分!你真是个废物,以后还能成什么大器?”

后来,小明因为时常得不到爸爸的鼓励,成绩直线下滑……

美国有关教育部门经过研究评估后认为对孩子打击最深、伤害最大的话就是:“笨蛋!看你那熊样!”“我看你没救了!”“你再学也是那样!”“把你的嘴闭上!”等等训斥的话。这样的批评,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声中,失去原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跌落谷底。“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积极向上的基石,但是孩子的自尊心需要父母去呵护、去尊重。作为一个合格的父亲或母亲,应该用一颗爱心、耐心和恒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调动孩子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让他们不断克服缺点,改正错误,逐渐完善自我,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和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