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动手动脑学出纳
24883600000011

第11章 复式记账法(3)

1.2 取款人在清点现金时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取款人在清点现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清点现金,特别是在单位清点时,最好由两人以上同时进行。

(2)清点现金应逐捆、逐把、逐张进行。

(3)清点时不能随意混淆或丢弃每一把的腰纸,只有将全捆所有把数清点无误后,才可以将每把的腰纸连同封签一起扔掉。

(4)在清点时发现有残缺、损伤的票币以及假钞,应向银行要求调换。

(5)所有现金在清点无误后才能发放使用,切忌一边清点一边发放,否则一旦发生差错,将无法查清。

(6)在清点过程中,特别是回单位清点过程中,如果发现确有差错,应将所取款项保持原状,通知银行经办人员,妥善进行处理。

1.3 现金送存的程序

各单位对当天收入的现金或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开户银行。现金送存的一般程序为:

(1)整点票币。

送款前应将存款清点整理,按币别、币种分开。纸币整点要按券别分版平铺整理,百张为把,十把为捆,用纸条在腰中捆扎好,余为零头;硬币每百枚或50枚为1卷,10卷为1捆,不足1卷为零头;最后合计出需要存款的金额。

(2)填写现金解款单(又称现金缴款单)。

根据整点好的存款金额填写现金解款单,各币种金额合计数应与存款金额一致。

(3)向银行提交现金解款单和整点好的票币。

票币要一次性交清,当面清点,如有差异,应当面复核。

(4)加盖印章。

开户银行受理后,在现金解款单上加盖“现金收讫”和银行印鉴后退回交款人一联,表示款项已收妥。

(5)编制记账凭证。

根据银行退回盖有“现金收讫”和银行印鉴的现金解款单一联,编制记账凭证。

(6)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

1.4 送存现金时的注意事项

出纳人员在送存现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交款人最好是现金整理人,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差错时难以明确责任。

(2)凡经整理好准备送存银行的现金,在填好“现金送款簿”后,一般不宜再调换票面,如确需调换的,应重新复点,同时重新填写“现金送款簿”。

(3)送存途中必须注意安全,当送存金额为较大的款项时,最好用专车,并派人护送。

(4)临柜交款时,交款人必须与银行柜台收款员当面交接清点,做到一次交清,不得边清点边交款。

(5)交款人交款时,如遇到柜台较为拥挤,应按序等候。等候过程中,应做到钞票不离手,不能置于柜台之上,以防发生意外。

2.管理现金

2.1 管理的原则

现金管理的原则

收付合法原则 收付合法原则,是指各单位在收付现金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规定。这里所说的合法有两层含义,一是现金的来源和使用必须合法;二是现金收付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钱账分管原则。

钱账分管原则,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它指经管现金的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经营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登记工作的会计人员,不得兼管出纳账登记工作、现金的收付工作和现金的保管工作收付两清原则为避免在现金收付过程中发生差错,防止收付发生长款、短款,现金收付时要做到复核,不论工作多忙、金额大小或对象熟生,出纳人员对收付的现金都要进行复核或由另外一名会计人员复核,切实做到现金收付不出差错;要做到收付款当面点清,对来财会部门取交现金的人员,要督促他们当面点清,如有差错当面解决,以保证收付两清日清月结原则日清月结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避免长款和短款的重要措施。所谓日清月结,就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账。即对每天发生的现金收付业务,要记入现金日记账,结出每天的库存现金余额,并把账面现金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余额核对,保证账实相符。现金日记账每月至少结一次账,业务多的可10天或半月定期结一次账,并与其他有关账面核对,看账账是否相符2.2管理的基本要求从宏观上讲,现金管理是指国家银行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对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现金使用的范围和数量的控制。从微观上讲,现金管理是指各单位对自身的现金收、付、存的管理。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使用现金有如下规定:

[1]现金的使用范围。

这里的现金,是指人民币现钞,即企业用现钞从事交易,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该范围包括:支付职工工资、津贴;支付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产品和其他物品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的其他支出。

[2]规定了库存现金金额。

企业库存现钞,由其开户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核定限额。一般以3~5天的零星开支额为限。

[3]不得坐支现金。

即企业不得从本单位的人民币现钞收入中直接支付交易款。现钞收入应于当日终了时送存开户银行。

[4]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5]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6]不得套用银行信用。

[7]不得保存账外公款,包括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账外现钞等各种形式的账外公款。

而为了提高现金使用效率,达到资金的效用最大化,财务人员应当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

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低到最低水平。这就是所谓现金流量同步。

[2]使用现金浮游量。

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企业开出了支票,却仍可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不过,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透支。

[3]加速收款。

这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发生应收款会增加企业资金占用,但它又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问题在于如何既利用应收款吸引顾客,又缩短收款时间。这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并需要实施妥善的收账策略。

[4]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是指企业在不影响自己已有的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如遇企业急需现金,甚至可以放弃供货方的折扣和优惠,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支付款项。当然,这要权衡折扣优惠与急需现金之间的利弊得失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