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小企业如何做账
24885300000028

第28章 如何理解损益类账户的账务处理?

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

1.损益类账户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若为小型企业,损益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2.损益类账户介绍

(1)“本年利润”账户。为了核算和监督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总额,《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设置“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企业将各收益类账户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记各收益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同时将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转账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利润。反之,如为借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亏损。

年度终了,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全部累计发生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若为贷方余额(净利润),则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若为借方余额(净亏损),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年度结账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2)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对当年实现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或对当年发生的亏损所进行的弥补。因此,设置“利润分配”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或应弥补的亏损)和历年分配(或弥亏后的结存余额)后的结存余额。当进行利润分配或年终亏损转入(年终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或调增上年度亏损,或调减上年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账户。当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年终净利润转入(年终将“本年利润”账户贷方余额转入),或调增上年利润,或调减上年亏损时,贷记“利润分配”账户。年末,该账户若为借方余额,表示历年累计未弥补的亏损,若为贷方余额,表示历年未分配的利润。

(3)结转全年利润(或亏损)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年度终了,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转作资本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时: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应当分配给投资者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贷:应付利润

按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应转增资本的金额,在办理增资手续后:

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的利润

贷:实收资本等

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

借:有关科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有关科目

经调整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若为小企业,“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会计科目改为“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必备小知识: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会计的处理

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2001年12月1日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用于行政的设备,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定该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004年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40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357万元,2006年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利因素消失,其可回收金额为280万元,2008年5月17日,将固定资产出售,清理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费用0.4万元,出售价款为160万元。

要求:(1)计算并编制2002年和2003年末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2)计算并编制2004年末计提折旧并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3)计算并编制2005年末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4)计算并编制2006年末相关的会计分录。

(5)计算并编制2007年末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8年5月末有关处置该项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解析】(1)2001年购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002~2003年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2002年年初至2003年年末公司每年计提的折旧金额为600000元,累计折旧金额为1200000元。

2004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4年12月31日时,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6000000-600000×3=4200000元;销售净价为4000000元,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3570000元,所以可收回金额为3570000元,因此公司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630000(4200000-3570000)元。

2004年、2005年间每年计提的折旧额:

借:经营成本。

贷:累计折旧。

公司2004年、2005年两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及账务处理,每年计提的折旧金额为510000(3570000/7)元。

2005年转回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5年12月31日,在没有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情况下的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3570000-600000×2)元;如果在不考虑计提减值准备的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6000000-600000×6)元;而可收回金额为3570000元。由于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时,转回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所以企业应将按照在不考虑计提减值准备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没有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先情况下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560000元予以转回。

2006年、2007年间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公司减值准备转回后账面价值为1600000元减去预计的净残值后,计算出应计提折旧额为3610000(600000+600000+600000+510000+510000+560000+230000)元,由于尚可使用寿命为2年,因此计算出每年的折旧额为。

借:资产减值准备。

贷: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