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霸气的力量
24887300000020

第20章 谈判大战,谁领风骚(1)

拓展篇——领先群雄,尽显霸主气概

自身素质是谈判成功的基础

在商务活动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是公关,二是商业谈判。有人将这两个环节比喻成“攻城拔寨”,这一点都不为过,而且十分恰当。在这里,主要谈论一下商业谈判这个话题。谈判的主体是人,谈判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谈判者的谈判艺术。要想取得谈判成功,谈判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比如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灵活应变能力等。

具体来说,谈断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要求:

(1)口齿伶俐,吐字清楚,仪表得体,同时具有非凡的分析、判断能力,超强的洞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冷静的头脑和丰富的谈判经验等。

(2)能够赢得领导和员工的信任,并能全心全意代表整个企业的利益参加谈判。

(3)掌握丰富的行业知识,并对本企业以及谈判对手企业的情况充分了解。

(4)要有敢于冒险的胆识和富有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然,同时具备各种优越条件的人是十分少见的,但无数次的谈判经验告诉我们:在选择谈判人选时,必须慎重考虑,那些训练有素的谈判者才有可能取得谈判成功。

谈判者的素质固然重要,但取得谈判的胜利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谈判主题的了解状况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搜集到的与谈判主题有关的资料越多,就越能避免在谈判中因情况不明而被对方误导,对自己所要求的条件以及向对方提供的条件则能充满自信。

例如,谈判的主题是楼房交易,那么你至少要搜集到这些材料:

*房地产市场当前的发展状况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楼房的产权归属、建筑结构与现有价值

*楼房所属地段在城建规划中的处境

*银行对房地产交易的贷款条件

这是与主题有关的第一手材料,只有掌握了它,谈判才能开展与进行。

此外,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若能搜集到关于谈判对手的大量资料和信息,并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在谈判时就能占据许多优势。对谈判对手了解得越透彻,你就越能在谈判中掌握对方的心理,从而钳制对方,创造机会,取得成功。那么,获取对手的材料和信息有哪些方法和途径呢?

一般来说,主要有间接和直接两种途径。

通过间接途径获得信息比较容易,其来源也比较多,如可以通过图书、报刊、新闻广播以及声像资料等媒介来获取所需信息。通过这种方法获取信息,投资少、简便快捷,但应该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文字或口头信息资料都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因此要明白这种信息具有片面性。

致使这种信息或资料带有片面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有些人为了利于自己谈判,只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至于那些关键的信息,可能闭口不谈;

*有些人为了与你套近乎,故意提供合你胃口的信息;

*有些人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但为了维护脸面,就不懂装懂应付你;

*有些人收了你竞争对手的好处,故意把假信息提供给你。

因此,对于搜集来的信息,必须加以辩证,等确定落实以后,再加以利用。

通过直接途径获取信息,就是到谈判对手所在地进行现场考察,从而搜取信息。与间接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力,但获得的信息具有真实性。下面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夏日的一个午后,中国某汽车公司与外国某汽车生产厂,在北京举行谈判。谈判的议题是:中国进口某国的汽车的质量问题。

我方代表首先发言,简单介绍了全国各地对该种汽车质量较差的反映情况。

对方深知汽车的质量较差问题无法回避,但他们采取“避重就轻”的策略,每讲一句话,必经反复推敲,以尽力推卸责任。

比如,在谈到汽车损坏的情况时,他们说:“有的车子轮胎炸裂,有的车架稍有裂纹……”

听到这话,我方代表立即予以纠正:“先生,车架出现的不是裂纹,而是裂缝,还有断裂的地方!请看,这是我们现场拍下的照片。”说着,拿出一摞照片递到对方面前。对方心头一震,没想到我方竟拿出了证据,于是连忙改口道:“是的,是稍有一些裂缝和断裂的情况。”

我方步步紧逼,毫不退让:“请不要用'稍有'、'一些'之类的模糊概念,最好是用比例数字来表达,那样才更准确、更科学。”

“对不起,我们没有统计比例数字。”对方承认了自己的疏忽,但他们的目的是在搪塞。

“既然如此,请看我方的统计数字和比例数字,贵公司可以进一步核对。”一边说着,一边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统计数字。

看到我方提供的资料,对方提出异议:“不至于损坏到这种程度吧!这怎么可能呢?”

随后,我方出示商检证书:“这里有商检公证机关的公证结论,还有商检时拍摄的录相,请过目。”

对方看过录相,又作了仔细核查,再也无话可说。最终,在大量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汽车质量确实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并签署了赔款协议。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对方总想步步为营,而我方却是步步逼近,最终逐个攻破了对方建立的“堡垒”,取得了口舌之战的胜利。我方之所以能够迅速作出反击,使对方没有回旋的余地,是因为我方在谈判之前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并在谈判过程中派上了用场。由此可见,在谈判之前必须努力做好信息和资料的搜集工作。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事宜也是谈判人员需要注意的。比如谈判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以及谈判的时间、地点等问题。

在商业谈判中,双方都很注意对手的穿着打扮,看对方穿的是什么牌子的西服、衬衫、皮鞋,系什么领带、皮带,戴的是不是名贵的金银首饰,以此来判断对方的财力状况。如果你穿得过于寒酸,那么人家就会对你失去信心,可能谈都不谈就打道回府了。因此,比较低档的衣服,最好不要穿上谈判桌。但是,过于华贵的衣服也不要轻易穿上谈判桌。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定,只要穿得大方、得体、让人感觉舒服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介于豪华与寒酸之间的穿着为最好。但并非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关于谈判地点,重大谈判在办公室、客厅或者会议室进行为好,以示重视;一般谈判在餐桌上进行,气氛可能更随便、更热烈些。

在谈判过程中,言谈举止一定要文明礼貌,要显得很有修养;粗话、脏话万万不可说出口,即使被对方激怒也应尽力抑制自己;剔牙、搔痒、跷二郎脚、上厕所等事宜都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极易引起对方的烦感。

从以上这些方面出发,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那么你的谈判很有可能就会取得成功。

限制对方权力,积极争取主动

谈判人员的权力有所差异,在商界是一种模式,在政界又是一种模式。美国总统参加谈判,必须经过参众两院的批准才能生效。因此他要考虑到对方接受不接受,国会能不能批准,也就是说,总统本人不能一锤定音,他的权力由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在商界,谈判人员的权力也受到一定限制。这样一来,谈判者就有一定的周旋空间,使整个谈判具有灵活性和周密性。

其实,权力受到限制的谈判者要比大权独揽的谈判者,处于更有利的状况。下面这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个观点。

有一个业务员,在与别人谈判时,他总是告诉对方说自己需要先请示一下领导。对于他的请求,没有人拒绝过,他于是获得了充足的时间可以把整个事情想清楚。谈判者的权力受到限制,往往能够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比如他可以坚守立场,可以很坦然地向对方说“不,这件事不在我的权力范围之内,我无法做主”。而所谓的事情可能是某项程序,公司政策、预算,一个工程的标准,或者是无法更改的政策规定。

一个未经授权的卖主,就不能答应赊账、降低价格,或答应对方的要求、打折扣,或由卖方负责运送等。没有这方面权力的谈判人员,就可以一口拒绝,不必作出让步。同样的道理,一个买主如果无权超出购买预算,或超出预定的价格,或接受未达标准的产品等,则也是个很难商议的对手。一方权力受到限制的时候,往往会给对方带来烦恼。假如一方的权力有限,那么这个超出他权力范围的问题,就需要对方进行解决。对方如果必须解决,就会被迫作出一个对自己不利的选择。倘若对方不愿做出选择,那么他将失去一次做生意的机会。假如对方要直接去找你的上司谈判,就可能会有其他困难发生。对方和你的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或者法律顾问展开谈判,不管他面对的是谁,都必须作更多的努力。

轮番上阵,拖垮对手

车轮战是指几个人跟一个人打,或几群人跟一群人打,使对方因疲乏而战败。这种战术源于古代战场,而到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在商业谈判上,且效果显著。人们之所以惧怕这种战术,是因为在谈判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到最后一个问题也不能解决。接着,又进行下一轮,结果还是如此。如此反复,直至使人疲惫不堪而丧失信心。

政治家们最擅长谈判,也不惧怕车轮战术,但商家对车轮战术显得束手无策,同时也非常忌讳这种做法。有些商界人士,特别是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和跨国集团,动不动就展开车轮战术,一方若沉不住气,那么另一方就会占到便宜。

一般来说,这种策略对新换上来的谈判者十分有利。因为他们可以抹煞同伙先前所作的让步,可以重新展开谈判,延缓合同的签定,或者改换讨论的话题;而对方得花费时间和精力使新谈判人员熟悉过去争论和协定的内容。

谈判中的一方总想急着了解新对手的情况,于是就会揣测:他会不会喜欢我们呢?他所表示的态度是不是真的呢?他比以前的对手更高明还是更差劲呢?这个新人对交易有没有重大的影响呢?诸如此类问题,会令他们非常苦恼。

有一位购货经理,他最擅长使用这种战术。在向部属指示的时候,他常常强调:在谈判时,要提出强硬的要求使讨论陷于低谷。等这一目标真的实现,并且双方形成相持不下的僵局时,他就亲自出马处理这笔交易。当然,他是非常聪明的,当了解到卖主不愿失去这笔生意,又不敢触怒买主时,这个经理就趁机向对方提出降低货物价格和提供更多服务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那个已经被搞得晕头转向的卖主会做出让步。这样,购货经理就赢得了这场谈判。

应该注意的是,一方更换谈判人员,也可能为对手带来有利的影响。

当对方使用车轮战术时,你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沉着应战。对于讨论过并已形成共识的问题,不再重复;对于有争议并已阐明观点的问题,可以向对方寻求结果;对于从未提出且对自己不利的问题,应避而不谈,这样,可以缩短谈判的时间和次数,减少新的矛盾,促使谈判早日结束。

无中生有,乱中取胜

在商业谈判中,谈判双方都懂得使用计谋,或避实就虚,或乘虚而入;或旁敲侧击,或单刀直入;或兴风作浪,或以逸待劳……很多时候,这些做法都能收到积极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招也十分有效,那就是:无中生有。

一天,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一个超级商场。他想买一台彩色电视机,于是来到商场的家电区域。绕了几个来回,在一个摊位前停住了脚步。他声称自己要买名牌产品,可卖主拿来一台十分精致、根本无可挑剔的名牌样机后,他却提出了一大堆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样式太旧,机壳颜色不好看,画面亮度不够,声音不够清晰,电视线路图印刷不清等。其实,这是买主使用的讨价战术。在购买商品时,他常常利用这种吹毛求疵的诈术来和卖主讨价还价,以产品有欠缺为由,要求卖主降低价格或提供更多的服务。

在日常生活中,与上述例子中主人公一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问题中,有的是确实存在的,有的却是无中生有。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无非是想达到以下这3个目的:①为自己创造讨价还价的余地;②以产品有缺点为由,迫使卖主降低产品价格或提供更多的服务;③让对方知道,买方是很精明的,不会轻易地被人欺骗。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手段是比较高明的。

那么,作为卖主,你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耐心与之周旋,对方那些无中生有的问题慢慢就会不攻自破。

(2)遇到实际问题,要直攻腹地,开门见山地和买主私下商谈。

(3)对于某些买主的问题和要求,视情况而论,可以采取“避重就轻”或“视若无睹”的做法。

(4)当对方进行无谓的挑剔或提出无理的要求时,必须及时提出反对意见。

(5)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不去讨论那些与主题没有关系的事。不管怎样,切忌作出太大的让步,以免对方占尽太大的便宜。

转移重心,削弱对方攻击力

谈判双方在围绕重大问题进行轮番攻击时,彼此互不相让,针锋相对,最终常常陷入相持的僵局。这时,一方人员突然将矛头转向对方较弱的方面,集中精力,猛烈攻击。这样,对方就难以承受,于是极力进行辩护,从而削弱了攻击力。结果,争论的焦点转移到枝节问题上,重心被转移了。这就是谈判中“转移重心”的战略战术。

在政界,这种战术十分常见。如报纸上经常报道议员们开会辩论的情况:在野党利用一流口才的议员,与执政党展开白热化的交战。在表面上看,双方辩论得异常热烈,实际上,辩论的内容非常单调、空虚。在野党议员开始进攻了,他们提出具体数字,攻击经济政策的错误。执政党议员听到这些数字后,从某几个数字寻找突破口,予以回击。就这样,辩论的内容越来越偏离重心了。事实上,辩论的问题本来是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政策问题,结果却因为争论细节问题而无法抓住重点,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从心理观点来说,人的意识会受对象轻重的影响,即使在讨论一些重要事情时出现细枝末节,也可能因指望先解决简单问题而忘了要讨论的重点。

一般来说,这种战术适用于重大项目的谈判和重要问题的讨论。其作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缓和矛盾。当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时,及时把矛头转向另一个方面,就能摆脱当前这一难题的纠缠,从而迅速结束纷争,避免产生不利的后果。

疲劳战术的威力

“疲劳战术”是一种轮番作战、使对方被迫屈从的谈判方法。疲劳战术可使人失去充足的睡眠和饮食时间,导致身体疲乏、精神萎靡,最终犯下许多愚笨的错误,这样施用疲劳战术的一方就能占据优势。善于使用疲劳战术的人都知道,这种方法只要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对方就会变得不耐烦,神情沮丧,一会儿就会犯下错误。人们承受压力的能力是不同的。经过长时间飞行后,心里会产生紧张情绪,再加上来到陌生的环境,这些都将对谈判者造成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再施用疲劳战术,他们便难以“招架”了。

疲劳战术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抵制,你就可能会遭受重大的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