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的艺术
24888500000011

第11章 说话决定社交的成败

在社会交往场合里,我们可以发现:有的人很会说话,使对方很乐意接受,从而很快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很快办成了自己要办的事情;而有的人却不会说话,说的话断断续续、不连贯,总也表达不清自己的意图,听起来感到非常别扭,并经常使人发生误解。他们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办不成要办的事情,是肯定的。因此,要在社交中获得成功,我们必须掌握语言艺术,做到会“说话”。

所谓会说话,就是能够根据不同场合、目的、对象说出“得体”的话。可以说,会不会说话,直接关系到社交活动的成败。

在中国古代,君臣对话历来是中国政治组织中的一种重要交往形式。通过它,君主安抚臣下,管理朝政;臣下效忠君主,商讨国事。弄得好则君臣相安,弄得不好则会朝纲大乱,人头落地。这里,会不会说话,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魏国吞并了中山,魏文侯把这块新占来的土地,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他想听听臣下对这件事的反应,于是有一天召集群臣——

他问群臣:“我是个怎样的君主?”

“仁君。”群臣答。

但是任痤却说:“分封土地,给儿子而不给弟弟,算什么仁君?”

魏文侯听后,心中不悦,脸也沉了下来,挥手叫任痤出去。任痤因此离座而去。

文侯又问翟璜:“我是不是个仁君?”

翟璜答:“我认为是个仁君。”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文侯追问道。

翟璜说:“我听说,‘君主仁义,下臣就耿直’。刚才任痤说话那么直率,就足以证明您是位仁君。”

魏文侯听后羞喜交加,赶紧派翟璜把任痤请了回来。

按说,魏文侯提出的问题翟璜是很难回答的。且不说这涉及到一方是国君,一方是同僚,怎么说都不行,何况还要修复君臣之间的团结关系,更是难上加难。然而,翟璜却以一句非常“得体”的话完成了这项任务。可以看出,翟璜是一位很会说话的人。

在国外,会说话的例子也很多。拿破仑曾经说过:“军队战斗力的四分之三是由士气组成的。”高昂的士气是一支部队的活力所在。将有敢战之心,士有献身之志,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强敌。那么士气又从何而来呢?来自将帅之鼓动,来自高超的语言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蒙哥马利元帅在诺曼底战役中曾视察了所有的部队,检阅了100多万官兵,发表了50多次演说。他那高超的语言艺术有力地鼓舞了全体将士。有位士兵说:“元帅的演说和他那顶绿色贝雷帽,给了我扑向死神的力量!”有个历史学家也称:蒙哥马利元帅的演讲艺术是他左手中的武器,其威力不亚于他右手中的飞机、火炮。

在商战领域,会不会说话,对于商战的成败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次,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党委书记袁庚出国访问,同某外国财团商谈关于合资经营新型浮珐玻璃厂的问题。对方以其技术设备先进的优势,向中国人漫天要价,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后来,该财团所在的商会邀请袁庚发表演讲。在演讲中,袁庚若有所指地说:“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祖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将四大发明的生产技术,无条件地贡献给了人类,而他们的后代子孙,从未埋怨他们不要专利是愚蠢的。相反,却盛赞祖先为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中国在与各国的合作活动中,并不要求各国无条件地让出专利权,只要价格合理,我们一个钱也不少给。”袁庚的这场不卑不亢的精彩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赞赏,更赢得了那个国外财团的妥协和让步,致使双方的合作得以顺利实现。

种种事例都表明,掌握了语言艺术,具备高超的说话能力,是社交成功的关键所在,它决定着社交活动的成败。难怪当今西方世界把“舌头”、金钱、电脑称之为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而这里的“舌头”,就是会说话,就是语言艺术,也就是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