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绿色生活手册
24892000000274

第274章 第一百〇 清晨锻炼,弊大于利

许多人喜欢在早晨锻炼,以为此时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效果最佳,但这并不科学。因为在太阳未出之前,植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空气污浊;此外,秋冬春三季,早晨6点左右空气污染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再有,入秋之后,清晨气温低,太早锻炼易受“风邪”侵袭,易患伤风感冒,也易引发关节疼痛、胃病等病症。

那么,什么时间运动更有益呢?答案是:每日下午后半段和接近黄昏的时间。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各种活动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每日的“涨跌”都有一定的规律,而促进体力发挥的多种因素,一般都在下午的后半段达到峰值。据美国研究人员研究,一天之中,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最高点在下午6时左右;运动能力的节奏,大约在下午4~6时达到最高潮;人体的嗅觉、视觉和触觉都在下午5~7时最为敏感;心脏的跳动率及血压的上升率,也以下午5~7时为最平稳。此外,据英国生理学家测定,下午4时到9时身体对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最高水平,神经的灵活性也最好。另据日本学者研究,心脏病人在一天内对身体负荷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早晨的反应最差,如果这时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锻炼,就容易出现危险。

体育健身的“时机选择”

饥饿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因为这时体内能量已不够使用,需要补充,如勉强运动有损于机体。

饭后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因为这时胃肠道充血,正进行消化过程,如此时间运动,势必使血液重新分布,影响胃肠的工作,不利于消化吸收,甚至损伤胃肠。

睡前也不宜做剧烈运动,不宜过度兴奋,否则影响睡眠。

体育健身“时间”的把握

在一天当中,健身并不一定需要连续进行,间断的运动同样有益。要紧的是,每天你要花费出最少30分钟的时间来做运动,因为与你骨骼相连的肌肉有600多块,只有花费30分钟以上的时间锻炼才能使你所有的肌肉都得到伸展或收缩。为了使你的锻炼效果不会迅速消失,在48~72小时后,你必须再次锻炼才能保持锻炼的益处。这就意味着至少每周锻炼3次(隔日1次)才能保证正常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