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的逻辑
24892800000011

第11章 能力优化: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构建适应“三生教育”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时代的需要,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取向,以“能力优化”为前提。

人类的活动都离不开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人类的活动都离不开群体和社会。人的能力的应用和发挥本身就是一个将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实践过程。转化的主体是人,转化的目标是追求人类自身的发展,转化的程度是由人的能力所决定的。因此,尊重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将每个人的潜力充分开发出来,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各尽其能、自由发展,让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支撑,共同奋斗,去建设人类共同的幸福生活,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教育就是提高人的能力的手段和目标的有机统一。

一、奠定基础:掌握知识经济时代安身立命的本领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财富的时代。与过去时代相比,要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发展,又应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知识呢?

根据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转引自《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2页。这“四个学会”,言简意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高度概括了现代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必须关注的重点。

(一)学会认知:奠定“好学上进”的扎实基础

学会认知,就是要掌握认知的手段,学会学习。这里所说的“认知”,远远超越了从学校教科书和教师课堂讲授中汲取的知识,它还包括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既包括人类自身及其主观世界,又包括自然、社会的外部世界,还包括学会各种社会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与求知的手段。

学会认知,需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能举一反三。学会认知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而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认知的方法远胜于求知的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本身。

学会认知,需要系统的知识作为助推器,但最根本的是要掌握认知或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和宗旨,在于形成使每个人都有主动了解他周围世界的兴趣,都能有效而准确地把握周边世界的能力,为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社会交往打好基础。一个真正受到全面培养的人需要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并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专业化的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这两方面同时发展。如果教育提供了有助于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终身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摆脱或克服“重考试分数而轻实践”、“重知识的灌输而轻学习习惯和方法”、“重集体而轻个体”、“重继承恪守传统先贤之道而轻革新”、“重名而轻实”等弊端。

“学会认知”,这是教育之根本。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更替速度犹如计算机的不断升级,“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懂得应如何持续性地获得有效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启发其独立性的思维。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学相长的民主氛围,教学方式也要多样化。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同时,学生也要主动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符合创造能力要求的性格和心理品质。

(1)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外部前提条件,这种环境要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带有支持性。要求家长和教师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他们能在周围人的支持下身心愉悦地成长,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同观点。的确,每个人都很需要理解、宽容和赏识,成长中的孩子更是需要,理解、尊重和赏识可以激发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增强凝聚力。

(2)培养认知新鲜感和认知敏锐性。学生阶段是思想最活跃、最勇敢、最积极的时期。当代学生要培养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对时代热点、理论难点和科技制高点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对环境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感知到别人没有感知到的细节,能提出非同寻常的主张,从而形成创造能力的原始基础,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同时,问题意识也标志着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3)敢于破除迷信,勇于挑战权威。尼采曾说过:“人永远做一个学生,这于他的老师不是好的报答,他们为何不扯碎我们的花冠呢?……一切信徒都是如此,所以一切信徒都少有价值。”尼采要求他的学生“不要跟着我”,“成为你自己”。当代学生不能成为尼采所说的“信徒”,要根据学到的最新科技和实验成果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对有疑问的论断决不盲从,要不畏权威,不迷信自己的老师和书本知识,培养有利于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人格特征,敢于攀登科学和技术的高峰,开创创造性的未来。

(4)培养坚强意志,坚持不懈进取。虽然时代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在创造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学生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战胜才能取得成功。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心理特征,通过征服困难、枯燥、挫折和环境等不利因素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要认识到,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要善于运用目标激励、信心激励、自控激励、行为激励等手段来调控自己的心理,在不断进取中强化自信心。

总之,要顺应这些要求,积极调整我们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学会做事:培育“尽责尽力”的敬业精神

学会做事,是指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综合能力。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前者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后者则旨在改造世界,是典型的“知”与“行”的关系。

在当今语境下的学会做事,其涵义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做事”更多地是通过职业技术训练劳动技能,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现在意义上的“做事”,是着眼于21世纪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的要求和终身学习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其中不仅包括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更重要的是劳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交流能力等。

学会做事,不仅指获得智力技能,更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的科学素质,并以此为基础,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培养一个人多次变动工作、在世界性的职业变动潮流中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已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98年出版了《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该书把学生信息素质分为三个方面,即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责任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日本对未来的高中生形象的定位是:“自立的个体”、“共生的精神”和“领袖的气质”,其中“领袖的气质”是指人类的爱、创造性和领导作用。这种领导作用包括包容力、责任感、拼搏精神、自我牺牲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发表的题为《学会关心》的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要倡导“全球合作精神”,这一全球合作精神就是要号召人们从关心自我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爱全球,呼吁新一代公民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可见,学会做事的本质,在于尽心尽责。

(1)在思维方式上,要注意培养理性精神。学会理性的探索、理性的批判、理性的认识自我,具有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在心理素质上,有努力开拓的精神与勇气,能够冷静面对各种棘手的难题,在遇挫折时不气馁,辉煌时不自傲,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应对各种挑战。

(3)在人格模式上,具有独立的价值与尊严,并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责任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外在的东西,说一个人承担责任,同时意味着承担者本人充分意识到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

(4)在知识结构上,具备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生存能力,成为生活中的自立自强者。

总之,要围绕这些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课程体系,调整和设置相应的课程,为学生积累足够的“经验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基础。

(三)学会共同生活:养成“合作互助”的良好习惯

纵观国际上重要的教育文献,从《学会生存》(1972年)到《学会关心》(1989年)再到《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年),我们的观念经历了从关注个体层面的“学会生存”,到强调人际关系层面的“学会关心”,再到关注群体层面的“学会共同生活”的转变。在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这使得“学会共同生活”成为一个越来越紧要的教育命题。

所谓“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做人,能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道德教育的问题,但现代社会已经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的人际合作,是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学会共同生活,已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从个体研究到集体研究乃至政府研究的历史。据统计,三分之二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是以合作方式完成的。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工作方式日益趋向网络化、国际化和开放化,每个人都必须与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1)要培养学生共同生活的意识与能力。要让学生意识到与他人共处、共同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培养与他人共处所需的能力。一个能与他人共处的人必须要了解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并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个善于与他人共处的人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对整个组织负责。一个善于与他人共处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善于倾听,善于表达,承认并尊重差异。

(2)要利用共同生活滋养学生向善、求美的精神。共同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冲突,要缓解、避免、超越冲突与矛盾,就需要个体学会宽容与理解,学会培育内心深处的“善”。共同生活本身也需要个体不断创造和发展,需要个体具有对美的渴望与理解,需要个体具有对生命的珍视、敬畏与关怀。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在共同生活中充实与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3)通过学会共同生活创造出学生可以享受、富有发展性的生活本身。共同生活不同于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主体、封闭式的生活,而是在多主体的参与创造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而非紧张对抗的,这种生活是富有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教育应该在引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要求我们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与不同的人和谐共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学校教育要为此提供可能空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来源都是非常广泛的,学生需要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同学交往,共同参与学校生活,其中最常见的交往发生在班级这一空间内,除此之外,还有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社团之间,乃至学校与社区之间等生活空间。

(四)学会生存:掌握“终身发展”的金色钥匙

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进行适应、利用、斗争、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生存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然而又最重要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存能力,是“学会生存”的基本含义。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认为:“‘学会生存’讲的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里所说的各种潜能,包括了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心理承受力、独立谋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认为“美国社会对孩子的初级生存教育,实际上就是基本的生活能力的教育。”谢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生存教育在美国》作者访谈”,《文汇报》,2003年1月3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日益完备和现代化,国际社会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于重视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这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生涯指导”、“生存训练”等课程的出现和日益丰富,充分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的落实。学会生存,就是学会适应环境、利用环境、优化和创造生存的条件,其关键是要养成“生存”必备的各种精神,提高和锻炼“生存”必备的各种能力。

(1)学会在“独自”情况下生存,培养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即在独处的情境下,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培养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即面对各种压力敢于迎接挑战、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开创工作、事业和人生的新局面。

(3)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生存,培养冷静的态度和自我保护能力。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对天灾人祸的生存技巧和能力。

(4)学会在集体中生存的团结协作能力。即团结互助,与人为善,协作攻关,共同进步,增强生存能力。

(5)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培养坚强意志和抗挫折能力。即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挫折,承受挫折的能力。

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是围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生活能力而进行的。从根本上讲,教育就是提高人的能力的手段和目标的有机统一。

传统教育过分倚重了“学会认知”,然而现代教育谋求“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谋求这四者的整合。这四个支柱中,“学会做事”,决不只是熟练某些操作技能,学会某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而是要从“资格概念”转向“能力概念”;“学会共同生活”,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又一挑战。信息技术既方便了人与人的交往,但也有可能造成“地球村”里人的孤独和疏离。因此,教育应采取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既要教学生逐步“发现他人”,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又要帮助学生寻找人类的共同基础,“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当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时候,就能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学会生存”。

总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说前两者更多的是在传统的教育中充实新的内容,那么后两者则是着眼于21世纪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目标。这四个“学会”是未来学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共同构筑了21世纪教育内容的选择,即一种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出席美国1998年科学年会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认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学校传播给下一代的将不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有人提出,为了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掌握以下12种技能:(1)精通英语,具有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2)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3)能够运用数学、逻辑学和推理技巧,并通晓统计学;(4)了解现代应用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能运用书中的某些技术;(5)具有收集加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决策和管理能力;(7)具有竞争和合作两种素质;(8)具有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9)具有广泛阅读和理解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实行“终身学习”;(10)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公关、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的能力;(11)了解世界地理、历史、文化和国际事务;(12)掌握实用的法律知识,以利于开创事业和保护自己。这12条,或许还没有穷尽,但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

“吾生也有涯,吾学也无涯”。终身教育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整体性和公平性的教育。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多样性、实用性、公平性、发展性等特点。即它贯穿生命全过程,面向全体公民,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学以致用,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要使人类进一步认识终身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个体而言,终身教育是从胎胞到坟墓的教育,它对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存能力和生活幸福指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而言,终身教育对推进社会的民主文明、和谐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激发每一个公民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政府应为每一个公民公平地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受教育的条件。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建设国家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构建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相互贯通的终身学习国家资格体系。

二、培养精英:在社会需要和个人成才上达成统一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广大公民的基础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有各方面高层次的人才。如果说“四个学会”是人们为了实现“三生教育”价值取向,立足于当代社会所必需的话,那么,培养一批具有较为精深的专门才能,在创新上有所建树的专门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成才需要的新的结合点。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个后来被称之为“李约瑟之谜”,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离开中国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也离不开教育。而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也自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但这里的关键还在于人才,我们需要一大批杰出的、才华横溢而又富有创造精神的知识分子。这些专门人才的出现,还是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证明,只有事业与理想、信仰的结合,才有哥白尼、伽利略、拉瓦锡等为科学献身,才有牛顿、卡文迪许终身“娶了”科学,才有亲身去邀请专利局小职员爱因斯坦到柏林大学完成相对论普郎克这样的伯乐,才有孟德尔牧师在修道院做豌豆杂交实验,才有达尔文与华莱士发表进化论,才有许多有钱人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财富用于科学研究,如诺贝尔那样将财富用来奖励对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才有居里夫妇那样不求名誉与财富在实验室过艰辛生活的科学家,等等。李约瑟难题,事实上换个角度提出就是:欧洲能从中世纪一千年的落后背景下创建近现代科技,为何近代才落后的中国却不能奋起直追再度成为创造发明的世界强国呢?中国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一条互补兼顾的人才培养道路。

纵览世界,世界各国无不在普及教育,在提高大众基础素质的基础上,做好“精英”的培养。仅以法国的精英工程师教育为例:据经济学家的统计,法国二百强企业中60%的总裁和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来自于包括工程师学院在内的法国精英学院,可以说法国是一个以工程治国的国家。据法国2003~2004年度公布数据,全法有250余所被法国工程师学位评审委员会认可的工程师学院,在校学生97994名,在法国,说精英学院的学生都是政府、工商、金融等关键行业的决策者可能并不准确,但这些行业的决策者大部分都是这些学校毕业的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是由拿破仑创立的,经过200多年的积累,在世界上形成独树一帜的鲜明特点。法国社会对工程师证书有一种近乎崇拜的认同感,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有很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地位,以至于法国人自己说:法国可以失去前100位政治家,但是不能没有前1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是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精英教育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小、专业少、专业化程度高,教学环境与工业界实际技术环境接近甚至同一,所以几百年的老校只有几百名学生很常见,这个系统非常接近中国的研究生院,但不是搞基础科学研究,而是参与企业工业项目的研究工作。(2)法国工程师教育学制5年,等同于西方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硕士学位,毕业可获得法国工程师学位和法国工学硕士学位。法国工程师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师预科阶段,为期两年,接收高中毕业生,属于无专业的基础课阶段,以大学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工程师预科班是专门服务于法国工程师教育的高教体系,主要设在教育部选定的高中学校内,由教育部专门筛选的教师任教(也有部分大学开设工程师预科课程,还有少量工程师学院学制五年,本身有自己的预科课程)。第二阶段为期三年,属于有专业阶段,专业自选。这一阶段只接收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和工程师预科班的学生,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科技答辩来选拔,科技答辩课题学生自选。第二阶段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要求学生下到企业实习至少三四个月到半年,第三年要求实习半年,技术性极强,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立刻承担起工程师的责任。

法国精英教育的特点是严格的选拔,强调实践的职业教育。从学习过程上来讲,注重教学与实际结合,优势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课程是和企业一起共同制定的,而且会根据企业的需求做出调整。这样就能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所以从这种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十分受雇主欢迎。(2)相当一部分教师是聘用的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数学、物理能力。(3)学校里设有与专业相当的工作车间及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产品,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4)让学生搞课题研究,研究题目都来自实际问题,让学生提前接触将来实际中的问题。(5)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学院都办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下属企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学生通过实习参与企业管理及生产。(6)企业实习。一年级结束时要进行两个月的实习,要求学生作为普通工人出现在工厂,二年级结束时要进行两个月的实习,要求学生是技术员,三年级在完成六个月的实习后,学生就以工程师身份参加工作。从以上6个方面可以看出,法国工程师学院(GrandeEcole)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理论上的知识,更能学习到实际工作中的技能。这才是文凭的实质。

近20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从各自的国情出发,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对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社会化、人才个性化等口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因此,学校教学都是以专门化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才教育重视学科本身的理论性和完整性,授课内容比较集中,具有公正的评估方法,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帮助。

专才教育处于现代教育内容的顶层,是方向、是目标。这里的专才教育是指专业人才教育,不等于专业教育,而是“宽专业而专才”,应该始于基础教育阶段,而非专业教育阶段。

专才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以下明显的区别:

(1)核心目标取向不同。专业教育以对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标,重在知识技能体系的经典化、完善性;专才教育以培养最适合某专业的人才为目标,重在人才的主客观适合性、能力综合性。

(2)开始的时间不同。专业教育基本上在基础教育结束后,以专门的课程体系方式开展,如职业教育;专才教育则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甚至在幼儿园阶段就渗透展开。以专业教育目标为例,开展通信工程专业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专才教育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并选择通信工程师职业,具备成功的通信工程师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由于中国多年的专业教育,重专业而忽视基础,重系统知识而对科技新知识重视不够,因此有必要强调基础,重视前沿,扩大知识面,掌握新方法,但系统的专门知识仍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专才,其成功的条件包括:兴趣、特长、性格与专业符合、通识能力(思维和动手能力、基础知识)、协作沟通能力、泛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当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通识能力的培养并不等于平均发展。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从社会发展看,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同样道理,全面发展又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高层次的个性发展也无法实现。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专才教育要尽可能培养、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21世纪培养的专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四个特点。众所周知,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分工,决定生产效率。21世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种产业涉及的技术多达数千上万,甚至几百万,现在科学技术正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日益精深,然而时间是有限的,专攻一种技能的人才在技术水平上必定比攻多种技能的人才要高、贡献要大。对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培养一定规模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型人才,是一条必选之路。院校的教学必须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养成、培养、训练、操作等过程,将富含文化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实践活动方式,提高他们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形成创新的品格和精神,以迎接新的挑战。

但当下,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1)学生的兴趣不是建立在个人对职业的体验基础之上,而是受“二手信息”影响多。(2)学生的特长及性格与专业不符合,学用脱节问题严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学非所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3)学生的通识能力不足,只注重记忆和标准化思维,创新整合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不足,协作沟通能力严重缺乏。(4)教育结构失衡。(5)忽视个体差别,扼杀个人特色。个人天赋不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脱离职业实际需要与个人对职业的整体体验,导致了职业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割裂化”;脱离实际生活和现实问题,导致了教育过程的“殿堂化”;在此基础上,最终导致我们的专业人才内在激励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的适应期较长。国内的顶尖专业人才常常需要通过出国,经过发达国家的教育“洗礼”,才能实现研究能力的重大突破,才会有资格进入国际领先者的“俱乐部”。

人才观是一定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现在许多学校认为,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是因为学生学习太专了,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十分客观。其实,毕业生工作不好找不是因为他们太专长了,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太不专了,所学的专业不合乎社会的需求,教育的内容老套陈旧,更新不够及时,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其实,中国还是需要专才的,只要有一技之长,出类拔萃,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结构,引导舆论。针对时下社会上已形成的一刀切、盲目拔高的人才需求假象,要认真研究合理的人才需求结构,研究国外不同类型国家的人才结构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过程。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实情,提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的人才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教育结构,并应大力宣传、引导舆论,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扭转千军万马继续走独木桥的现状。

(2)明确定位,力求优异。各教育机构应根据社会客观需要和自身主观条件,明确自己的定位。必须指出,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应用性的,研究性只是很少一部分;即使在研究性学校中,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相当多学校(主要是高职)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应停止学校升格改名活动,已升格的也仍可包容原有的教育任务。在定位明确后,每个学校应努力做好工作,致力于在同类学校中争取优异,而不要再去争什么升格了。

(3)加大投入,减轻负担。政府应加大投入,首先是教学费用的投入,投入应根据实际需要,而不是单纯根据办学层次。工科学校、职业学校实践环节需要较多经费,应加大投入。要减轻学校和学生负担,不能再逼校长靠扩招维持生计。不能越穷的地方教育收费越高,中西部地区政府批准的办学规模应与财政支持能力相符。

(4)产学结合,多种方式。当前专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实践环节,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的产学结合来解决。政府要有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应形成责任观念,学校要积极沟通,合理组织,使企业能够在产学结合中真正受益。

从时下的专才教育形式来看,工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

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为6005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6%,工程教育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尽管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国家领导人、国防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面临着来自传统思维、建立创新型国家、技术前沿领域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资源、环境恶化、全球化和工程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等方面的挑战。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工程技术人才后备力量,但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亦远胜于水平”。

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中国,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工程和工程科技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来解决这一问题。

高等教育发挥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传承文明的功能。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力资源能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选择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应以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的理念指导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统筹发展,要积极消除高等学校官场化、学术市场化、学习情场化问题。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后勤社会化、管理法制化的改革,增强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各国政府都应积极支持和参与高等院校的全球治理,整合和利用国际高等教育资源,促进本国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

具体地讲,高等教育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举措。新形势下的工程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在如何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上,高校首先应确立起“学以致用,求真务实”的教育目标;探索工程向实践的回归,探索技术教育回归技术的途径;应将教会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视为当前工程教育的根本方法;应实施“实验驱动型”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新时期技术创新的主要突破口是在学科的交叉部分,是集成创新。应大力通过学科综合来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在如何通过学科交叉来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可通过“两个交叉点”来不断开展学习:一是世界上最新的科技发展前沿和自己本职工作的交叉点;另一个是世界上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和自己工作中碰到的难点的交叉点。

(2)“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工程回归实践来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上,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有专家指出,在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实践:一是如何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合作体,形成共同实施国家战略的内在动力;二是如何形成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企业突破技术瓶颈的协同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向产业主流技术的快速转化;三是如何形成校企双方合作的长远规划,实现“项目出成果、项目出人才”的双向双重效应。

(3)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路径和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制度建设。工程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所谓国际化,就是要利用全球最优的教育资源为全球人才市场培养工程师。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引进国外的优秀工程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培养工程人才,实施认证的国际化,一方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我们自己的、有利于国际互认的工程师注册制度,另一方面加入世界两大工程教育互认体系,即《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体系和欧洲大陆工程教育体系,使我们的工程师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就业。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制度建设包括质量保障和质量监督两方面的制度建设。质量保障方面,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经费和政策保障系统,以及高校与企业、行业协会产学研合作的工程教育制度;质量监督方面,一是大学教学工作水平和学科建设评估,二是建立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制度,由行业监督和行业引导,建立国家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程序和机构,并代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