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的逻辑
24892800000020

第20章 在开放中实现共同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学校

2006年微软公司帮助费城学区创建的公立高中“未来学校”(Schoolofthefuture)开学了。目的是改变陈旧过时的学校模式,让教学与科技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21世纪的工作方式接近,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做充分准备。“未来学校”有三大创新:

学习方式创新:无课本课堂,无边界课堂(笔记本电脑),非固定作息(自主控制在线学习日程,按预定时间约见老师),个别化进度(通过定期评估学习进展),研究性学习。

学习环境创新:间接学习环境体现环保和科技理念;轻便的家具,可以被分割重组的报告厅(可以是多个教室,课余活动场所,自助餐厅等),体现经济性并考虑社区居民学习培训的需要。

管理方式创新:校方教学管理,微软技术管理,社区代表负责家—校沟通的三方协同管理机制;微软知识介入,将自己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轮”系统用于教师和学生成长管理;多类专家(课程开发,组织管理等)介入,成为学区管理研发中心。

“未来学校”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企业与学校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关系——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用于教育;同时,大学将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唯一来源,在知识创新方面,企业将与大学并肩而行。另外,如何建设更有效的教育空间的硬件研究开始引起关注。

学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石,现代社会变革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公立学校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厉批评,人们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满日益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重建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未来学校”(Schoolofthefuture)只是改进公立学校的一个特殊个案,它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学校发展的积极探索。

2000年11月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在鹿特丹举行的OECD/荷兰“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国际会议上,展望未来15~20年的学校教育,学者与政府机构的代表对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提出了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方向的六种可能的方案,这六种方案可以分为三类,即“维持现状”、“重塑学校”和“去学校化”维持现状的方案认为,尽管学校教育依旧存在问题,但强大的官僚体系使学校继续维持现有状况,或者更多地走向市场化运作模式。重塑学校的方案认为,学校将进行全面的变革,越来越多地发挥社区学习中心的功能,成为学习型组织,并得到公众的高度信任和更多的资金支持。去学校化的方案认为,由于对学校教育的不满不断加剧,新出现的网络化学习服务将部分取代学校的功能,甚至走向教师资源严重短缺,学校最终不复存在的状态。

无疑,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这个变化日益加剧的社会里,学校成为“社会的船锚”和“人类精神的栖息地”,通过变革使现在的学校得以重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从而带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创新和实践。

一、提升教育者的管理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未来,不管学校教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正如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学校面对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学校现代管理能力,这并非是一个学校领导或领导团队的能力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者、学校管理者和师生的管理能力。

第一,要提高政府宏观管理学校的能力。也就是对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的管理能力。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体制的改革,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调整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要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门,负有政府对教育宏观决策的职能、执行的职能和督查的职能。要努力提高教育体系的构建能力、教育条件的保障能力、教育规则的制定能力、教育公平的维护能力、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力、教育文化的建设能力。要加强各级培训机构的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现代教育管理的系统培训。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成立云南省教育行政管理学院,为全省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条件,做好服务。

第二,要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能力。要围绕建设知识型、勤政型、创新型、和谐型、清廉型的学校领导班子的目标,努力提高学校领导者的五种能力。一要提高思维能力。要努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要勤奋工作,刻苦思考”(比尔·盖茨语)。思考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思考出智慧,思考出效能,思考出业绩。爱因斯坦说过,“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是。”二要提高决策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西蒙的一句名言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科学决策能力是学校领导者履行职责、促进学校发展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科学决策也是领导者知识素质的综合体现。科学决策的能力来自于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正确判断的能力和对信息的有效控制、使用能力。学校领导者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调研、勤于实践,才能善于决策、敢于决策、科学决策。三要提高执行能力。科学的决策必须有杰出的执行才能产生显著的成效。领导者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率先垂范,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决策的实施是领导者的为政品格。要善于研究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正确的决策付诸实施。四要提高整合能力。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面对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吸引和整合办学要素,内增凝聚力,外显影响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五要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学校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是领导者应有的为政素养。要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探索创新方法,落实创新任务,丰富创新成果。

第三,要提高师生的管理能力。师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师生民主管理能力。增强民主管理意识,提高参与管理能力,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二是提高师生自主管理能力。教师要提高自我约束力,学高身正,模范执行学校管理规则;学生要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自觉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校领导者要为提高师生的管理能力创造民主管理氛围和条件。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有意义的学而教

“有意义的学习”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来的。他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强调所学知识与先前知识的联系,倡导一种以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将他们身体、心理、认知、逻辑和情感都统一起来,既发展学生的知识,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知识观的转变,使学校必须全面关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教会学生批判性的思考,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且创造新的想法、产品和解决方案。要培养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或简单重复这样的方式进行,需要给学生在复杂、真实、有意义的项目中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这就需要有意义的学习来实现。〔美〕琳达·D·哈蒙德等著,冯锐等译:《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有意义的学习有这样的特征:主动、深入的学习,真实、形成性的评价,为协作提供机会,关注先前知识、经验和发展,围绕核心概念和联系组织知识,元认知技能的发展。〔美〕琳达·D·哈蒙德等著,冯锐等译:《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152页。

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学校课程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是基础,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是关键,开放的学校管理是保障。学校给教师赋权,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发展的主体,教师相互协作,在反思中学习和提升。

珍·麦戈妮可(JaneMcGonigal)——一个游戏设计师,在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大会上曾作过“游戏创造美好世界”的演讲,她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数据,在有浓厚游戏文化的国家里,一个普通青年人,到21岁时,将花费一万个小时在游戏上;在美国,从小学五年级上到高中毕业,一堂课不缺,在校时间正好是10,080小时。这意味着,这一代学生成长过程中花在电脑前的时间可能和他们在学校的时间一样多,他们通过玩游戏,在网上社区的交流,或是学习网络课程等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学到的东西将成为在正规学校学习的有益补充,这类学习看起来很不正式,很自然的就发生了,但这不意味着它是完全没有设计、外界无法干预的。在e-Learning领域,一个代替传统教师的角色正在出现并日益显现了它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师,他们将“有意义的学习”的理念用于在线学习的设计,通过细致、系统的对正式和非正式教学活动的设计规划,有目的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他们熟知网络环境下人们的认知规律,分析学习者的相似性和差异,并据此分析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评估策略,他们与内容专家和媒体设计师以及软件工程师合作打造有效的虚拟学习情境。对珍·麦戈妮可的论断我们可能不敢苟同,但我们相信,随着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认知科学的发展,在游戏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将成为现实。

三、整合信息化教育环境:打造学校“云教育”平台

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身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

2009年,美国SIMtone公司与北卡罗来纳州的格雷汉姆小学合作开始了学校云计算计划,推出的“通用云计算服务”将为学校600名师生带来虚拟电脑桌面。IBM也宣布与全球的六所大学在云计算项目上进行合作。这些大学将利用IBM“蓝云”解决方案加速推进一些过去受时间、资源以及系统负载等因素限制的项目和研究计划。随着技术的成熟,云计算正叩开学校大门,开始为教育提供服务。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面。这些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则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并由他们来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用户都可以任意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在云上实现随需随用。同时,用户终端的功能将会被大大简化,而诸多复杂的功能都将转移到终端背后的网络上去完成。张健:“云计算概念和影响力解析”,《电信网技术》2009年第1期。

在英国肯特郡纽莱因联合教育机构(NewLineLearning),商务智能和知识管理系统已经被应用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虚拟主页,可以提交作业、协作完成研究任务、发表博客、查找资料等,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发展档案,可以在线进行自己专业学习计划的管理,教师可以输入学生学业和日常行为表现的信息,查看本班或年级的学习表现和其他情况,商务智能系统能够跟踪学生成长轨迹,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前向教师和校长报警,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这个系统也让学校更加透明,家长更加紧密地介入学生的教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的管理系统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校。

云计算模式能极大地降低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为学校提供经济的应用软件定制服务、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服务,使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为便捷。可以说,云计算模式使我们通往教育信息化的道路更便捷了。每所学校所有计算机联网管理,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育服务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本章开头所设想的教育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服务将使学校的“整体教育”成为可能,正如厄内斯特·波伊尔在《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中所说的那样:

在一所行之有效的学校,有一种能使其凝聚到一起的力量,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联系”。

在一所行之有效的学校里,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社区大家庭;

在一所行之有效的学校里,开设的课程是相互关联的,达到连贯的目的;

在一所行之有效的学校里,课堂内容与文娱生活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学校的环境;

在一所行之有效的学校里,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