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的逻辑
24892800000019

第19章 从“价值—能力—制度”的视角看未来教育

人类教育的产生、发展都是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的需要。回顾教育发展史,原始社会,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既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也没有从政治、宗教、艺术活动中分离出来。“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宓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教育融合于社会生活之中。奴隶社会开始出现了针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统治者。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私学兴起,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让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至隋唐创立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成为选拔社会精英的主要手段,造就了一批批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政治型“通才”。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开启了面向大众的现代教育的大门,学校开始为社会培养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但现代分工在解放人的同时,也在“毁坏”人,用雅卡尔(AJacquard)的话来说,就是精细分工制造了“孤立的个体”,“残废的个体”,“失望的个体”。

现在,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反思人类教育的发展,也许历史能够照亮我们的未来,让我们认识到现在思考的阶段性和未来前进的方向。

一、价值取向:超越主体性的局限,走向万物一体

从原始社会的全民性和生产性的教育到后来的贵族教育、精英教育和民主教育,教育经历了从公平普及到少数精英再到普及的循环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从目的和手段的统一逐步转向目的和手段的分离。目的取向的教育注重知识的内在价值,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注重伦理课程,以达到“诚意”、“正心”和“修身”等目的。《中庸》里有一段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以知新,敦厚以崇礼。”西方古希腊开始就有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希望通过一些具有内在价值的知识来训练心智、追求美德,解放思想和精神,避免狭隘的专门化。博雅教育的目的是“为生活做准备”,而不是“为谋生做准备”。陈建华:《基础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85页。

现代社会,过度重视知识的工具性而忽视知识的内在价值,手段取向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把教育知识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作为唯一的价值,把信息看作商品,把教育看作产业,把学生看作产品或消费者,代替博雅教育的是一种主要以职业为定向的课程教育,把知识与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活、公民生活等同起来。现代社会,人类生产了大量的财富,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建立了结构严密的制度,提供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乃至各种社会福利,但人类并没有感到更幸福,人们把快乐、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获得作为幸福的替代物,只愿意从生活最肤浅的层面,用功利的手段追求浅薄的幸福感,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教育无法帮助人类建立精神的家园,使人类在焦虑迷茫中感到信念消解化,精神平面化,人格虚无化。

从笛卡儿到康德再到黑格尔,他们从理性主义的角度,把人类主体性的地位推向了极致,但是人类的精神并没有和技术的发展一起走向成熟,主体性变为“人为自然立法”,忽视了“人为自己立法”,塑造这种主体的教育也成为“病态主体”的“生产地”。

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教育创造人的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教育本身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幸福和教育存在着本质的联系。面向未来,教育价值取向将走向目的取向和手段取向的统一,如杜威所说,教育除自身之外没有目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生长”。这种“生长”不仅是个体的能力提升和意识发展,也是人类所处的整个环境的“可持续的生长”,如《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唯有如此,教育才能引领人类超越自我的局限,克服地域、种族与文化的局限,打造全球性的合作学习共同体。

孔子所说的“成人”、西方的博雅教育,可以说这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青原惟信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修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虽然前后都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时代和环境却不一样。

二、超越能力:从探究生活到开启智慧的学习

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在铅山鹅湖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这次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如何认识事物及如何治学。朱熹强调“道问学”,主张“即物穷理”,“格物至知”;而陆九渊则强调“尊德性”,主张“发明本心”,“先立呼其大”。“尊德性”与“道问学”,一个倾向通过“心”的成长探寻蕴藏于人类幸福和苦难背后的意义,一个倾向通过“脑”的发展理解自然世界的一些事实、法则和规律。

现在的很多学校开设课程往往重视知识甚于技能、重视技能甚于态度,强调以效率来衡量价值,强调数量越多越好,速度越快越好,强调“格物至知”,忽视“发明本心”,而在真实生活和工作经验中则不同:态度甚于知识、技能甚于知识。积极的态度(责任感、希望、信心和信任)对于美好生活和有价值的职业都很关键,交流、合作、组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在新技术知识的数量每两年就翻一番的今天,海量的知识储备很容易从书本或互联网上获得,未来的社会将是学习型社会,而不是知识社会,学习型社会需要建立共同愿景,能够进行团队学习,通过系统思考,不断改善心智模式,不断超越自我。教育应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关注情感、心灵和智慧的成长是未来教育的主要课题。

世界是统一的整体,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出于教学上的考虑,人类知识被划分为越来越多的学科,“学科”的主要含义是指“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即把知识条理化。这样能使复杂的问题容易处理,但原本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学科分割使我们不得不居住在一个个“孤岛”上,我们失掉了对整体的“连属感”,习惯了片段和局部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我们所遭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基本上都是综合、动态和复杂的,只有培养全新的、前瞻的、开阔的思考方式,才能在日趋复杂和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找到以简驭繁的智慧,既能“见树木”,也能“见森林”,穿透纷繁的表象,洞见简易的本质。

彼得·圣吉在1994年推出《第五项修炼》,在全球引发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修炼就是“系统思考”,它源自系统动力学理论,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它是重新看待自己与所处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能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事件,看见渐渐变化而非瞬间即逝的一幕,这也是一项生命哲学。彼得·圣吉阐明了学生及早学习系统思考的重要性。因为现代人总是过度片面地、自以为是地面对这个世界,缺乏宇宙中的每一分子生息与共的整体观点。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以无数的网结牢牢地、精妙地联结在一起的,在动态复杂性日益增加的未来世界,要达到有效的学习和正确的决策,唯有使自己成为系统思考者,从生态的视角看待和理解“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不仅需要引领学生理解生命、生活和生存的内涵,还需要以整体化的思维培育和发展地球共同体的情操,系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教育引领个体生命更加生态的生存,在整体生态环境之下体验生活,通过时时刻刻的生活体悟,感悟生命意义与价值、重塑生命结构、提升生命品质,在这个过程里接纳生命、欣赏生活,与环境融为一体,每一刻都是学习和身心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系统地思考“生命·生存·生活”能够使生命整体逐渐朝平衡、稳定、快乐、和谐的状态方向前进,在此基础上,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因有丰富的生命涵养,而不断发展、提升爱与宽容的美好生命品质,发展自己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找到通往智慧生命的钥匙。

三、无边界的教育:全球化的终身学习体系

“无边界的教育”一词是由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创造的,它的含义包括:第一,无时间边界,学习机会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全天候提供。技术使得学习者参与同步和非同步的学习活动,同学居住在世界各地。第二,无地理边界,无论学习者的地理位置在哪,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机会。除了适龄的学生,还包括短期学习的成人。第三,无水平边界,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大学与职业教育和社区培训学院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无边界的教育将成为现实,我们需要站在全球全民终身学习的高度来认识、思考和规划未来的教育体系,即全球化的终身学习体系。

缔造一个创新的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整合从婴幼儿到退休的各种环境下的正规教育体系和非正规教育体系、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学历体系和职业资格体系等诸多方面,我们面临的根本挑战就是要开发一个可成规模进行的、可以接受成本的、质量始终有保证的、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全球化的教育体系。

国际组织

全球化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需要全球教育治理,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标准化、市场化、超越国家、不受任何政治因素约束的、消除各种文化差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治理模式。国际组织对推动国际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和教育质量评估、教育资源的合作开发、大学国际联盟的建立、全球化学习管理平台的建设都有关键的作用。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世界银行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组织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参与伴随着国际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未来,需要有强大的集体意识,能够在全球学习战略规划、政策分析、统一标准和政策执行方面发挥指挥作用的国际组织,协调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利益相关部门,建设全球电子学习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同时承认人们已经掌握的技能,没有种族、性别、语言、宗教的歧视,也没有经济、文化、社会的差别,与学校、学生、家长及社区密切合作,促进创新和多学科、跨学科的交流。

政府

政府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政府要制定好本国或本地方终身学习的战略规划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规划,因此,要增进政府部门之间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上的统筹与协调,组织跨部门、跨地区合作,形成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第二,制定促进终身学习的法律法规,建立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支持系统和激励制度。一是建立“带薪学习假”。积极发展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促进学习途径、模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建立“学分银行”和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制度。二是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非义务教育阶段放宽入学年龄限制,允许个人以工学交替和半工半读等多种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三是改革偏重学历的学习评价机制。树立多样化学习相等值的观念,使各种有效的学习经历和成果都能得到合理的评价、认证和转换,并获得各级正规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为学习者继续学习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建立多样化的认证和教育培训质量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对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对教育与培训的职业和学术认证,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实现职业资格与学历资格相互转换;建立终身学习成本分担机制,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与资源平台”等全面的全民终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建立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协调机制,以及政府提供必要资助、学习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分担成本的终身学习保障制度。政府对公益性民间机构提供的终身学习服务和产品,可以采取直接购买、奖励和扶持等方式给予支持。高书国:“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体系框架和基本制度”,《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2期。

学校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放,是实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部分大学可能发展成超大规模的开放大学,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连接师生,使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和物流管理,具有大规模、高质量的电子课程资源和大型的评测工具库以开展总结式和进展式评估,这些资源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存于云服务器,满足世界各地学习者的学习需要。面对面学习辅导服务则委托当地学习中心提供。由于规模巨大,入学和学习时间又颇具弹性,巨型开放大学能够给很多成人提供便宜、便利、高质量的学习机会。

英国开放大学(theOpenUniversity)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开放大学,以其宏大的办学规模,齐全的专业设置,新颖的办学形式,先进的教学媒体,低廉的培养费用和优秀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高度的开放包容是英国开放大学区别于传统大学最主要的一个特质,遵循对学习者开放、学习地点开放、学习方法开放和观念开放的宗旨,英国开放大学向所有的大学求学者打开了求学之门:不管种族、国籍、性别、宗教信仰、原文化程度、入学动机等差异,均有入学机会。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一般也无需按时到校上课,无严格的学习年限,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生中3/4的学生有全日制工作,约50%的学生来自蓝领家庭,通过向那些希望实现自己理想和挖掘潜力者提供高素质的大学教育,增加了蓝领工薪阶层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社会公正。开放大学不仅是英国20世纪教育改革最成功的典范,也是未来超大规模开放大学的样本。王晖:“英国开放大学:世界远程教育的里程碑”,《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第1期。

大学联盟也可能成为全球化教育的另一发展趋势,大学联盟具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特征,因其特殊的组织形式和高度的国际参与能力,能充分调动自身科研优势和知识资源,以务实的态度间接或直接参与解决国际公共问题。大学联盟可能改变全球教育战略环境,从而形成新的教育全球力量的分布格局与对比。

社区

社区作为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既有稳定性,又具有动态发展性,有相对完备的服务设施、管理机构和基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其中的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亲近感。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社区教育的范围可以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老年教育)。综合型社区教育机构将成为“无边界教育”理念实施的场所,社区成员自发而有意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升他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开发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公共环境的建设,进而打造有活力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