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
24897200000010

第10章 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1)

艺术类课堂教学,即包括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它更能直观地体现教学的成果,是获得美术、音乐、舞蹈科学研究、评论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途径。规范艺术类课堂教学,能激发教师教学与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实现艺术类师生的自我超越,对促进我国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有着很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也是新时期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 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

美术是形象艺术,是人类获得想象形式、美化环境的基本方法。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的主要方式是美术教育,而实施专业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美术课堂教学。本节主要探讨和阐明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美术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对美术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是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内容;三是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及评价量表。

一、美术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备课是美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美术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艺术文化修养、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水平、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等教学能力,只有通过备课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备课也是一种教学艺术上的再创造过程。通过备课,在具体研究和掌握美术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美术教师才能真正掌握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搞好教学过程设计。由于学生的情况与教学要求在不断地发展,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也不论是教师专业水平有多高,教学经验多么丰富,都必须在课前认真地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教师备课大致要做好以下工作:

1.研究和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弄清本学科总的目的要求;了解本学科教材体系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美术教学大纲是美术教学工作的依据,只有全面、透彻地领会和掌握美术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制定好课题计划(教案)和备好每一堂课。

2.制定好教学进度表(即教学日历)。所谓教学进度表,就是明确列出与本课教学有关的各项具体教学活动的安排,如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时数、进度安排(授课时间)、实践环节或其他教学环节如课堂讨论、课堂测验等的安排。任课教师在上课前都要认真安排,填写教学进度表,上报院(系)审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进度表实施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依施教班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但变动不能过大。

3.深入钻研与组织处理教材。教材是各门课程教学的依据,任课教师应尽量选用面向21世纪的最优秀教材。对教材要深入钻研,即任课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的有关章节内容,包括编写意图、体例结构,各课的重点、难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整个知识点的发展历史,最新研究成果。对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要从思想性、艺术性及其表现手段等方面作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对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技巧及有关练习等要熟练掌握,教师最好先做一遍,转化为向学生深入浅出、生动易懂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准备好与学生进行心灵相通的思想、艺术交流。

组织处理教材,就是把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围绕教材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条件(如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等,重新组织,合理安排,形成一个有主次、有详略、前后有序、松弛适宜、结构优化的知识体系。因为,现行的教材大多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就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组织处理教材要紧扣教学大纲,对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三者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在考虑到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的和一般的,主要的和次要的,以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要的、本质的内容上,或者说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要讲深讲透,对一般的、次要的内容可以略讲或指导学生自己去看,自己练,使学生逐步学会利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去举一反三,灵活地解决一些有联系的具体问题。另外,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处理过的教材应有设疑点,即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还可以指定参考书,要求学生从中领悟。

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努力。其中,对教材的钻研与处理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每位教师都只有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全面地分析和恰当地处理教材,才能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否则,教学效果永远达不到最佳境界。

4.了解和掌握学生及班级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对象。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和能力上。所以,备课时必须全面地了解、熟悉学生及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到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智能水平间的差距,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切合实际地进行美术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选择教学用具与确定教法。选择教学用具就是根据美术学专业特点,在教学中选择和准备恰当的直观教学用具,如图片、示范画、模型、现代教学媒体(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绘画或工艺制作的用具,如画板、写生对象、纸张颜料等。需要学生自备的工具、材料等,必须在课前告诉学生,做好准备。

确定教法就是教师在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美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具体采用的工作方法。教学方法应该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即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再现教学内容,师生之间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如何交互。也就是说,任何教学方法都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美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有现代的追求节奏、抒情的教学方法,诸如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探索法(发现法)等。

6.编写教案。教案是任课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可以将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各种教学设想经过推敲,使之条理化、科学化,明确地体现在教案文字之中。高质量的教案,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广泛的指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教案的编写,基本上是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的,因之亦称为课题教学计划。它与中小学教案是有区别的,中小学教案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制订,称为课时计划。另外,大学教案与大学讲稿亦有区别:讲稿所承载的基本上是知识信息,内容上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篇幅较长;而教案所承载的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其内容涉及的是组织项目,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教案形式多种多样,普遍采用的有文字表达式、表格式和卡片提示式等。

大学美术教案的编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标明章、节或主题),课时安排(一般不超过4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范例、音像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布置作业等。

总之,钻研教材是教学的前提,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基础,选择教学用具与确定教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编写教案是教学准备工作的具体落实。教师在备课中如果做好了以上这些方面的准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二)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整体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能否上好课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质量。所以,要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美术的教学目的在一堂课中主要体现在美术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养、美术创造力的发展和思想、美育的渗透等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地单独去完成的,而是综合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因而教师应该注意到,课堂教学目的不但教师要明确,还应使学生知道。师生的一切活动都应始终围绕教学目的,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

2.内容正确。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教材必须是科学的、审美的、正确的,概念、基本理论的论述是准确、有条理、符合逻辑的。另外,讲解时要突出重点,分析疑点和难点,挖掘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的艺术内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注意,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并能将教材知识进行重新加工整理;在教学中既要重视事实性知识的传授,又要对方法性知识给予适当介绍,即要告诉学生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哪些学者作出了贡献,运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些知识;等等。这是大学教学中体现研究性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课堂教学在内容处理上的不同之处。

3.方法恰当。方法恰当是指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组合,恰当运用,使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既有教师和学生的纵向信息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既有紧张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又有生动活泼的审美愉悦情趣,师生配合默契,感情融洽;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知识的重新建构。

4.结构紧凑。这是指课堂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和组织性。整个课的进行基本符合课题计划的设计,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和课堂实际,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节奏感强;各个环节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时间,从复习旧课到引入新课,从提问到板书,从巩固练习到作业布置都要严密紧凑,教学的节奏与学生的认识活动节奏相互适应,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辅导全面。辅导是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美术专业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往往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和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应按作业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技能技法示范,甚至手把手地个别示范指导,以取得通过提示和辅导个别典型来带动全班的作用。

6.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欲发挥各自的作用,师生双方对教学活动都应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热情、有责任心,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其关键是教师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双向交流、平等合作,教师较好地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并创造和谐愉悦、积极而活跃的气氛,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作业与辅导

课外作业是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联系实际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性环节。所以,美术教师应根据所开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其题量和难度要适当,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对技能课的美术作业要从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和创新、审美的要求出发给予恰当的评价。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情况,用评分或分等级的办法记录在学生成绩表上,作为其修读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课外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每两周安排一次辅导、答疑时间,以便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美术创作中的高难技能、技巧问题。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美术理论课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而美术技能课多以命题作画或制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不论哪种考试形式,其考试命题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反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覆盖面要宽广,表述应简练、明了、准确;题量、难度适当,应以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120分钟)内完成为准;各个试题应相对独立,不能互给提示。不同教师教同一课程,必须统一命题,实行A、B卷制,并备好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阅卷评分应严格按评分标准进行,做到公正、公平,尽可能提高评分信度,并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有关学生成绩的登记、试卷的归档等,可按学校相应的规定来处置。

二、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一)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

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是对教学满意程度的概括,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合格和较好的课堂教学的实际和要求。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是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和质量观的背景下制定的,也是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还必须坚持美术学教学思想,按照美术学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办事;反映教学实际和经验,体现美术教学特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要求,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对标准的基本要求是:规定的条款明确、具体、适中;吸收教学改革新成果、新技术;层次分明,适合不同课程类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都能认同;以定性表述为主,辅以必要的定量要求(规定)。

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遵循自觉与强制训练相统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遵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法则;提倡共性与个性兼顾,既有集体提高又有个性发展;允许个别超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旧内容与新知识相交叉,边缘学科与现代理念交融。制定科学、先进、合理的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是保障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推进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实现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质量标准的内容

根据美术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如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专业能力、表述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试拟定《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如下:

1.教学准备

(1)教学文件:教学大纲完备,修改及时;教学进度表完善,符合大纲和学生实际,执行好。

(2)教师备课:备课充分,态度认真;选用教材先进,教案或讲稿(或CAI课件)规范,有特色;教具及绘画、工艺制作的用具准备齐全。

2.课堂讲授

(1)教学态度:治学严谨,精力集中,精神饱满;指导答疑耐心、认真;要求严格,善于管理,责任心强;虚心听取意见,勇于改进教学。

(2)教学内容:讲授内容系统、正确,深度适宜,切合实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讲述难点深入浅出;技能、技巧熟练,示范快速、准确,举例贴切;联系学科发展动态,注意培养学生视觉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充分,使用效果好;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动静交替,师生互动;板书、字迹工整,教具设计形象直观。美术学教学最注重教师的示范与实际演示教学,只有现场示范作画,学生才能真切的感受从构图、调色到用笔等全过程,使学生的理解、判断、驾驭等综合能力得以实现。个别教师如果不具备演示示范的能力还可以利用影视、多媒体讲座来弥补。但是必须有针对性,科学合理,有前瞻性,注重创新。传统临摹法与写生法也是较为普遍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临摹与写生中得到体验。另外,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敢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4)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合理,节奏适宜,能有效利用课时;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使用普通话,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能明示技能、技巧要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作,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教学氛围宽松、民主和谐。

(5)教书育人:教态端庄,仪表大方,言行文明;能遵守教学纪律,为人师表;能挖掘美术艺术作品本身的思想、情感内涵,渗透思想教育。

3.辅导与作业

(1)辅导答疑:能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辅导、答疑。

(2)作业批改:能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并能及时批改。

4.教学效果

(1)课堂效果: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强烈,积极参与,气氛活跃,身心愉悦;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绘画、设计能力得到提高。

(2)整体效果:教学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时间分配恰当,教学效率高。

(3)考核效果:考核内容覆盖面广,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考分离,考核方法得当,考核过程规范,成绩分布合理,试卷分析完整。

(三)教学质量标准的实现

美术学课程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美术技法理论、素描、色彩、中国画、工艺、油画、透视学、解剖学、中学美术教学法等内容。可见,美术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是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质量的保证还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规范和要求。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对实现美术学本科教学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规范与指导作用。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质量标准应用的经验,逐步完善质量标准的内容,使之更加科学和规范。通过课堂教学标准的运用,评价和规范教师教学,评价和规范学生学习,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美术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有现代的追求节奏、抒情的教学方法,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任务、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求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三、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亦称课堂教学评价,是指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它是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及时总结、完善教学工作的主要举措,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评价中应本着指导、激励、调控、促进的原则,充分肯定教师的工作及成绩,以赞扬、鼓励为策略,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出发点,帮助教师找出差距,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不足,进而改进工作方式,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评价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推动力量,使教学工作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评价的基本理念——“以学论教”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观察、创作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参与讨论,怎样细心观察,怎样大胆创作,并有自己的创意,能与同学合作等。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表现以及创作过程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作为专业教师,应明确美术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教师要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即教师要创设美术文化审美情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完成美术创作的过程,获得心智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参与状况和体验学习的效果,既是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组织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激励、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等。这就是说,“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在美术学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充分体现这种评价思想。

(二)综合评价制度的构建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练习、作业评价等环节,能对自己教学的优缺点做出客观的评价,专业教师可参照《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只有这样,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才能最终得到提高。这种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的基本标志。

在同行与专家对美术教学评价方面,同行比较了解本课程的标准、教学特点、教学要求和发展趋势,能敏锐地发现授课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意见,在综合评价中常被赋予较大的权重。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学效果的体现者,他们能自始至终地经历和观察一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对教师有真挚的感情,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在观察和体会教师的人格品行、理论水平、艺术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所以,他们的评价会更全面和可靠。

领导评价,多从宏观着眼,如思想性、教学能力等。但不宜单独进行,应形成与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公正、全面的评价结果,真正成为能“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三)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作定性分析,又要作定量计算。

评课者在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作为评课的依据。听课后,应根据授课教师的教案及其实际教学情况,对照评价标准,分项评定各项标准达到的程度,并在《美术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的“分值”格中打分,计算出总分,写上评价等级。

评课者还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定性描述。根据听课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给予定性评语与建议。

美术学专业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改进与完善,使之更符合专业教学的客观规律。

第二节 音乐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和中心环节。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如何做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呢?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然后以课堂为平台组织好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能达到一定要求,必须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准确地判断。为此,我们制定了音乐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表。

一、音乐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讲授、辅导答疑与批改作业、成绩考核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下面对课堂教学的这四个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要求作一概述。

(一)课前准备

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前备课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本门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大纲应完备,并根据情况发展适时修改。

2.教学日历。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教学的进度表,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每学期教学情况认真安排填写,上报院(系)、教研室。教学日历安排确定后,除特殊情况须经教研室批准变动外,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3.选用教材。要尽量选用面向21世纪的最新优秀教材,在选用教材时还要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

4.编写教案和课件制作。教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动方案。每个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有完整的教案,没有教案不允许教师走上讲台。任课教师编写教案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正确把握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并注意反映学科新成就。

教案不是讲稿,教案涉及教学内容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而讲稿只涉及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项目,不涉及教学组织性项目。

根据课程特点,恰当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课件制作应与教案配套,协调一致,但不是把教材和教案简单地搬到屏幕上,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特点进行展示。要充分利用图表、图像、动画等形式将抽象概念、重点难点加以形象化展示,并增加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教学环境与条件的准备。音乐课上课的场所(教室、琴房等)必须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环境。如墙上应挂有音乐家大师的画像和语录;上课的教室画着大谱表;上课的场所应准备有钢琴、录音机和乐器等设备;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有相应的多媒体上课的教室,教师在上课前要亲临现场检查设备是否齐全,电路、音响是否畅通。上课前10分钟,教师要到达授课地点。

总之,课前准备即备课,是圆满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它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深度和广度,并将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编写好教案和讲稿,必要时还要制作好课件。

第二,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方法。

第三,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基础程度、学生的文化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备课时有的放矢,使课堂讲授切合学生实际。

第四,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已开课程、后续课程、相关课程情况,备课时要注意本课程和后续课程和已学课程的衔接,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第五,准备好课堂所需的教学设备、教具。

(二)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音乐学专业课堂教学的模式很多,但不论是以班级统一授课模式,还是以个别教学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课堂讲授是一门艺术,是十分复杂、十分细致的超常艺术。因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不是去炫耀自己的知识,而是要把它变成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如同演员,也是通过知识内容、语言动作、姿态情感、教学手段去获得讲授效果。但教师并不仅仅是“演员”,还是编剧、导演和灯光效果、道具设计等多面手。因为,课堂讲授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人不可能没有情感,讲授的艺术就在于创造出有感情的学习环境。知识由于插上了感情的翅膀才有魅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缺乏情趣的讲授,既谈不上艺术,更别提对人的心灵塑造了。因此,在课堂上创造富于情趣的学习环境,是教师一项神圣的、永远不会更改的义务,也是任何现代化设备都不能代替的精细工作。音乐课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特点,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除了具有丰硕的专业知识外,还要重视音乐教学法的研究,更要不断提高素养,讲究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使学生感受美,才能使课堂讲授有吸引力,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这是一种无形的艺术教育。课堂讲授要讲究艺术性,音乐课堂讲授更要讲究艺术性。这就对大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以及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音乐课堂讲授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讲授三环节谈一谈看法,仅供参考。

1.设计好音乐课堂讲授的三环节。大学音乐学专业课堂讲授,不论是理论课还是音乐技能课,也无论是以班级集体授课(音乐理论课),还是个别授课(声乐、器乐课),都离不开引入新课、讲新课、结尾三环节。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总是在所掌握的旧知识、旧技能基础上进行的。新是旧的扬弃和升华。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就声乐课而言,即使在进行个别授课,也免不了一开头先练声,把上节课老师所教的内容进行复习,学生唱一遍,老师给予评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新内容。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讲授就会流利顺畅。讲新课,要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过渡,这样,课堂讲授便能保持整体性。例如,在学习小三和弦时,可先复习大三和弦,在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之间都是三度,根音与五音之间是纯五度)和不同的地方(大小三度位置的互换),学生就容易理解。再如,在学习自然小调时,可先复习自然大调的歌曲和音阶,当学生唱自然小调音阶时就会发现与自然大调的关系,然后把两调的音阶进行板书对照,从中发现主音各异,半音位置移位有不同之处,用两调所谱写的歌曲情调也有所不同。这样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由旧课引入新课,既自然又简洁,学生也容易接受。

在课堂讲授中,讲新课是主要环节,讲解时间也长,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

课堂讲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结尾。结尾要简短,小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新内容,并再次强调本节所学内容的重点,还要留下作业和思考题。结尾要精彩,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此时正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高、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要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也可以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唱边舞中结尾。

2.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由于音乐课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师的特点,因而,对音乐教师在文学语言艺术和形体语言艺术方面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1)音乐教师应具有文学语言艺术。一是课堂语言应具有文学色彩,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虽然音乐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措词准确、表达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可为一堂音乐课增色。所以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带家乡方言。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要做到音色优美。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色,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课堂语言应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课上,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文学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紧扣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是课堂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塑造的人物性格、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语速、语调来表现。语言的音乐性与曲调的音乐性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旋律节奏感的音乐性是由语言的轻重音处理、语调的情感变化,以及与此同时产生的语言的高低、抑扬、强弱、轻重、疾徐、顿挫等语言的表情手段形成的。因此,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语速、语调也要与这一塑造方法相一致,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鲜明生动的语言,需要注入教师的感情和个性,语调的顿挫、节奏的快慢、音量的大小,要能表达出喜怒哀乐和抑扬褒贬等各种不同的感情。据科学家测定,教学语言的速度一般是每分钟150-200字,即相当于电台广播播音速度;响度以50分贝左右为宜。这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养成的语言表达规范。

(2)音乐教师的形体语言艺术。形体语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

一是肢体动作语言,也叫体态语。在音乐知识、技能的讲解和示范中,学生做出的点头、微笑或目不转睛地注视教师等反应,都说明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融合在一起了。合唱时的指挥,就是显而易见的肢体语言。在教唱一首歌曲或是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用一些手势来传达作品的情感,以便学生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例如,欣赏《瑶族舞曲》时,教师的几个简单的瑶族舞动作,再加上相关的词语,就能使学生很快地随教师一起进入欢快的音乐氛围之中,准确地掌握瑶族音乐的主要节奏。所以,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好课堂气氛,恰当应用体态语,并正确地通过学生体态语言的反馈信息,“解读”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肢体动作的运用一定要恰如其分,过于夸张或故意做作会喧宾夺主,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不要抓头摸鼻,更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教师的身态应该稳定端庄,切忌姿态随意、摇头晃脑。

二是眼神。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本领。要合理调控眼的视角、视线和视域,视角应呈正视。眼神的积极作用可涉及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时,不论学生答得对与否,老师都应给以赞许和鼓励的目光,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师指挥学生歌唱时,要通过眼睛进行观察示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并用眼神来表达和暗示情感的变化,提示声部的进入。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就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流露出来。当音乐响起时,是喜悦或是忧伤,是激昂或是悲愤,教师的眼神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作品起到辅助作用。

三是口型与口姿、身体姿态与表情。音乐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用自己精湛的技艺牢牢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姿态端正,动作稳健,教师必须讲究姿态美,力求自己的姿态自然、大方、得体,给学生一个稳重的感觉。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表达思想的有利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应该是自信、友好、开朗和蔼的。在辅导学生练习音乐的演唱技巧或器乐演奏技术动作时,教师应以和蔼热情的笑脸、一丝不苟的投入和鼓励信赖的表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头部的动作对于表达思想或态度也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口型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在歌唱进程中,教师过多使用有声语言就很可能破坏了歌声的优美,而用无声的口型加以提示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的口型应该规范标准,否则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3.音乐教师的体貌与服饰。教师的健美体貌应包括体格健壮、清洁卫生、精神饱满等。教师的健美体貌,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精神抖擞、心身健康、整齐洁净的教师,往往会给学生以安全、卫生、愉快、美好的感受,使学生乐意与之交往、沟通意见、讨论问题。反之,若教师萎靡不振、蓬头垢面,则难以让学生有向师性,只会产生反感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课前还应作适当的容貌的修饰,不能做怪发型,也不能浓抹艳装,用香水也要用清香的不要用浓郁的,免得学生分心。教师的体貌一定要体现健康向上、朴素大方、精神焕发的特点。

教师的服饰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也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效果。教师与其他职业者不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起表率作用,要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过分地追求新奇艳丽的服装。否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将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转移到教师服饰的评头论足上去。也不能把首饰、发饰等戴得五光十色,令学生眼花缭乱。教师的服装应该朴实、大方、整洁、得体。教师的服装要注意与自身的形体相统一,教师的服装与体形不和谐会使学生发笑。教师的服装要与自身格调相统一,美学家柏克建议:教师尽可能选用各种颜色较柔和的色彩,如浅绿、浅蓝、淡黄、淡白、粉红色和紫罗兰色,这会增加教师的朴实大方的淡雅之美,而且能避免色彩污染所引起的学生分心。教师的服装应与身份相统一。作为教师的身份要讲究衣着整洁的好习惯,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教育。与整洁相反,便是“不修边幅”或者邋邋遢遢,给学生一种懒散之感;或者不看场合,穿汗背心、穿拖鞋进教室,有失斯文,也有失体统,有失教师身份。

4.课堂讲授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主题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课堂讲授中对重点内容一定要采取各种方式加以突出,对难点采取各种方法加以突破。如声乐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也是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歌唱发声呼吸训练,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学生具备演唱中外艺术歌曲、歌剧选曲及创作歌曲的能力。声乐课不应该是枯燥的发声练习、作品演唱,而应该是融情感、技巧、艺术、表演以及思想道德、意志培养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艺术生产过程。因此,声乐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指导学生用歌唱技巧去表现作品的情感,用“心”去演唱作品。为此,教师首先要通过范唱或听歌曲录音和看录像,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教师范唱时,要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以及范唱歌曲时的真情实感,去激发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歌唱,这是正确进行歌唱表现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的把握。教师首先要对声乐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把握声乐作品的意境。例如,歌曲《保卫黄河》,教师要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它是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时代所产生出来的优秀歌曲,使学生脑海里出现中国人民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画面。老师在讲解时,也可放映有关录像。教师还要讲解歌曲的风格,歌曲的体裁。在声音的运用、咬字、吐字和语言音调上,都必须进行特殊的处理。这样,才能正确表现歌曲的艺术风格和感情特点。歌曲处理还要注意歌曲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特点。此外,声乐课上课,一般采取小课教学,授课过程以师生一对一方式为主。教师应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有些不良习惯),进行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声乐教学中要根据这些差异来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使其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入学前声乐学习急于求成,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歌唱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需要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纠正,并重新建立起正确的歌唱习惯。这是教师在突破难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教师的工作态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使学生树立起歌唱的自信心和全身心地投入歌唱?这就要求教师由简单的施教者转化为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双重角色,师生之间加强互动,信息相互交流反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5.课堂讲授要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源泉,也是一个单位不断发展的动力。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知识更新,反映新学科成就。例如,声乐艺术是不断发展的艺术,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曾经被高校拒之门外的通俗唱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原生态唱法,其歌唱方法、艺术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求声乐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巧,以最新的教学内容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林教授论述声乐技巧的七个字诀:声、情、字、味、表、演、象,这是民族声乐技巧的七个要素,抓住这七个要素并以它来丰富充实声乐课堂,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反映现代民族声乐的新成就。高校音乐理论课在整个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对其他音乐专业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音乐理论课也会制约其他音乐专业课的学习,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质量。音乐理论课不能沿用多年的老教材照本宣科,要把音乐理论诸多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使授课有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形成课堂内外浓厚的学术氛围。

6.课堂讲授中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音乐课不论是理论大课或师生一对一方式的小课,都必须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音乐课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要求是:采用启发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所谓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体或设备,如钢琴、录像机、录音机和计算机以及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程的大课或小课中,恰当地应用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现代知识,并培养相应的能力。

(三)辅导答疑与批改作业

辅导答疑是课堂讲授的延伸,批改作业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巩固与加深,二者均是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教师要根据所开设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因为音乐课分大班上课和小课两种方式,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若是小课,作业可因学生情况而个别布置。作业要有一定数量难度大的题目和研究性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防止照抄。

辅导答疑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将学习中的“拦路虎”搬走,这是课堂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安排固定时间与地点组织答疑,有条件者可在网上进行答疑。属于小课者,由于技巧性和实践性强,一般要一对一的、面对面的进行辅导,个别地纠正其错误,使学生正确掌握有关技巧。

(四)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判定的标尺,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成绩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进行。而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的命、审题。学生成绩考核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命题既要能客观、准确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效果的不同水平,又要真实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提高情况。

第二,教师命题要根据不同考试类型的基本要求进行。

第三,教师命题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覆盖该课程3/4以上的基本内容,以保证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教师命题的试题量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2小时)完成,试题中难度大的题的比例不大于25%,不少于15%。

第五,考试命题由A、B两套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两部分组成,A、B两套题应无重复题目。

第六,阅卷有条件者应采取集体阅卷方式进行。若由任课教师阅卷,应做到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打人情分,若有徇私送分者以教学事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