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24899900000034

第34章 做中国式的人情买卖

用人缘开辟财源

欲无办大事之难题,必先倾全力做到圆世道、圆身心。

——胡雪岩

西方人喜欢将“对人的问题”和“对事的问题”分开处理。在商场上,说穿了就是“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

在中国人的社会里,“人”与“事”是不容易分开的。有道是:“识破人情便是仙”。“人情”这东西,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上,而是人心天平上用大大小小的情谊铸成的“砝码”,堆积在每个人的心窝里。俗话说:“人心换人心,何须问旁人”,你想得到别人的情谊吗?那你就必须为对方付出足够的情谊,这样一来,人心这架无形的天平才会平衡。

人情都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而人际交往的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满足。

从理论上讲,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但你要是以为好心都有好报,做完了人情必能换来交情,就未免太书生气了。比如说,做保人,也是天大的人情。但是,你为朋友两肋插刀,具保开释,而“友”潜逃,或是,你做出担保后,公司倒闭,当保人的你,可就倒霉了。

当然,做人情做出祸事来的,只是极少数,但人情白做了,弄得双方都不愉快的事随时可能发生。甲欠了乙的人情,后来找个机会还了,在甲看来,已两清,但乙则很可能认为并不等值,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心理不平衡。而甲有可能认为自己得少还得多,应视为又一次的人情交往。这样,甲、乙就可能结怨,甚至结仇。

所以,人情要做,但事前要权衡利弊,有害自己的尽可能的不要做,有弊的少做。朋友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做足,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得充分。

两个朋友,一个求另外一个办点事,另外一个说:“没问题。”隔几天,他给朋友一个半零不落的结果,朋友口头上虽不能说什么,但心里肯定说;“这哥儿们,做就做完,做一半还不如不做,帮倒忙。”

做人情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非但如此,还会影响被信任程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沾着。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讨好。

跟中国人相处,尤其做生意,是一种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很难完全套公式。简单来说,就是让对方有“爽”的感觉。愈能让对方痛快,就愈可能达到“买卖完成,仁义又在”的最高境界。

所以,人情要做足,好人要做到底。

任何一个精明的中国生意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仅要遵守法律制度、道德规范,还要顺应中国人的处世风格,遵守5000年来商业行为规则中不言自明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