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24899900000040

第40章 仗义疏财,财愈积聚

做生意,千万不能太黑心,能赚10元赚7元就够了。赚到的7元也不能全放到自己腰包里,撒落掉一点后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李嘉诚

先秦商家打破了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经营理念,不断推出别具一格和出人意料的经营策略,从而取得了令当时工商人士望尘莫及的经营业绩。先秦商家的经营策略及探索创新的精神,对今天的工商企业家和投资家来说,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比如范蠡,他从商的19年中,曾经“三掷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

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

司马迁评价范蠡在“三致千金”后,竟毫不吝啬地将其部分经营利润“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并说他是富好行其“德”。

范蠡对钱财的看法是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乃身外之物也。一个人钱再多,他也只能跟其他人一样消受一点,大部分都积攒在宝库里,永远只是财富的象征而已,并不都能给人带来幸福。人生在世,活得潇洒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商人们为自己“钱”途奔波,不辞劳作不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人一辈子,只需要那么一部分钱,多出的其实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幸福,那么这么多钱怎么处置呢?藏在金库里,成色再好的金子也不会发光!金钱不用它就是金属!把这些钱用到它该用的地方去,发挥它的效用,才对得起其价值。

作为生意人,经商赚钱,但也不能忘了做人的本质,乐善好施,拥有良好的品德是生意做大的根本。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不到50岁就成为亿万富翁,不过,他自认只是财富的保管人,不能独享财富,所以乐于捐钱给社会大众。

然而,找他捐钱的人太多了。有一次,在一笔大捐款之后,一个月内请求捐助的人数竟超过5万人。由于洛克菲勒要求每一笔捐款都必须有效地使用,所以每一件申请案均须仔细调查后,他才向外捐款。

他的助手说:“你的财富像雪球般,愈滚愈大。你必须赶紧撒掉它,否则它不但会毁了您,也会毁了您的子孙。”

洛克菲勒告诉助手:“你说得很对,我也非常了解。请求捐助的人实在太多了,但我一定要先弄清楚人们的用途才肯捐钱。我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去处理此事,请你赶快成立一个办事处,负责调查事宜。我根据你的调查报告采取行动。”

这样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哲学家史威夫特说过:“金钱就是自由,但是大量的财富却是桎梏。”洛克菲勒深谙这个道理,这一生之中共捐了5亿5千万美元,他的捐助,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出自至诚;不是出于骄傲,而是出自谦卑。

他一生不做钱财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

洛克菲勒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这样一个心怀众生、慷慨大方的慈善型富豪,怎能让人不为他高尚的品德所感动呢?

没有人把社会责任强加给商人,但很多商人却主动承担了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从而不仅使自己的事业在经济领域长足发展,而且延伸到了社会领域,也真正实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

乐善好施是富人的长线投资,那是他们出于敏锐的“商业嗅觉”产生的策略行为,就其主观心态而言,商人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有仁义之心,所以也会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他们也会从这种行为本身感受到一种心理平衡和内心愉悦。所以,乐善好施,短线是安人,长线是安前程,最重要的还是安己!所有的一切,都为求得一个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