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的九种能力
24900200000218

第218章 世事洞明的心计

智慧点滴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要注意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比如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如果只抓住一点,就会有失偏颇。世事洞明,就是要求我们不做纸上谈兵的人,要善于把握影响全局的各种因素。

事件观察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进攻韩国。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就派使者把交战点上党的地图献给赵国,于是后者很快也加入了战斗。

当时,赵孝成王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解救上党。但是,部队刚到长平就收到了上党被秦军攻占的消息,于是赵军就在长平修筑堡垒,深挖壕沟,与秦军对峙。秦国的军队想速战速决,于是多次发动进攻,但是廉颇采取了监守不出的战略。

秦昭襄王听到前方的军报以后,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对付廉颇这位富有经验的老将。后来大臣范雎:“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王解除廉颇的兵权。”秦昭襄王问怎么办,范雎说可以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就说秦国只怕赵括带兵,而不畏惧年老的廉颇。

果然,赵孝成王听到这些谣言后,就启用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上前线。赵括的母亲听说儿子要到战场嘶杀,表示极力反对。她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说自己的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谈起兵法来目中无人,根本不能担当重任。但是赵王根本听不进去,就这样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加上廉颇原来的二十万,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

范雎听说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后,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到前线指挥秦军作战。有勇有谋的白起一到长平,采取了先败后胜的策略,结果赵括掉进了秦军的埋伏圈,最后四十万大军被活埋。

赵孝成王不听赵母的劝告,结果作出了错误的决策;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在战场上遭遇了失败的厄运。这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缘故,是对世事缺乏广泛了解的恶果。

技巧运用

想要获得健康的人生,必须注意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只有注意到各个方面,才能免受外界侵害。这就是世事洞明的做事心计,它要求我们做一个全面看问题的人,善于发现影响事态发展的各个因素。为此,我们需要采取如下行动:

1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对待人和事总是有自己的立场,这决定了我们对这件事的根本看法。但是立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我们要做到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就容易获得全面的认识。

2从他人那里获得独到的见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个人的见识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谈和沟通获得有见地的意见,从而增加我们的学识,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