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134

第134章 头脑冷静,发展中期要杜绝六个盲目

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吉姆·罗杰斯

在公司发展的中期,公司的资本已形成初步规模,拥有了足够的资金周转实力,这时的公司已经具备了小规模的融资能力,同时也形成了初步稳定的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年销售额有一定的规模且比较稳定,公司组织也从最初的混沌状态走出来,形成了以总经理为管理和业务中心的业务组织层。

这时,公司应注意克服六个“盲目”。

(1)决策盲目自信。

这时,公司往往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严格的纪律,再加上员工数量少,往往会造成总经理大权独揽,盲目相信自己的判断,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时在评价公司的市场地位时出现了偏差也不愿承认,导致决策缺乏足够的正确依据。这样一来,总经理往往因为信息不灵而在许多问题上考虑周,造成决策失误,使公司蒙受损失。不仅如此,这一阶段总经理者往往把功劳全记在自己头上,忽略了全体员工的努力,唯我独尊,许多合理化建议被压在箱底,不被采纳。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全面掌握管理公司的各种知识是不可能的。总经理擅长的领域也只能局限在有限的几个方面,只有充分发挥员工各自有差别的特长,真正授权给下级人员,才能弥补总经理在经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

(2)市场战略盲目。

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刚创业的公司初入市场就会发现对手林立,不仅面临着大公司的排挤,还要和其他小公司抗争。大公司在人才、资金、技术设备上都比小公司雄厚,若与之硬拼硬碰,只会是鸡蛋碰石头,头破血流;与其他小公司竞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有些总经理在创业时抱着“那个行业那么挣钱,我也去干”,盲目跟着别人走,选择经营方向不慎重,市场定位不准,匆忙上阵,屡屡受挫。

(3)投资盲目分散。

小有成就的经商者,还有一种通病就是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总想在别的行业上也大显身手。殊不知,无论你如何聪明能干,步入一个新行业的时候,必定要重新学习,重新吸取新的知识和技巧,重新培养新的供应商和客户关系,这些都需要十分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因此,需要投资专一,忌盲目分散。否则,就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原有的事业受到损害,新兴的项目有可能收不到任何收益。

(4)产品盲目开发。

公司的延续与其产品的生命力紧密相关。中小公司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特点而其他公司不愿涉足的那些领域,扬长避短,填空补缺,走边缘,走与众不同的路,集中力量专门开发生产非标准化、非通用化、市场规模狭小、大公司认为无利可图的产品,才能取得成绩,巩固市场地位,确定中小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拳头产品。

总经理如果不了解产品是不是可靠,是不是方便使用,易于客户学会使用,有无独特之处,是否价廉物美,就很难与其他产品竞争,往往会因需求太少,市场小,影响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公司经营。

(5)技术盲目利用。

中小公司在利用技术的决策中,考虑到缺资金、缺人才、缺设备等原因往往避难求易。而容易的技术领域往往会吸引大量的中小公司,使得公司长期陷入激烈的竞争中,难于保住不败地位。因此,中小公司在技术利用上选择有一定难度的也未尝不可。

还有些中小公司经营者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抱着“捞一笔是一笔”的念头,不慎重分析技术的长远性,很可能会没过多长时间,产品即被淘汰,技术利用价值不高;也有些公司仅考虑了现在的市场竞争程度,没注意潜在的竞争,这也长久不了。

(6)经营盲目掉头。

在市场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些公司在决策、经营、生产上出现失利后,对情况不加分析,生怕越陷越深,赶忙掉头从事其他方面生产经营,重打鼓另开张。可是掉头不久,却发现原先从事的经营行业,现在情况好得不得了;或者自己掉头后从事的生产经营,生意同样亏损。这时候,经营者就开始后悔起来,怪自己当初不该鲁莽,盲目掉头。

公司要超速发展,绝不能朝三暮四,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遇到困难,就要分析,是产品不适销对路,还是产品质量低劣;是知名度低,牌子还没有打出去,还是这类产品因功用问题而无人问津。总之,不要轻易地转产,应该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在这一阶段,中小公司船小还经不起风浪,决定是否“掉头”时要三思而后行。总经理作为公司的主要决策人,必须慎而又慎,审时度势,不为表面现象所诱惑,经过仔细调查研究之后,再决定是否“掉头”,以保证公司和员工的利益。

公司从小到大,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总经理要善于把握公司前进的节奏,明白每个阶段的经营方略。公司发展到中期阶段,总经理应该转变以往做小公司时的经营策略,努力做出全新的尝试。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公司平稳运营,不能因为盲目、冲动,让公司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