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157

第157章 警惕合资陷阱,避免引狼入室

坚强有力的同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不论哪种行业,你的伙伴既可把事业推向更高峰,也可能导致集团的分裂。

——约翰·D·洛克菲勒

“合资”是一种双赢战略,把握好节奏,小公司可以获得快速发展;考虑不周全,一时间会进退维谷,甚至会掉进陷阱,带来厄运。

2007年1月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有这样一篇报道:

“德国FAG轴承公司与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通过合资-控股-独资的”三步走“策略,该合资公司的技术、品牌、市场最终全部被德方控制。”

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宁夏银川市,是大型国有骨干公司,是铁道部批准生产铁路轴承的厂家之一,年生产铁路轴承能力为新制20万套,全年现金收入近两亿元,占西轴当时全年现金收入的40%以上,产品占全国铁路轴承市场的25%,在行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FAG公司是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最大的轴承公司。过去20多年来,FAG公司一直直接或间接参与中国铁路轴承的研究开发工作。

受资金困扰的西轴与正在中国寻找最佳合作伙伴的FAG公司接上了头,“借助于FAG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和知名品牌,嫁接于西轴的精华部分——铁路轴承,让它发展壮大,带动西轴跻身于全国乃至世界轴承行业前列”,成为双方合资的初衷。

但是,在谈判中德方的条件相当苛刻。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福清说,德方提出必须要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市场,包袱都甩给中方,还必须控股,董事长、总经理要由德方担任,中方只能配副职。2001年,本着“市场换技术”的意图,西北轴承与德国FAG公司合资,合资公司中,中方占股份49%;德方占51%。中方以土地、厂房、设备、品牌、市场及生产资质入股,德方出资852万欧元。

合资公司投入运转,但人们很快就发现,FAG公司前两年并没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有效管理,同时还架空了中方管理人员。自从合资以后,西轴未尝到一丝甜蜜,却不断吞咽苦果:连续两年亏损千万元以上。按合资比例,西轴仅合并财务报表便合并亏损1000余万元。2005年5月,合资公司聘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裁员250人。西轴全部接收了原西轴股份公司员工身份的裁员。

连续两年亏损后,中方没有资金继续增加投资。这时,德方立即出资买下中方原来的49%股份,合资公司变成独资公司。改成独资后,富安捷公司的产品迅速通过了美国和英国认证,开发了国际市场,生产检验技术得到提升,原来的亏损也变成了赢利。中方丧失了品牌、市场、生产资质等多年打拼的成果。

据了解,像西北轴承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并不鲜见,最著名的是“达能并购娃哈哈”的合资陷阱,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给整个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严重伤害。

由此可见,在实施“合资”战略时,总经理一定要站在全局高度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切实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安全。具体来说,“合资陷阱”存在着两种情形:

(1)对外合资。

我方与外国公司合资是常见的合资形式。其危险性表现在,外资公司通过技术授权、品牌策略等方式控制合资公司,使中资公司蒙受损失。事实上,“合资陷阱”是外资进军中国市场的一种投资策略。TCL、晨鸣、徐工等大公司不断传出合资摩擦的新闻,应该引起总经理思考。

(2)对内合资。

对内合资,就是与本国的公司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皮包公司打着各种旗号合资,目的是套取资金,本身就是大骗局。此外,还有一些公司在合资过程中心怀叵测,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应该引起总经理的注意。

在商业世界中,“双赢”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合资,小公司可以借助对方的力量发展壮大,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是,合资必须权衡利弊,具有前瞻性,保护好自己的利益,避免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