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158

第158章 做大要避免信息混乱、知识不能共享

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松下幸之助

业内曾流行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如果你向某个大公司的老总劈头劈脑地说一句:“你的公司沟通有问题。”那么,十个这样的老总,你能唬住九个。

沟通问题是大型公司的普遍顽疾。如果中小型公司要向大型公司进发,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并且要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沟通问题”给公司带来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混乱;二是知识不能共享。

(1)信息混乱。

信息混乱是由于公司内部没有开辟有效的信息传递途径,而导致信息传递过慢造成的新旧信息混乱和信息传递不完整造成的信息理解混乱。其直接后果是公司内部的协同作用降低;政策与计划执行不力;员工主动性降低;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但部分产品积压严重;物料仓库要不积压严重,要不经常要紧急采购;对外无法建立统一的形象等。

由于信息管理问题很早就已经为人们所注意,所以现在有不少的信息管理理论已经逐步走向成熟,甚至在理论的指导下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以IT技术为支持的解决方案,有代表性的有MRP、CRM、SCM、ERP等。公司可视自己的需要不同,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购买不同层次的方案。

(2)知识不能共享。

知识不能共享的原因知识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隐性的,它必须通过显性化后,才能通过沟通进行传递。这个“症结”比信息混乱更难解决,因为它不但要解决如何有效传递的问题,更要解决如何识别知识以及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问题。而这一障碍给公司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新人上手所需要的时间相当长;公司经常犯已经犯过的错误;公司文化形象进程缓慢;各类成本居高不下等。

信息混乱、知识不能共享必然弱化员工的信息沟通力,削弱团队的竞争力,也给公司经理人的领导、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对小公司来说,在做强做精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必须妥善解决因为规模增加而引起的信息、知识传递不畅通问题,否则整个公司就会像动脉硬化的病人一样,虽然很大却没有力量,市场竞争力根本无从谈起。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针对知识不能共享问题,人们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以帮助经理人加强对学习型组织的管理。为此,重要的是掌握下面两点:

[1]知识管理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管理之上的。知识管理同样有开辟有效传播途径,方便易用的导航方式。如果公司在实行知识管理之前已经实行信息管理,那么公司就能通过“共享”信息管理的成果来解决上述问题。

[2]知识是员工的个人资产,是其在公司中生存的资本,所以员工的“知识私有化”意识比较明显。这一意识与知识管理的“知识开发共享”的要求是根本对立的。所以,知识管理的实行必须要与激励体制相结合,多鼓励大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

小公司在创业阶段,凭借灵活机动地经营策略在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随着规模扩大,必然要面对信息混乱、知识不能有效共享的问题。为此,公司要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从财务部、营销部到公关部、业务部,使这些组织架构成为经理人有力的助手。

不可否认,这些规章制度可以让经理人抓管理中的关键和重点,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也有一些领导者不适应公司壮大后的管理事务,陷入了日常事务管理的泥潭,乃至不能自拔。这就需要领导者善于把握管理的一般原则,在依靠制度的同时努力做到“无为而治”,学会适当放权;否则,公司再大也是外强中干,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