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百岁不是梦
24906100000020

第20章 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

尽管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人类的自然寿命在百岁之上,且世界已有不少长寿之乡和百岁老人,但实际生活中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相对较少,多数人未尽天年,不少人还英年早逝。究其原因,除了战争(包括武装冲突和恐怖事件等)、天灾(地震、洪水、大火、冰雪、风暴等)、人祸(凶杀、斗殴等)和意外事故(车祸、各种矿难等)等原因之外,主要的原因是衰老和疾病。有关战争、天灾、人祸和意外等对人类的影响在本书《平安篇》中已经论述,本章着重研讨使人衰老和发生疾病,进而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而非事物外部。根据这一原理和大量调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靠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生活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既指出了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又指明了这些因素的作用大小和比重多少,现具体论述如下:

一、自然环境因素

无数人的生活实践和众多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证实:自然环境是影响并决定人健康和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地长寿之乡的共同特征就是:自然生态优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常年平均气温为18℃~24℃,平均湿度为68%),海拔适度(1500米左右),无重大水质、空气、噪声污染等,这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反之,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大气和水质等受污染是使人衰老致病、进而缩短寿命的原因之一,具体地说,自然环境遭破坏、受污染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化学性因素

主要是有毒有害的化学性物质对人体的侵害。一方面是天然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例如:CO2、硫、砷等误入人体。但大量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诸如:各类工厂排放的有毒废渣和废水,以及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等,其中甲基汞、四氯二苯、********、有机磷和杀菌丹等,是对人机体发育和寿命有极大损害的物质。

2.物理性因素

主要是噪音、振动和各种有害射线对人体的毒害影响。例如:高于85分贝的持续噪音,不仅会损伤人的听力,而且有害人的大脑,并给人造成心理伤害。再如:有意或无意接触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微波、电磁场和放射线,都会对人的皮肤和机体器官造成损害。

3.生物性因素

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垃圾、工厂和医院未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污水和废物等,直接对人体或间接通过土壤、水质、农作物和食品对人体的毒害,这是造成各种细菌和真菌感染、进而引发各种疾病的重要渠道。例如:喝了被污染的水,吃了被污染的蔬果和带有细菌的食物等,就会发生痢疾、肝炎等疾病。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大环境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稳定情况、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医疗保障)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高低等因素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具体地说,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社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则这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就好,人的平均寿命就会增加。反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就不可能健康长寿地生活。

2.个人小环境

主要是指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具体环境,即: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舒适良好、有理想的工作、丰厚的收入、和谐的上下级和同级人际关系、美满幸福的家庭等,并且学习、工作成效明显、生活愉快,必然有益人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差,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收入低、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紧张、家庭关系和夫妻感情不好等,这不仅工作无成效,而且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损害,个别的甚至会导致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三、遗传因素

所谓遗传因素对人体健康寿命的影响是指上代双亲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的改变、而使后代产生某些遗传性疾病、进而影响人的健康与寿命。

具体地说,人体成熟的生殖细胞(男人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都各有23条染色体(22条为常染色体和一条为性染色体),其等位基因也是成单的。正常情况下,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受精卵就含有23对(男23条与女23条结合)染色体,基因亦成为成对的等位基因,这样生产出的后代就正常。但当双亲的染色体和基因受到某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就会引起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的突变,从而使生产出的后代就携带上某些疾病(即遗传性疾病),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后代的健康与长寿。

遗传性疾病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的确是先天的,但从临床表现看,有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有的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的则是老年时才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已发现的就有三千多种,占人类疾病总数的1/4,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三大疾病(肿瘤、心血管病、遗传病)之一。据有关统计:遗传病患者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0%,临床上常把遗传性疾病分为三大类:

1.染色体病

由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引起的染色体病,主要有先天性白痴、身材矮小、发育不良、不育症、两性人等。

2.单基因病(由单个或单对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病)

此类病约占遗传病的4/5以上,常见的有高度近视、红绿色盲、先天性聋哑、先天性白内障和多种红血蛋白分子病等。

3.多基因病(由多个或多对基因突变引起的多基因病)

此类病不仅与遗传有关,而且与环境因素密切有关,故又称多因子遗传病,常见的有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唇裂、脊柱裂、无脑儿等。

四、精神因素

主要是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状态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具体有下述三个方面:

1.道德

“德高寿高、仁者长寿”是古今中外公认的人生格言,众多长寿者的秘诀之一皆在于此。因为品德高尚、心底无私、乐善好施之人,不信邪、不惧恶、不结仇,凭良心、诚心、善心、孝心去团结感动人,故见多识广、心胸开阔,广交朋友、心情舒畅。由于世界观和心灵得到净化,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和负担,身心必然健康,免疫系统功能良好,血压正常,患中风、心血管病、癌症等病的可能性较小,故能健康长寿。

反之,品德不好、自私自利、称霸作恶之人,诸如: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贪官;偷税漏税、违法谋利的商人;违法乱纪、偷盗杀人的凶犯;还有不孝顺父母、不忠于妻子(或丈夫)之人等等,由于他们干了伤天害理之事,怕人知晓告发,怕受党纪国法制裁,因而心理压力和负担过重,成天惶惶不可终日,吃不香、睡不好,身心不可能健康,不仅迟早难逃惩罚,而且会疾病缠身,必然短寿。

2.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心态是人生真正的主人,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利于我们争取较好的前途和幸福,而且利于我们获取健康和长寿,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则相反。

心态好是心理健康的集中表现,心态好的人大都能正确对待人生的名利、地位和得失荣辱,不会为人生一时的损失、委屈、困难和曲折等而烦恼忧伤,能保持乐观向上、无私无畏的心情,故人体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正常,很少得病,即使生病,也能乐观正确对待,顽强战胜,故能长寿。

反之,心态不好,心理健康必存在诸多毛病,成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经常为一时的损失、委屈和不幸等而生气愤怒、忧愁悲痛,这样人机体的免疫力自然下降,各种机体功能就减弱失调,严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发生,例如:“怒伤肝”,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生气发怒有九害,即:一害肝脏,引发肝病;二害呼吸系统,导致气短胸闷;三害消化,降低食欲;四害心血管,使血压升高;五害神经系统,失眠多梦;六害肾脏,导致肾衰和性功能下降;七害皮肤,引起萎缩枯黄;八害内分泌,使激素分泌失调;九害生命,易引发猝死。实际生活中大怒、大悲、大气使人面红耳赤、心悸血涌、吐血或闭气而死不胜枚举,历史上气死周瑜和哭死成铁牛就是实例。

3.性格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和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三类:

(1)平稳型。即气质表现为黏液质,这类人表现出说话和行动缓慢、心平气和、自制力强、平静温和的性格,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头脑冷静、不发火不烦躁,其心脏每分钟的搏动正常(72次/分钟)或略低(50~60次/分钟),这样就可延长心脏的衰老,故此类性格的人最易长寿。我国心理学家曾对107位90~102岁的长寿老人调查发现,此类气质性格的人占42.1%。

(2)外向型。即气质表现为血质型。这类人表现出灵活敏感、爱好交往、和蔼可亲、注意力和感情容易转移的性格特点,而这些因素对维持大脑皮层活动平衡、缓解疲劳、消除紧张、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有很好的作用,这也是这类人能健康长寿的原因所在。

(3)内向型。即气质表现为C型性格。这类人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心胸狭窄、急躁多疑,且情感变化快。这类人由于心理压力重,缺乏乐观向上的心态,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使人不能长寿。

五、体质(生理)因素

体质(生理)健康是人长寿的基础,一个人体质的好坏,除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后天的锻炼、营养和保健因素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能坚持运动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科学预防保健,其人体生长发育正常,机体功能良好,身体素质就强,就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害,从而促使人健康长寿。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坚持运动锻炼,不注意科学饮食和卫生防病等,体质必然虚弱,机体功能就不正常,致人衰老、多病和死亡的下述三个方面因素就表现突出:

1.人体免疫力降低

人体的免疫力是通过人体的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不断产生、更换和循环的免疫细胞(主要是胸腺分泌出的T细胞)对浸入人体的异物(各种细菌和病原体)进行捕获和处理,从而使人抵抗各种疾病侵害的能力。众多生物学家研究证明:胸腺髓质微循环境产生的T细胞是“人体健康卫士”,是增强人体免疫力、使人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人体的免疫力一般随人的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消失。但人们可通过加强运动锻炼、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和食用能滋补人体免疫力的食物(蟹壳、虾皮、葱蒜、芦笋、番茄)与药物(如服用胸腺素和注射各种免疫抗体)等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延缓免疫力减小消失的速度。

2.人体复制细胞能力的减弱

人体各器官每天的新陈代谢靠亿万个各类细胞的循环运动来完成,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类细胞都要部分衰老死亡,为此需要复制和恢复细胞功能的物质,而细胞染色体末端的条状物质即端粒(及其端粒酶)就是具有这种功能的物质,端粒有长有短,其长短靠存在于端粒中的端粒酶决定,即端粒酶活性强,则端粒就长,而端粒长,其复制恢复细胞的能力就强。反之,如果端粒过短,易使染色体发生畸变,进而使其丧失复制细胞的能力,最终导致细胞衰老死亡,这必然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长寿。生物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端粒长短及其端粒酶活性强弱是随人的年龄增加而变短和减弱的,而且男性端粒变短的速度略快于女性,这就是年轻人不显老和女人比男人相对长寿的道理之一。因此,我们要健康长寿,就要加强运动锻炼,并保持乐观心态,使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运转,从而确保端粒正常发挥功能并延缓其变短的速度。

3.人生长激素的减少

人生长激素(HGH)是由脑下垂体腺分泌出的、由191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蛋白质激素(俗称荷尔蒙),其功能是控制人体生长发育、免疫和新陈代谢,是人体保健康、抗衰老的重要物质之一。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原所长郭礼和教授指出:“人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的。30岁以后每年逐渐减少,60岁时人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只有年轻时的一半,80岁时只有年轻时的1/5,正是这种荷尔蒙分泌量的下降,导致了我们的青春开始逐年消失。”而要延缓人生长激素的减少,主要应靠增强人自身的机体素质,即通过保持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和紧张等,来维持人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并延缓其分泌量减少的速度。其次是适时(60岁)适量地补充重组人生长激素(该产品是我国继胰岛素后第二个列入国家药典的基因类药品,是与人体结构活性完全一致的191个氨基酸单链多肽产物),可以一定程度地延缓、中止、逆转人的衰老过程。

六、个人因素(即个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众多医生的忠告和无数病人的实践与教训证明:细节决定健康,很多疾病和健康问题往往是由个人生活细节(即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许多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为此,我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并自觉长期坚持,逐步改掉并彻底摒弃不良有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1.有益于健康长寿的良好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有益于健康长寿的良好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各国、各地、各族、各人各有不同,可谓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现仅根据我国实际,择其符合医学理论和人的生理特点,实践证明的确有益健康长寿,并且简单易行、便于坚持的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简要归结如下:

(1)一日生活起居有规律,按时睡觉和起床,工作和学习劳逸适度,每天自觉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

(2)科学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粗细搭配,多吃蔬果,不暴饮暴食,不吃夜宵,尽力不吃或少吃烧烤、油炸、腌制等垃圾食品,坚决不吃腐败和变质食品。

(3)讲究卫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坚持早晚刷牙和餐后漱口。

(4)坚持定期检查身体,发现疾病及时找医生诊断并配合治疗。

(5)养成定时(早晨或晚上)排便(主要是大便)的习惯。

(6)坚持戒烟限酒多喝茶和定时定量补水,特别早晨空腹要饮用300~500mL的温开水(温盐水或矿泉水)。

(7)密切夫妻情感并坚持正常适度的性生活,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要淡欲、绝欲或纵欲,要追求性生活的老龄化和兴趣化。

(8)养成勤动手做事、勤动腿走路、勤动脑思考、勤动嘴交流的习惯。

(9)学会微笑,每天都要对自己微笑,对人更要微笑,即使碰到不愉快之事也要一笑了之。

(10)要培养琴、棋、书、画和养花种草、垂钓等业余爱好,并坚持定期外出郊游和旅游,广交朋友,陶冶身心。

2.有害于健康长寿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有害于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现仅就突出常见、公认危害大的简要综述如下:

(1)一日生活起居无常无规,晚上熬夜(搓麻将、上网和娱乐等),早上睡懒觉。以工作忙和无时间为理由不坚持运动锻炼。

(2)饮食不节、不洁、不科学,经常暴饮暴食,常吃夜宵,不吃早餐,喜欢烧烤、油炸、腌制、方便等垃圾食品,少食蔬果。

(3)不注重卫生防病、不坚持定期体检,有病不找医生、小病拖成大病、大病酿成重病,不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或乱用药。

(4)嗜烟酒如命,经常烟不离嘴,酗酒寻乐。

(5)不注重及时定量补水、喝水少、常喝不干净的生水和碳酸饮料等。

(6)未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经常便秘,有时一天或好几天不大便。

(7)生活懒散、不修边幅、不注重交往礼节礼貌。

(8)性格孤僻,不喜交友,经常闭门自守,很少业余爱好。

(9)不注重维系家庭和夫妻关系,很少过问家庭琐事,经常夜不归宿,不关心小孩成长和老人冷暖,夫妻情感淡薄,性生活不正常。

(10)性情暴躁、态度生硬,经常与人发生争吵、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