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仙根的传说
24906500000019

第19章 白龙和黑龙

今天仙根景区所在地的土佛山下,有两条河,一条叫马龙河,一条叫忙令河。传说马龙河和忙令河里各住有一条白龙,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忙令河里的白龙是哥哥,马龙河里的白龙是弟弟。另外,发源于税房山下的忙东河,传说也住有一条黑龙。

据说,玉皇大帝曾下旨,要求土佛(也就是今天的仙根)要保一方太平。并训诫白龙和黑龙,必须接受土佛的调遣,不许兴风作浪,残害黎民百姓,要为民造福。

土佛在土佛山安家后,曾召集黑龙和白龙召开过一次会议。会上,土佛明确了三条龙的职责,让马龙河里的白龙负责北部山区的农田灌溉,忙令河里的白龙负责雪山南麓忙令河谷的农田用水,忙东河里的黑龙负责忙东河两岸的农田用水。三条龙当着土佛的面,都显得非常服从土佛领导的样子。

但实际上,除了马龙河里的白龙忠厚老实和认真听命于土佛安排外,忙令河里的白龙和忙东河里的黑龙就常常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了。

忙令河里的白龙是一条桀骜不驯和野性十足的白龙,它常常冲下雪山,在那高耸入云的大山中横冲直闯,兴风作浪,硬是把放牛场和忙况大山劈成左右两半,然后顺着忙令河谷直接冲向土佛山下。这条肆无忌惮的白龙,还常常时不时地挑衅忙东河里居住的黑龙。

忙东河这条黑龙,当面文质彬彬,暗地却坑人害人。从南到北把忙简、忙东和班卡山分割成东西两半不说,每年六七月涨水季节,忙东河表面波平浪静,一旦有人涉足过河,它就把脚底下的流沙漩空,使人跌倒冲走。而对于白龙的挑衅,他就针锋相对,毫不示弱。

因此,每隔几年,忙令河里的白龙与忙东河里的黑龙都要在土佛山下两条河的交汇处打一架。龙一打架,山洪暴发,冲毁庄稼,淹没田地,百姓就遭殃难免了。

几条龙的表现,土佛都心知肚明。土佛区边还有几处地方菩萨,如石佛山的石佛、小佛洞的地佛等,此前都属于天神直接管辖。土佛降临忙况山后,玉皇大帝就将当地菩萨划归土佛管理。土佛就决定将三条龙的监督管理工作交由地方菩萨管理,也好充分调动地方菩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为地方服务。

土佛就召集地方菩萨议事,明确地方菩萨的管辖责任范围,把管教忙令河里的白龙与忙东河里的黑龙的责任交由石佛负责。

石佛领命后,就坐阵忙令河南岸,把一只脚蹬在河道宽不足百米的大石房,防备一旦白龙作祟就用脚堵住白龙去路,使它无法前进,免得它危害生灵;对于黑龙,石佛也有自己的办法,毕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石佛把身子朝石码山一靠,眼睛死盯着忙东河这条黑龙,黑龙的一举一动都在石佛的眼皮底下。

有一次,忙东河里黑龙向石佛报告说,忙令河里的白龙经常挑衅它,它要去和白龙拼个你死我活不可。石佛就好言相劝,不料黑龙却不听劝告,惹得石佛大发雷霆,它反手给了黑龙一巴掌。因为石佛出掌太重,那黑龙见势不妙,只得把头一歪让过巴掌。而那一巴掌正好拍在大沟凹,顿时就陷下去近百丈宽、百丈深的大坑。所有的水都落入大坑里面,吓得黑龙赶紧求饶。后来人们把石佛的掌坑取了个名字叫“小落水”。

一年秋天,白龙和黑龙乘石佛不注意,就在土佛山下的团山岔河打起架来。农人刚将黄灿灿的稻谷割好,还来不及脱粒。天上就接连不断地下起倾盆大雨,那些稻谷皆被大水冲得精光。

石佛发现自己一时疏忽,让两条龙相斗起来,铸成了大错,又急又气,便一屁股坐在黑龙身上,又抓起忙气山下的石膏矿,把黑龙吐水的嘴巴封得严严实实。黑龙拼命挣扎,把满肚子黑水弥漫出来,硬是把小忙兑一带的石头染得黑黢黢的象是煤炭。黑龙边挣扎边张开嘴在石佛屁股底下大口喘气,同时不住地认错求饶,石佛这才放过了黑龙。忙令河那条白龙知道石佛生气了,并见到黑龙受到了惩罚,它心急,想逃出外面去避避风头几天,它刚准备溜走,石佛就将一只脚伸过来堵在大石房边,使白龙欲前不能,欲退无法,只有在忙婆田河湾处徘徊,结果那里形成一片的沼泽地。从此,白龙收敛了很多。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两条龙压抑长了,每隔几年就要暴跳如雷地大发作一次。好在有石佛监督管理着它们,它们也掀不起更大的风浪,成不了什么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