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卫生
24907200000036

第36章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例如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低等。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习类问题。这是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尽管国家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依然普遍存在。青少年学习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容易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由于考试的重要性,青少年往往会出现考试焦虑情绪。考试焦虑严重的青少年,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心理特征。

(2)人际关系类问题。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当会引起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反应。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同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显得愈来愈困难,部分人会压抑和抑制情绪,有的会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如果教师对青少年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随意贬低学生的价值,那么他们的心理就会遭到严重的创伤。青少年都希望在同学中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他们就会感到孤独。

(3)情绪类问题。青少年心理发展不成熟,所以他们的情绪存在着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心情时好时坏,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对同学忽冷忽热,对父母有时亲热有时冷淡等。

(4)人格障碍类问题。人格是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本质,也是各种精神症状产生的基础。人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它是以人格结构与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人为主要特点。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有缺乏自立性、没有主见、遇到事情手足无措,或者是内向、孤僻胆怯、不爱与人交往、应变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5)青春期性心理问题。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生理变化让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产生了神秘感和探索心理,性意识也初步觉醒。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性心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