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毛泽东教我们学交往
24908000000065

第65章 萍水相逢 终生为友

******从1911年春由韶山来到省城长沙读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想认识的提高,他救国救民之心情更加迫切。尤其是参加与领导五四时期湖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后,其思想觉悟提高更快,他矢志要为穷苦人民找到一条通向光明、幸福的道路。他不只是将自己的志向挂在口头上,写在笔记中,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他十分真诚地关爱着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穷苦百姓。许志行,就是这样一位与******萍水相逢,后来,在******的帮助下,读书参加革命工作,并一直与******保持着密切联系的平民朋友。

许志行,是江苏吴县人。11岁那年,因家境破落而入赘于许家,改名为许志行。

到许家后,他先后被送到浙江嘉兴一家酱园和上海闵行一家酱园当学徒。不久,他又逃回家中。连续逃回,使养父母很恼火,一年后,送他到离家很远的湖南长沙一家王多玻璃店当学徒。进店三天,他再次出逃,沿着粤汉线,跑到了汉口。

1919年12月的一天,在汉口一家旅馆的门口,许志行遇到了******。当时,******正以湖南人民驱逐军阀张敬尧赴京公民代表团团长身份路径武汉。当******在旅馆门口看到这个衣衫单薄,满面灰尘的少年后,他十分关心地走到跟前,向许志行询问家里情况。许志行把自己一心想读书,不愿做学徒,从店铺里屡次出逃的事告诉******后。******非常同情许志行行的处境。******劝慰许志行,想读书是好的。但年纪小,在外流浪是不好的。同时表示愿意资助他回老家去。许志行告诉******,他不能回家了,最好帮助介绍一个自食其力的工作,然后想法去读书。

******说,自己也只是个过路客,待去北京完事回到湖南后,再想办法帮助他出来。

第三天,许志行跟******一道乘船到了上海。******顺道去上海的目的,是送新民学会会友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人赴法国勤工俭学。许志行与******到上海后,住在“环球中国学生会”。三天后******送别了蔡和森等人,他给许志行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两人就分手了。

许志行回到家里,再次遭到了养父母的严厉责骂。许志行情绪极其低落。不久,他收到了******从北京寄来的信。******在信中安慰、鼓励他。后又陆续寄来了《新青年》、《新生活》、《星期评论》等新书刊。许志行读了这些书刊,读书的心情更为迫切了。

驱张运动胜利后,1920年7月,******回到长沙。不久,******担任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主事。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为了救助失学的青年,他多方筹集款子,在附小高年级部附设了一个“成人失学补习班”。此时,******还记挂着千里之外的许志行。于是他写信,要许志行来长沙补习班读书。

许志行收到******的信后,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当即偷偷离家直奔长沙。到附小后,******将他安插在“成人失学补习班”内读书,并负担他读书时的一切费用。当时******的大弟弟毛****也在这个班读书,小弟弟毛泽覃则在小学部六年级读书。******每周给他们三人上一次“公民”课,讲一些革命故事和道理。四人学习、生活在一起,亲如兄弟。

******平时对许志行的学习给予了更多的关照。他常开导许志行要多读、多练,刻苦钻研学问。除了要许志行多读之外,还要他与弟弟一起多练习作文,要他们每周写一篇作文和一篇读书心得,每一天写一篇日记。

******特别指导许志行写作时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多写与现实斗争有关系的文章。许志行针对当时湖南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较盛行的情况,写了一篇《靠菩萨的结果》,用事实说明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评阅了这篇文章,说写得好,鼓励许志行投稿。结果,这篇文章登在何叔衡主编的《通俗日报》上。许志行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了,学习劲头更大了。

由于******后来的教务与活动太频繁,许志行除了去请教******之外,更多的时间是与****、泽覃兄弟待在一起学习。寒、暑假,三人一起去韶山家里住。在******家里的阁楼上,三人一起温习功课。许志行还在韶山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

1922年,******亲自介绍许志行和毛****、毛泽覃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许志行在长沙跟着******读了一年多书。他在一师附小高级部毕业后,准备报考第一师范。但其时的省立师范已是官费学校,只收本省学生。许志行心里很着急。******劝告他,求学不一定在哪个地方,哪所学校,只要自己真心读书就行。******劝许志行回浙江投考省立师范学校。浙江的省立师范学费减半,并同意由他周济。许志行接受了******的劝告,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长沙,离开了亲如兄弟的******及****、泽覃,到杭州,考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进师范后,许志行刻苦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得国文教员俞平伯的称赞。许志行写的几篇短篇小说,于1924年前后,发表在《小说月报》上。

上海“五卅”惨案后,许志行加入了共产党,在上海参加了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1926年春,在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得悉许志行的情况后,写信邀他去广州工作。同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国民政府与国民党中央迁到武汉。许志行又跟随******到了武汉,并由******介绍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机要秘书。

1927年夏,汪精卫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后,许志行于8月由汉转抵上海、杭州等地,曾先后在上海闸北区委和浙江省委等机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许志行回到家乡,准备策动农民暴动未成功,从此,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虽与******音讯不通,但他时常想念这位在患难中给予自己极大帮助的好大哥。

1949年3月,******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来到和平解放后的北平城。许志行已从教多年,当他目睹好兄长,也是好朋友的******领导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于6月10日写信给******。大约到了10月下旬,他收到了******的亲笔回信。信中回复了他询问的有关情况,并勉励许志行:“你在上海教书甚好,教书就是为人民服务。”上海解放后,许志行又给******写过信。******回信中还热情地邀请许志行去北京一游。

到1956年1月,******又写信邀请许志行去北京一叙。许志行总是担心去了会影响******的工作。因而又未去成。直至次年暑假,在******的一再盛情相邀下,许志行才怀揣******的亲笔信,动身去北京。

6月22日,******在中南海住地会见了许志行,两人相见,激励万分。许志行一见到******,喊了一声“毛主席!”就哽咽着说不出话了。“志行兄,我们见面太晚了!太晚了!”******一把抱住了许志行的肩膀。

两人多年后相见,侃侃而谈,心里也说不完的话。许志行感慨万端,眼含热泪。他根本不曾想到一位日理万机的国家主席,还时时挂记着几十年前落难的小兄弟。

两人交谈后,******又将教过许志行书的谢觉哉一起邀来吃饭。******不时地为许志行夹菜,对他格外亲切。并嘱咐他这次来京要多去长城、故宫等名胜景点游览游览。

几天后,因******要外出视察,他通知许志行来办公室,问许志行“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提出来。******提出了要去韶山看看的请求。******笑着说:好,到那里去看看,并代我问候家乡的亲人们。”说着,******拿起毛笔,给韶山乡人民政府写了一信,请他们以朋友的态度接待他(许志行),告诉他一些事情。

许志行离京时,******派人给他送来500元作为路费,并买了一些纪念品。许志行开始执意不收。******转告说这是他的稿费,请许志行一定收下。

许志行到韶山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

许志行于1983年病逝,临终前,他仍深深地怀念已先他而去的亲友——******。

******与一位素昧平生的落难少年萍水相逢,但他并未嫌弃许志行,相反,他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并结为朋友,直至成为国家的主席,他仍惦记着过去的这位小兄弟,邀许志行来京,与这位平民百姓促膝交谈,畅叙友情。******的这种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人民情结”。人民领袖的崇高风范,的确,长留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