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毛泽东教我们学交往
24908000000064

第64章 生在农家 乐于助人

交平民友 水乳相融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教导党的干部要这样认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而他自己与平民百姓为友,为全党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

******出身农家,从小目睹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因此,他自幼就萌生了一种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思想意识,后来便升华为一种崇高的无产阶级的感情。虽然后来******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仍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与人民群众保持了血肉联系,为此,他交了许多平民朋友。

说到******幼年与穷苦农民的交往,凡介绍******早年生活的史书都曾讲到这几件事:

幼年的******在慈母的高风美德的熏陶下,他从小就乐于帮助别人。

******在韶山读私塾时,有段时间,他早出晚归,于是,他把午饭带到学堂里吃。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同学没带午饭,前去询问,才知道这位同学家里穷,不能带饭来吃。******当即将自己的饭菜分了一半给这位贫苦的同学吃。回家后,母亲见******饭量比平时大多了,以为儿子带少了饭。******只得将真情告诉了母亲。母亲不仅未责怪他,反而表示赞许,并嘱咐以后多带一些饭菜到学校,分给那位同学吃。

有一年,正值秋收,韶山冲里的农户们把收获的稻谷摊在晒谷场上。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突起,一场大雨即将降临。农户们赶忙去收自家的谷子。当******正要去抢收晒在晒谷场上的稻谷,忽然他发现邻居毛四阿婆孤身一人在手忙脚乱地抢收谷子。他顾不得自家的谷子,跑去帮助毛四阿婆收拾稻谷。当他赶到自家晒谷场时,因未来得及抢救,致使快要晒干的谷子又被淋湿,并被雨水冲走一些。父亲非常气恼,责备******不先抢收自家的谷子,倒去管别人的闲事。******向父亲连连解释说:四婆家里穷,还要向东家交租,一年到头都吃不饱饭,她晒的谷子损失一点就不得了;我们家种自己的田,谷子都是自己的,被淋湿一点算不得什么大事情。

一年夏天,韶山遇到了旱灾,炎炎烈日,禾苗枯焦,农民们日夜车水灌田,见到那些贫苦的父老乡亲,******总是先跑去帮助他们,尤其是那些缺少劳力的农家车水救苗。

又一年冬天,寒风刺骨,少年******到学堂上学的路上,遇见一个衣服破烂单薄的青年,在风雪中冻得发抖。******走上前去,与这位青年交谈,了解到他家庭贫困的情况后,他连忙脱下自己的一件夹衣送给他。

当时,一家也姓毛的农民,把猪卖给了******的父亲,说好了价并交了定钱,但尚未去赶猪。过了六七天,猪价涨了,父亲叫******把猪赶回来,******去了。到卖主家,卖主唉声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把猪卖早了,要损失好几块钱。并说:有钱的人损失这几块钱不要紧,我家少了这几块钱就是一个大缺空呵。******听了这番话,便主动退掉了这桩买卖。他空手而归,又遭到了父亲的训斥。

******与母亲同情、关心、周济贫苦农民,这使父亲很不高兴。家里常为这些事发生争吵。父亲不同意施舍、周济别人,即使是族人,他也不去关心。******的父亲有个堂弟叫毛菊生,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将七亩田出卖。父亲要买这七亩田,遭到******与母亲的坚决反对。母子俩主张帮助毛菊生一家,年关时节,还悄悄给他家送些白米、腊肉。而父亲却说:“管他兄弟不兄弟,我是用钱买田!”这件事对******影响甚深,以至建国后他还回忆到此事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嫡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了,全无手足之情,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我后来思考这件事,认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杜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冯玉卿等:《******成长的道路》,第12页。)

说到少年******同情、关心劳苦农民的事,这里,还应提到一件事:当时,韶山有个敢于与地主豪绅作对抗的农民,他叫毛承文。他几次带领贫苦农民到地主家“吃大户”、“闹平粜”的斗争。地主豪绅恨死了他,于是,有一次,他们与封建族长勾结起来,给毛承文安了个“破坏族规”的罪名,将他押进毛氏公祠,准备严办,并其沉潭。贫苦的族人们为此愤愤不平。******听到此消息,心中气愤难平。他与贫苦农民一起冲进祠堂,并挺身而出,列举事实,指出毛承文并未破坏族规,真正破坏族规的是罗列罪名迫害毛承文的人。经过说理斗争,最后迫使族长释放了毛承文。

略举数列,不难看出,******从小就对贫苦农民充满了爱心。他为人友善,乐于助人,不畏强势,同情弱者,关心贫苦农民。因此,******到后来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仍然关心普通百姓,并交了不少平民朋友,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这并非偶然。少年******恤民、爱民,为他后来密切与人民群众之联系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