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24999300000032

第32章 青春舞动突击魂 青藏高原建功勋

杨茹

西宁—格尔木750kV输变电工程是国网西进工程的重点工程之一,此项工程建成对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安全可靠运行,满足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发展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750kV/±400kV交直流联网工程具有历史意义。在项目成立之初便组建西格750kV线路项目青年突击队,召开青年突击队员宣誓大会,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目标,动员10名热血青年以突击在前、无私奉献的火热青春,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艰巨政治的任务中展现时代青年风采,践行“不怕困难,英勇突击,确保安全,兑现工期,建设精品”的铮铮誓言,建功勋梦想,展青春风采。

红旗飘飘,谱写青春篇章

“我志愿加入青年突击队,我决心:在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设中,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无悔青春、奉献高原、牢记使命,保证完成突击任务。”铮铮誓言,回荡在雪山之间。10名突击队员面向鲜红的突击队旗帜庄严宣誓。在西宁—格尔木750kV线路工程工地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空中飘扬的红旗——青年突击队队旗,这里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有党员、团员,头戴着印有国家电网标志的安全帽,看着火红的队旗,他们用激情和热血守护着光明,用责任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篇章。

自突击队成立以来,他们以“零违章”保证了“零事故”,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各项生产工作。工程一开工,青年突击队成立了技术质量攻关QC小组,漂亮地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实现了多个技术创新。青年突击队由10名青年组成,他们不仅是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更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集体。在新组员较多的情况下,老员工发扬了“传、帮、带”的传统,一批批新员工快速成长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测量技术及数据的判断,加强了自身的战斗力,使750线路整个队伍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他们时刻发挥党员、团员青年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不畏艰苦,使得西格750工程让人体会到寒风吹不冷生产的热潮,大雨浇不灭劳动的火焰,在这里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青年突击队”,既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项使命,只有奋发努力才能不辱使命。

科技创新,注重实效

没有成型的施工经验,只有不断开拓创新,破解技术难题,才能建好联网工程。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面对新的技术课题、新的材料、新的规范要求,青年突击队成立了技术质量攻关小组,在攻关活动中,青年对技术、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思考,现场经验不断增加,逐渐成长为善于深钻细研的优秀技术人员。

西宁—格尔木750kV输变电工程Ⅲ标段共有LV塔40基,LV塔拉线采用1*37-22.4-1570A钢绞线,拉线耐张线夹采用NLY-300FX防盗式可调型耐张线夹,采用液压方式将耐张线夹与拉线连接。该耐张线夹材质为钢质,外径为54mm,内径为23mm,压接长度为405mm,无论从压接外径还是压接长度,在我公司施工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压接施工难度大,无可借鉴的相关经验,是本次压接工作的难点。为解决该难题,队员们在咨询相关单位后,经过讨论研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施工措施,分别从压接机具的选择,压接人员的培训、压接材料的准备、压接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压接施工环境的保障以及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等几方面入手,科学施工,精细管理,出色地完成了本次压接任务,得到了业主及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也为今后类似压接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标段采用六分裂LGJK-400/45型扩径导线。该型导线首次应用,无施工经验可借鉴。由于扩径导线与普通导线相比,铝线由原来的48根减少为40根,钢芯部分不变,导线外径不变,由原来铝线层的密绕变为疏绕。为保证压后握着力和密实度符合质量检测标准,队员们查阅参数、科学验算、实践操作填充铝股,制定了扩径导线的压接措施,并在现场精心施工,保证了全线压接管的质量,工艺达到了优良级标准,为工程创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50kV西格线LV拉线塔装配式拉线耐张管压接》和《750kV西格线LGJK-400/45型扩径导线压接》以上两项创新,获得宁夏电力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和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三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技术质量攻关活动,青年们学习新技术,研讨疑难课题,不断开拓思路,提出解决方案,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不畏艰苦,迎难而上

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沿线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强辐射和鼠疫疫源等区域,平均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自然环境恶劣。极易诱发各类高原综合病症。能够见证并直接参与建设这条国家电力工程建设史上施工条件最艰苦、施工难度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对于每名电力建设者来说都是一种荣幸,也是巨大的挑战。联网工程由多家送变电公司共同参建。要与多家施工单位同场竞技,这让队员们感到了压力,但也有些许的兴奋,青年员工说:“比干活,宁送从未让人失望过!”毕竟这支由10个青年人组成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正是这样一支“青年突击队”,成为了高原最独特最亮丽的风景。

2、3月份的青海冰天雪地,冷酷至极,我们还有几十级的水坑尚未浇制。标段大号侧I回1516~1560,II回2515~2560这40基基础位于沼泽湿地。吉尔孟乡至刚察县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天峻县的交界布哈河贯穿其间,布哈河是流入青海湖的主要河流之一,地质结构主要是鹅卵石和细砂,在铁塔基础挖下1m后,地下水快速上升,一方面使基坑里充满积水,另一方面造成大面积塌方。设计基础坑深4.5m~6.5m,而水位在原状土以下1m处左右。这需要水坑基础务必在冻土层解冻之前完成,不然等到天气转暖冻土解冻,施工难度会大大增加。天气之恶劣,施工难度之大,工期之紧,即使是有多年施工经验的老师傅们都从未遇到过。为了抢工期防止塌方水坑浇制从挖坑开始到回填,水泵一直不停,每道工序之间一气呵成不允许间断,由于水流很急,模板支撑好后很容易偏移,队员们为了保证基础质量尺寸的优良,从挖坑、支模、浇制,到最后的回填,全过程坚守在工地上,水坑浇制期间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长夜。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衡。凭着年轻人不服输、不怕苦的性格,在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期限前,硬是将几十级的水坑浇制完成,为保证联网工程的整体进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急难险急,冲锋在前

由于西格项目工程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团组织密切关注施工进度,号召突击队员全力以赴,时刻做好突击在前、敢打“硬仗”的准备。施工之初,青年突击队员主动请缨延长工作时间,天蒙蒙亮就去放线。

由于第一次采用LGJK-400/45型扩径导线,项目部对导线的质量十分重视。突击队立下军令状:“一定确保导线质量达到优良级标准”。突击队选派高空经验丰富,身体素质较好的队员负责走线,检查导线及附件安装的工艺质量。120km的三相交流线路,这可是以前工程的二三倍。而且本标段由于受青海湖影响天气极不稳定,看似风平浪静时却瞬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任务之艰巨、工作危险系数之高,史无前例。信念是干出来的,为了荣誉与使命,在鲜红的队旗的感召下,从放线伊始到具备验收条件的3个多月里,队员们不知疲倦完成了三相120km的走线任务,有问题及时消缺,保证所有项目均符合验收规范要求。每个人自己也记不清到底走了多少档线……

无数次面对重重困难,无数次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无数次面对重重挑战,无数次引爆激情、奉献青春。这支优秀的青年突击队,以“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联网精神,将“宁电铁军”敢打硬仗、擅打硬仗的工作作风谱写在青藏高原上。相信这支“团结、忠诚、进步、奉献”的团队一定会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再度谱写精彩的青春乐章!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宁夏电力公司2012年的重点工作,是一场关系全局、任务艰巨又富有挑战的战役,这也就要求广大干部员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入了解“三集五大”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清楚明白如何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发展的需要,深刻分析如何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青年突击队成立以来,在各级组织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从项目施工的实际出发,逐步展现出创新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青年突击队对工程所蕴含的价值是无限的,要充分发掘和利用青年表率的作用,我们要让干部员工能以良好的状态和精神面貌加入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去,借此提高广大员工的大局意识、协作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和企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