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24999300000033

第33章 我为“五大”建功勋

赵金刚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放线队员,操作牵张机就是我的工作。每当回想起从参加入职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到现在能够独立熟练地操作牵张机参与放线工作,成为放线队的一分子,我都觉得万分自豪。两年前,刚毕业懵懂的我对放线工作还十分陌生,是机械化分公司的各位领导和前辈们帮助我,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让我彻底从一个新人成为一名合格的放线队员,同时为送变电“三集五大”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来乍到

2009年9月20日,这是我来到放线队报到的第一天。虽然在之前的公司级安全教育和入职培训期间,对放线队的工作有所了解,但对于刚大学毕业的我来说,这里的一切还是显得比较陌生。在班长的指引下,我来到了存放放线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库区。首先来到了存放机器的库房,一台台机器整齐地停放在库房里,看到这些机械设备,我是那么的惊叹不已。我是机械专业毕业的,对于机器并不陌生,但一想到那一条条高压电缆就是通过它们架设于高大的铁塔之上,很难不让人激动万分。在班长的讲解下,我知道了它们有的叫牵引机,有的叫张力放线机,有的是国产的,有的是意大利进口的,它们通常是一张一牵成对使用的,在牵引机的牵引下,导线牵引绳带动张力机上的电缆,从而将电缆拉向铁塔之上。

熟悉完机器,我又来到了存放工器具的库房。一进库房门,各式型号的放线滑车映入眼帘,它们分类整齐地堆放在库房两侧,看上去是那么的壮观。接着,我们往里走,来到了存放工器具的房间,里面摆满了货架,货架上有序地陈列着各种形状各异的工器具,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在一番讲解之后,我熟悉了它们的用途和用法,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小到各种连接器,大到各式卡线器,型号和种类都十分齐全,足以供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施工工程使用。

这一天,过得是那么的充实,让我这个新手入了门,受益匪浅。

良师指引

在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的学习和考核之后,我便正式开始了我的实习工作。领导给我安排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放线队员——曹军,做我的师父,教我学开放线机械和使用各种工器具等等,帮助我早日掌握放线的职业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放线队员。

由于这段时期工程量多,工期紧张,师父曹军有工作在身,一直在外地参加放线工作,所以我们没能马上师徒相见。见到师父已经是两周之后。师父是一个特别稳重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严谨,对我讲述得十分认真,要求十分严格。他说:“小伙子,你是放线队的未来。你要好好地学习技能,争取早点为放线队增添力量。这里的工作很辛苦,你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不过这里的人都很善良,你有什么问题不光问我,也可以问这些师傅们,大家都会帮助你的。你要尽你所能,学的越多越好,所谓艺多不压身嘛。”师父的这番话让我时刻谨记,也成为了我学习的动力。

战胜风雪

2009年11月,在紧张而又忙碌的放线工作中,我迎来了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寒冬。这时,领导安排我去参加黄河—银川东750kV送电线路放线工作。750kV的线路是现在比较大的工程,每相6根400/35的导线,铁塔高,机器工作力量大,放线难度相对较大。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清晨,来到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机器。因为夜晚气温低,机器又放置在野外,机器的发动比较困难。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必须想到办法解决才行。于是,每天作业完毕后,我们用帐篷将机器掩盖,以保持机体的温度,第二天如果仍然发动不了,就用喷灯给机器的油箱、柴油滤芯等容易结冰的部位加温,在加温时还必须采用活动加热的方法,避免长时间在一处地方加热导致局部过热将机器的管路烧坏。就这样,每天到工地,先用半个小时来进行上述工作,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当机器正常启动后,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舒展的笑容。

机器的温度解决了,可是严寒对我们大家,尤其是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一场雪过后,天气变得愈加寒冷了,但是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我们只能忍着严寒在风雪中继续施工。好几次,我的手都起了冻疮,可是我还是坚持工作,因为我是放线队的一分子,绝对不能拖大家的后腿。每当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雪灾时,那支奔赴抗冰抢险一线的宁夏送变电“铁军”,我要传承大家的优良作风,坚持就是胜利。

一次次的风雪严寒,一场场的按期完工。终于,在2010年1月,放线工作顺利完成,我们抵挡住了严寒,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大家都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归途。

迎战高原

2011年4月,机械化分公司组织人员成立“西格750放线队”,参加西宁—格尔木750kV输电线路工程放线施工。虽然放线工作对于每个放线班的成员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但像这样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放线,还是头一遭。来到西格工地的第一大挑战,便是寒冷。从银川的“春天里”来到了刚察的“风雪中”,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刚下车的那一瞬间,一股寒风席面而来,那种犹如刀割般凉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田。我立刻明白了困难的强大,但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与之斗争的决心,作为一个合格的放线队员绝不能退缩。青海湖那时正好处于解冻过程中,天气异常多变与寒冷,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我们提前安全完工的决心。

一天清晨,当人们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了施工现场。由于昨夜的一场大雪,现在的施工现场已经是冰天雪地了。我们和平常一样地发动着机器,待到仪表和油水温度都正常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放线工作。这时的高原,空气是刺骨的冰冷,时不时还会有一习寒风吹到我们的脸上,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那种艰苦,可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工作的热情也丝毫未减。因为我们深刻地明白时间的宝贵,决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延误工期。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机器旁,配合项目部其他人员共同完成这一天的放线工作。

就这样,导线一根根飞上云霄,冰雪也被我们的意志渐渐消融,最终我们战胜了冰雪。一天的工作任务完成了,每个放线队员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开始放松地闲聊着,这场景在这高原特有的夕阳中显得是那么的温馨。是啊,我们这个小队就像一家人一样,共同面对艰难困苦,共同生活在离家之外的工地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3个月,我们在寒风中磨炼意志,在雨雪中艰苦卓绝,在烈日下历练忍耐,在苦痛中学会坚强。就这样,经过了90多天的紧张施工,终于将西格750kV第三标段的放线工作彻底完成。回过头,看着一条条银龙般架于高塔之上的导线,我们的内心满是欢喜。

工作感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确,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促人学习,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自工作以来,我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线路,从110kV到220kV,从330kV到750kV,无论是单回路还是同塔双回路,无论是新建线路还是线路改造。现在,我已经能够独立地操作很多不同型号的牵张设备,处理一些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要继续传承送变电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踏实工作,认真学习,坚决按照公司规定和《牵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送变电人而继续努力。

岁月悠悠,青春如歌。我们每个放线队员,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奋战在施工一线。尽管时间在改变,作业地点在不断地变迁,然而,不变的是我们放线队员那钢铁般的意志与信念。面对穷山恶水,放线队员如狼如虎,依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中游刃有余,用气吞山河的气概征服着一切艰难险阻;面对困难,我们勇往直前,用娴熟的施工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解决了如丝如麻的难题。铁一般的品质铸就了铁一般的放线队员,铁一般的送变电人铸就了一座座矗立云端的铁塔,架起了一条条传递光明与梦想的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