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距离叫遗忘
25018100000027

第27章 渔父词

做个健康快乐的渔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河面上飞翔的鹭鸟,不时收住翅膀府冲而下,从水中叼起一条小鱼后迅速升高。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那个镜头,想起靠水吃饭的堂叔。一条破旧的小木船,两只置于船侧的划水桨,堂叔摇着船,船头坐着身有残疾的婶娘。婶娘年轻的时候很美,残疾也并不严重,只一条腿微有些跛,对她的生活造不成多大影响。

堂叔向来话语很少,夏天一顶草帽,冬天一身棉袄。没有青笠,也没有绿蓑衣,除了浓浓的鱼腥味,我没能从他们的身上觅到一丝的诗意。故乡的水曾经很肥,故乡的鱼也曾经很多,堂叔和婶娘常年穿行在故乡的水上,他们用捕鱼得来的钱供养我的两个堂妹和一个堂弟。两个堂妹并没有因为堂叔与婶娘的辛苦而取得娇人的成绩,她们双双在中学毕业后选择了放弃。堂弟还在读书,据说成绩一般。我听堂叔和婶娘说过,无论如何也要让他读个大学,我相信这不是问题,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能成为问题,只是他们不知道大学与大学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枕着那条河,最初的堂叔和婶娘格外快乐,他们因为那些鱼儿对生活充满向往,觉得日子将一天比一天更美。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们也要像城里的工人一样拥有失去岗位忧虑,不再有优越感与自负心。看着同行越来越少,被污染的河水让他们慢慢变得焦躁、不安,他们不明白河水为何会被污染。这条河流了多少年,他们不清楚,在他们拥有生命之前这条河就已经存在。他们想不通,一条比城市存在还早的河怎么能被城市污染?

我记得当年在河边的感觉,三五盏半明半暗的马灯,昏昏黄黄地在河面上闪耀,隐隐约约泛在水中的桨影,不时传出一两声“泼啦”的响动。河两岸的人家,早早地闭了门户,聚在岸边的石墩上,聊着家常,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偶尔有闲情逸致者,会请说书的艺人来唱一段大鼓,说半段评书,那群半大的孩子,更是在家长的呼呵声中捉着自己的猫猫。童年的喧哗,比现在更让人留恋。

堂叔的双鬓已经斑白,婶娘也一天比一天衰老。他们驾着木船滑过河面,眼睛里常常是一片迷惘。其实,他们算不上真正的水上人家,他们也有自己的土地、粮田,他们只是舍不得丢掉船,舍不得离开河,常常觉得幸福的生活是从他们踏上河面开始。

我也曾上过河面,坐过堂叔的小船,我不是渔人,但我听过渔人快乐的诉说。

他们像喝醉了酒似地说,要想有鱼儿快乐地唱着歌,首先要有一条健康快乐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