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距离叫遗忘
25018100000005

第5章 琵琶——漂泊的歌手

我相信有些音乐非行走的过程不能完成。就像有些东西,一定要在属于它的特殊情况下才能产生。

比如琵琶,我认识它,就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最初见到琵琶时,我觉得它很滑稽,因为向后弯曲的琴颈与琴身,就像一只对半切开后放大的梨。现在想来,又和金华的火腿是一个模样!为此我曾认为它的音乐有着食品的味道。但是,我没有想到,它的演奏竟全是人生的味道,充满着浓郁的离愁与别绪。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了那个年月、那对从安徽乞讨来的夫妻。那个到处是要饭花子的年月,为了活命,人们不得不从事着那种职业。我们家没有人做过那种职业,作为革命烈士的家属,我们享受着乡亲们照顾的同时,也受着当地武装和民政部门的关心,那让我觉得幸福与骄傲。现在这种感觉已荡然无存了,在这个经济与工商的时代,人们渐渐地淡忘了一些本该记住的事情。我并不想因此指责什么,毕竟时代在前进社会也在发展,而一个处在发展中的时代,有些时候忽略一些东西也是可以谅解的。

女人是个瞎子,弹得一手琵琶。这让我在理解阿炳的经历时,忍不住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为什么一些正常人不能领悟的东西,而有着残疾的人却能领悟?男人是个瘸子,他不会弹琴,手中拿着一个竹筒样的东西,随着女人的音节不时敲打、应和。那时我听不懂音乐,不知他们弹得什么曲子。那时姥姥还在我们家,她是一个好心肠的老人,从父亲牺牲后,她就来到了我们家,直到我们鸟一样飞离家乡。姥姥一边听琴一边抹着泪,我也不知道姥姥为什么流泪,只记得她给他们做了一顿最好的饭,临走又把自己用来买烟卷的钱送了他们。如今谁还敢轻易引陌生的人进家呢?当所有的门都换成冰冷的防盗钢铁时,我们只能和一些情感说再见了。我为什么如今依然要记着那些往事,不肯让他们在记忆里褪色?那是一对有着残疾的夫妻,他们彼此牵挂又相互谦让。每回想起,我都会对现在的社会倍感凄凉。我知道现代人对爱情的追求,演绎的结局却常常与之相反。现代的天空下,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我在心中永远地记下了他们的患难与共。

我永远相信,有些音乐一定要在行走的过程才能完成。我在进中学前看过一幅画,画中的女子身穿唐饰怀抱琵琶。那时我看不懂画,也不懂心情这个词,只觉得她怀抱琵琶,眼含泪水的样子很让人心疼。她在为什么伤心呢?她乘坐着豪华的马车,车前车后簇拥着许多漂亮的女孩,那些女孩的脸上看不到忧伤,她们的样子有些像现在的都市女孩。随车的还有一群样子凶悍的男人,他们的服饰与那些女子不同,像来自另外地方。看着看着,我就在那画前慢慢地长大了,开始知道那个女子叫昭君,知道她是在出塞,知道她在为大唐朝的事业出塞。

昭君是个勇敢和爱国的女人,那时候很多人都这么说,但我始终不明白,她的脸上为何总是缠满忧伤,甚至很长时间,我对那个唐朝充满怨愤,我觉得,用一个女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什么是值得荣耀的。再后来,我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而那首名叫《昭君怨》的曲子,更让我明白了一个女人的最深心事与情感。而一首有了情感的曲子,足以感动所有的心灵。我相信,我明白了昭君的忧伤。在异乡,在塞外风的不停劲吹下,做为永远的漂泊者,昭君眼里含着的正是那颗被思乡的泪水浸透的心呀!举目而望,又有什么东西能经得住泪水的浸泡?因此在我听到有关昭君墓的故事时,我丝毫没有怀疑,我相信昭君墓上的青草永远不会枯萎,更不会消失。

琵琶,漂泊的歌手。当我想起那些穿行在塞外江南的琵琶乐手时,我更坚定地认为,琵琶的一生就像永远流浪的歌手,只有在行走的途中,它的音色才能浸透天涯,让生命中的一切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