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距离叫遗忘
25018100000004

第4章 笛——嘹亮清晨的露珠

我对笛的最初认识,完全是因为做木工的堂兄。堂兄大我两岁,却早早地显出聪明来。就像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我都没赢过他一样。尽管现在我知道他从前使用过手段,还是很佩服他,因为那也是一种谋生的本领。

堂兄对音乐的喜爱与他的天分让我格外羡慕。我不知道堂兄如何会对音乐有那么好的悟性,无论是树的叶子、芦苇的叶子还是泥做的哨子,他总能吹出十分美妙的音乐。我不能,直到现在。我至今仍为像堂兄样有着音乐天赋的人感到悲哀,只是生长在乡间的缘故,他们很少被识千里马的伯乐发现,如果假以时日,他们得到了更好培养,说不定有些人也能在当代乐坛占有一席之地!为此,我得承认环境和机遇对人的影响,如果你没有一个优越的环境,又没有一个被赏识者发现的机会,那么你的一生只能像那些老死乡里的牛马,偶尔被乡亲回想起来时由衷地赞了句,“哦,那个人呀,可惜哩,他曾吹过一手不错的笛子呢!”

那时候,我们全家的每个月生活费仅有21块钱,其中爷爷7块钱。尽管如此,对于生在农村的我们,已经是相当奢侈了。堂兄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那年月手里能拿到钱的人家并不多,常常一年下来,除了几袋并不宽裕的粮食外就是一张张记着工分的纸条子。于是我手中仅有的几分零钱,也成了堂兄觊觎的对象。而我在钱一次次被堂兄想方设法骗去之后,还得在母亲面前为那些钱撒谎,说它们被我买了糖,并且还要从口袋里掏出些别人丢弃的糖纸。母亲一向讨厌音乐,嫌它吵得慌,她宁愿给我钱买糖买连环画也不愿让我买那些东西。也许这是我这么多年都不能把音乐弄得更像音乐的原因吧。母亲现在一天比一天老了,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平静,她不再反对我时我却不愿再做了。人总是这样,在受到约束时总会充满叛逆,一旦失去控制也就没了兴趣。就像你一直认为那个放在高处的坛子里装着某种神秘的事物,当你有天打开时,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

我至今仍不怨堂兄,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得到了想得到的笛子而已,而一个人仅仅为了自己想拥有的事物动了一点儿心机,只要不违法就可以原谅。而且堂兄还用那些钱买来的笛子教我吹过呢,只是我没有学会。我现在依旧不能把笛子吹响,为此我一直不明白,就那么一根竹制东西为什么能吹出那么清脆的音色来。

那时,乡亲说堂兄吹的是《小放牛》,我不懂,只觉得他的笛声很好听很欢畅,也常常招来一大群的孩子。那时我更不懂如何形容笛声,就把它比喻成夏天的早上穿过庄稼地时,沾了一身的露水,清爽而透凉。因为只有那些露水能浸透我们的皮肤。

初中毕业后,伯父因病突然去世。我在这里用突然两个字,是因为伯父在去世之前没有一丁点的征兆,他在早上下田做活时,突然倒在田里的。伯父的去世对堂兄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从此他没有继续读书。笛子几乎在那时成了他唯一倾诉的对象,笛声也不像从前的欢快。人在不得不迅速成熟的日子,所要改变的,最初的可能就是心态。我一直认为,那个时候,只有音乐才能掩饰堂兄内心的忧伤。

再后来,我们都慢慢地长大了,我也离开了故乡。伯母越来越老,为了生活,堂兄做了木匠,不再吹笛子。再回故乡时,已匆匆数年。在堂兄家我看到从前的笛子,那根被弃在堆满木料的墙角的竹子,上面落满灰尘。

现在,堂兄的日子就像一首歌,越来越好,他再也不用为买笛子而向我使用手腕,但我却渴望再次受到他的骗。他丢掉了笛子,我却感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也被他一起丢掉了。我现在仍然把笛声想象成清晨的露珠,我渴望从它的映照里看到我们曾经纯洁的心灵。

笛——嘹亮清晨的露珠,我想到了这最好的比喻,但是生活的太阳让它的生命格外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