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大学生培养成财富
2502400000012

第12章 起航——踏上成功就业与人生发展之路 (2)

让我们温故而知新吧——商品社会的特征是什么?是交换!你的劳动的确表明你曾付出了,你的劳动会有一定价值,它已被凝结在产品中了。但是,你生产出来的这个产品对他人来说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换句话说,你纵然有再好的技术、再好的产品,必须卖出去、换回钱来才行啊!摆在仓库里没人要的东西是一钱不值的!

所以,职场不败的法则——要拥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谁把自己修炼到这个境界,谁就能在与老板的博弈中居于有利地位,不但不会受老板的气,而且一定能挣到高薪。

(2)“人才”的标准定义。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人才,你到底是不是人才?

是不是“人才”,可不是由你自己说了算的,更不是有了大学毕业文凭,档案存放在人才服务中心就理所当然地步入“人才”的行列了。

什么是“人才”?世界上不应该有泛泛而谈的“人才”概念,谈“人才”必须有限制性的条件。

下面关于“人才”的解释应该算严谨而符合实际情况的:

因为能够创造某种价值而被某个特定老板所看中,且在为该老板服务期间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人,才叫“人才”。

在“人才”的定义里,包含着三个条件,它们缺一不可。缺一个你就不能算作是人才。

①“因为能够创造某种价值”,即你具有对于他人(比如老板或客户)而言的使用价值。

②“被某个特定的老板所看中”,正如俗话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A老板眼中的人才,放在B老板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

③“在为该老板服务期内具有无可替代性”。

至于③则更好理解,就是在某个阶段内,老板离不开你,他要想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就非得有你的参与不可。比如:

当年饰演毛泽东,必请古月;如今饰演周恩来,非刘劲莫属;而卢奇更是出演邓小平的不二人选。这三个人在准备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导演眼中就是“人才”,而其他的演员都不是!

5.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答案是:从事销售类的工作。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便是——毕业生们应该以销售类的工作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好从事至少一年以上的销售类工作。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想找工作不必东奔西跑,用人单位早就把工作机会送到你眼前了。

一般来说,销售类的岗位至少会占据用人单位招聘人数的半壁江山,越是想做大买卖的公司、越是成功的公司对销售人员的需求就越强烈。

2008年春节过后,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推广其服务产品,面向全国招聘2000名销售员,并承诺为面试合格的应聘者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带薪专业培训。

阿里巴巴为什么舍得花如此大的本钱来招聘销售员?毫无疑问,精明的马云心里有本账:如果没有客户,再好的产品也只能是摆设;如果挣不到真金白银,上市公司也有被摘牌的可能!

把自己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卖给尽可能多的顾客,这是每个企业老板的梦想!所以,世界上永远都不会缺少给销售人员留着的岗位。一句话说,只要你想干销售,工作有的是!

(2)企业员工中能够获得高薪的只有两种人——高级经理和销售员。

如果你想挣高薪,而一时半会儿又不可能坐到高级经理的位置上,怎么办?——那就做个销售员吧,靠业务提成你依然能够获得超常规的收入。请看下述个案:

1992年我从外交学院毕业时便放弃了并不能当饭吃的“干部”身份,拒绝了某国家事业单位向我敞开的大门而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从最基层的销售工作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

1994年我进入一家房地产销售代理机构,有幸成为全中国首批售楼先生中的一员。除了1000元钱的底薪外,售楼先生和售楼小姐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销售成功后的佣金(俗称提成)。这家代理机构受托销售的项目既有商品房,也有高档的商务写字楼。我至今依然能够回忆起每次看到自己工资条上的奖金额和扣税额时的那种自豪感。我依然记得,曾经有一名成为月度销售冠军的同事拿到了14万元的佣金——那个月一家公司从他手中买走了半层写字楼。

(3)在企业危机中唯一不会被裁掉的是销售员。

有谁不想找一个前途光明的企业,跟随企业的成长而使自己不断步步高升呢?然而你可知道,企业中的常青树并不是出自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白领”,而恰恰是看上去整日忙忙碌碌的销售人员。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看来成功的企业无非是残酷商业竞争后九死一生的幸存者。而当企业一旦遇到危机决定裁员时,最有可能被扫地出门的便是这样两种人:一是因为企业减产而不再需要的生产线上的工人;二是那些非创收型的中层行政人员,即“白领”阶层。

企业越是遇到危机,它反而越会对优秀的销售人员视若珍宝,待如上宾!因为老板最清楚,企业的生命完全掌握在顾客的手中。世界上任何一次倒闭事件的发生,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顾客太少。

什么才是最让老板们天天头痛、寝食难安的事?不是诸如执行力不够、员工跳槽之类的管理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如何做市场、如何卖产品的问题!这才是企业的命门呢!

企业的命门恰恰就是你的生路和财路之所在。保险系数最高的工作便是从事销售类的工作。

(4)想在职业生涯中得到锻炼并获得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发展机会,必须先投身于销售工作。

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吧!看看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看看从事非创收型工作与创收型工作究竟会有怎样的天壤之别!

从杂役到“女皇”

吴士宏,动乱年代中出生的一个普通北京女孩。初中毕业后她便辍学、待业。后来,不到16岁的她好不容易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进入北京一家街道医院做起了童工。最开始的工作就是洗针管、刷厕所、搞卫生,后来她学会了配药、打针,成为一名护士。本来算是苦尽甘来、风平浪静了,没想到接下来一场大病差一点要了她的命。

1983年,在病床上躺了四年后,那场最终也没被确诊的怪病竟然奇迹般痊愈了。这时的吴士宏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变了——没有文凭的人已是寸步难行。于是她用两年时间自学英语并通过了自学高考英语专科考试。

1985年7月,吴士宏经过面试后进入IBM公司工作,职位是办事员,从事行政勤务的工作。所谓办事员说白了就是杂役,无非是替办公室里的正式职员收发传真、复印资料、去银行取钱、采买文具和办公用品等。这种任人摆布、枯燥乏味、缺乏激情、不需要任何创造力,甚至被人误解和歧视的工作把吴士宏憋得像一只被压紧的弹簧。

转机发生在吴士宏进入IBM一年后。由于吴士宏主动申请,她通过了IBM的内部考试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培训。1987年5月,吴士宏正式进入销售部门工作,从最基层的电脑销售员做起,一干便是5年。由于她勤奋肯干,为IBM的中国市场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修炼和打拼12年后,吴士宏终于升任IBM华南分公司的总经理。

1998年,吴士宏加入了比尔·盖茨创办的微软公司,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是微软公司任命的第一个本土高级经理人,吴士宏成为众人瞩目的IT界“打工女皇”。

(5)缺乏从事销售类工作的经验,你日后的创业之路将异常艰辛。

①销售类的工作最能锻炼人。

无论是站柜台销售产品,还是从事电话销售与陌生拜访,销售类的工作最能锻炼人。你的口才得到锻炼,胆怯的心理被克服,坚忍不拔的意志得到磨炼,人际关系也从无到有地被建立起来——这些都是你今后飞黄腾达的基础。

②商业机会不可能凭空掉到你的面前。

从事销售工作的最大好处是,与形形色色客户打交道的那种体验能够最直接、最快速、最深刻、最全面地让你理解商业社会的本质,并最终触发你的商业灵感,使你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

“天上不会掉馅饼,双脚踏出千万金!”这是笔者每次给创业者讲课时都要提到的一句话,敏锐的商业嗅觉只会来自于你穿梭于一线市场之后的顿悟。

如果你还以当初象牙塔中那个衣食无忧、只管诵读圣贤之书的高学历者而自居,我敢保证,即使金山银山摆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

推销员出身的创业榜样——冯军

如今MP3在大学生中的占有率接近百分之百,提到MP3很多人一定都知道“爱国者”(aigo)这个品牌,它的缔造者就是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公司的总裁冯军。

1992年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冯军没有去分配的单位北京建筑公司上班,而是一头扎进了北京的中关村。起初,冯军每天扛着机箱、键盘一个个柜台挨着送货,因为他有一句“加5块就卖”的口头禅,因此很快便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冯五块”。

凭借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和薄利多销的商业策略,冯军代理的产品往往能做到市场上的前几名,于是越来越多的知名厂家找到他寻求合作。

和市场打了多年打交道后冯军敏锐地发现,音频产品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IT消费领域的主导产品。于是他收缩战线,集中精力主攻MP3市场,并且在其他人沉醉于代理国外品牌产品之际,毅然投资创建了“爱国者”这个本土品牌。

中关村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电子公司,凭什么在它们中间生存并获得发展呢?答案是,靠创业者独特的经营理念。冯军自创了一个“六赢理论”,即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让社会、消费者、代理商、供货商、员工和公司共赢,他认为缺乏任何一方都会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断裂。

如今冯军的华旗公司拥有近2000名员工,“爱国者”MP3、机箱等产品不但做到了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而且还在新加坡注册了分公司,迈出了国际化的脚步。当年很多笑“冯五块”傻的小老板都成了他的代理商,每天为他打工,帮他赚钱。

像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金利来”的创始人曾宪梓以及“吉列”刀架的发明人吉列等无数大名鼎鼎的商界名流,他们创造的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商业奇迹无一不是从不起眼的推销工作开始的!

(6)什么是真正的好工作?

严格地讲,所谓的“就业难”是不存在的!问题出在所有的人都在找寻他们心目中的“好工作”,而那个“好工作”的标准又是那么惊人的一致。所以不是工作难找,而是“好工作”难找。

这个工作你不想干,那个岗位你瞧不上,到底什么才算是“好工作”呢?

·难道像销售这样能锻炼人的工作不算是好工作?

·难道像销售这样能通过为企业创收而让你自己获得高薪的工作不算是好工作?

·难道像销售这样有助于你早日发现商机的工作不算是好工作?

什么是你理解中的“好工作”呢?你写下三五条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比如符合自己的兴趣,高工资,工作轻松,不太累,工作地点交通方便或离家近等等。写完之后你问问自己:老板必须给你提供“好工作”的理由是什么?

总结:

之所以会有就业岗位被提供出来,是因为用人单位有需求,而什么样的岗位是用人单位最强烈的需求?当然是销售类的岗位。因此说,世界上永远不缺留给销售人员的工作机会。想成功就业,尤其是想找到高薪的职位,就必须从事创收型的工作,并努力做到无可替代的程度。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就业法则!

成功者之所以成为榜样,是因为大家都想成功。而我们到底应该向成功者学习什么呢?是他们获得成功的路径和模式。路径指的就是方向,而模式是指在选择正确方向后的坚持。

其实招聘者根本不想看你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也没工夫倾听你娓娓道来的所谓社会实践经验。知不知道老板们最想听到的一句话是什么?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一句狂话:“你不用管我学的是什么专业,我来你这里能帮你多赚钱!”只要此言一出,老板们无不立刻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