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破解企业市场营销风险
25232600000037

第37章 产品沟通风险:偏爱广告轰炸保销组合单一(1)

时间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阶段,所有的行业都可以用群雄逐鹿来形容,为了分得一杯羹,企业使尽浑身解数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在产品宣传中,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与营销的手段,已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与应用。广告宣传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有许多企业因过分注重广告的宣传而使企业衰落。

开篇案例:

巨人走入广告误区,最终导致经营失败

广告,曾是巨人成功的法宝,史玉柱说,广告是企业发展的快车道。巨人是一个善于开快车的企业,进行速度型的积累财富。史玉柱一踩上产品的油门,即刻驶上调整公路的超车道,不过快车道上也容易出大祸,把握不好的话,极易跌跟头。这一点没有谁比史玉柱体会更深。

遥想当年的巨人广告,一双矫健的赤足大脚,踏过埃及金字塔,金字塔微微颤动;踏过美国总统山,总统山尘土飞扬;踏过巴黎艾菲尔铁塔,艾菲尔铁塔回音震荡;踏过喜马拉雅山,山峦破云见日;踏过……远方的地平线上,“巨人”耸然而立,光耀夺目。

这是史玉柱为企业设计的电视形象广告脚本,风卷残云,气魄威然。

巨人香港公司的汤敏小姐授命选秀,寻找“脚”的模特。她从香港专程带回十几对“脚”回来,据她介绍,其中还有一对是香港先生的“脚”。工作人员拿着十几张照片评头论“足”,不禁哀叹为什么所有人的脚上都缺乏发达的肌肉。史玉柱总是让人意想不到。令人惋惜的是,由于飞机大炮的广告出了麻烦,这则恣肆飞扬的创意,搁浅在饱含理想的策划方案中,显得已是微不足道。

史玉柱倡导的巨人广告一直特别强调视觉冲击力和画面的震撼力,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代表巨人的形象。史玉柱作为企业家,确实有着性格上的误会。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没有匪夷所思,就没有非常作为。史玉柱的广告卓尔不群,尽显力牵万钧之势,性格的不羁之态,与企业家的理智感情疏远着,就像一匹离群的野马,用奔跑、孤独和骄傲,为人注目。

1991年6月,《计算机世界》一则整版广告,充斥平面的只有两个硕大的“巨人”,如同震撼性的形象宣言,在一些广告专业刊物上作为赏析引用,堪称经典。

这一广告是史玉柱的“佳作”,每逢谈起这则广告策划过程、史玉柱总是津津乐道:这是聚焦的结果。最初的文案是“巨人M—6402,历史性的突破”,史玉柱认为这样的文案太没有新意,读来如同嚼蜡,因为之前曾有过“M—6401,历史性的突破“的广告,这是巨人第一次广告,准确地说,还没有巨人时就有了广告,那时巨人还没有注册。于是,删字精简,形成“巨人M—6402~的纯粹产品广告,但仍觉意犹未尽,最终聚焦成“巨人”二字,所有的气势顿时呐喊而出,魂魄脱现,形象跃目。事隔多年,史玉柱对此经历仍念念不忘,他将聚焦引伸为一种战略方针,要求员工无论质量、宣传还是营销,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1993年5、6月份,为了给M—6403汉卡、手写电脑等产品鸣锣开道,史玉柱又在《计算机世界》上刊登了主题为“谁最火爆”的系列广告。平面的形象是一只只犀牛、斑马、大象,同样是力量的代言形象,以象征巨人产品更有实力,更加亲切,区别另类计算机广告的人形化与机器化的重复表达,独树一帜,更能从动物身上感受自然与亲切,也更能够增加读者的识别性。以后,类似动物的形象代言及“火爆”词语,在业界广告中反复使用。

1993年7月起,巨人大厦彩版广告在《珠海特区报》、《深圳特区报》隆重亮相,这是巨人首次系列彩版广告,整版铺设,方案激扬,色调对比分明,在工艺上确实有聚焦力度。这则广告在期刊广告评比中获奖。

1994年10月,在“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的功能广告的扶持下,巨人脑黄金闪亮登场,巨人脑黄金的功能消费对象是健脑益智,如何将此观念一目了然地让读者记忆并为之启发,“聪明”二字绝佳表现了产品功能、重要性的双重解释。并且,广告语毫无疑问地衍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语,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感,这是巨人注视度最广的一句广告语。

接二连三的成功的广告策划使得巨人滋生了好大喜功的思想。

1995年5月18日,以“巨人健康大行动”为主题广告语的“********”系列广告创记录地全面问世,真正应了“喜极而悲、物极必反”的哲语,巨人所有的广告气势堪称于此登上顶峰,前后尚无谁能出其右,巨人所有的痛苦与折磨亦因此而来。

巨人健康大行动广告开创了巨大的造势效应:5月18日同一天,同一主题,统一报纸整版,在全国38个城市同时惊雷逐旱。广告是什么?巨人开始陷入广而告之的误区,一步一步迷失,欲罢不能。

1996年初,“请人民作证”的广告在全国各地分批刊登,史玉柱将巨不肥做起死回生的最后赌注了,围绕“100%有效”,“第二天见效”等极端承诺,这时候,史玉柱的行为已经蒙上了一种投机色彩,本指望以此给市场增加催化剂,幻想市场。结果,善始无善终,巨不肥市场几乎速起速落。

风险分析:

模糊的广告定位

在每天遭到密集广告的轰炸中,70%的广告都在对产品差异化的优质功能喋喋不休地宣传,广告诉求和消费者严重脱节,分不清是以产品为中心还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有的产品花了大量的广告费,但消费者始终不知道该产品是做什么用的。广告传播总是围着企业和产品转,对产品属性传播无限放大,而对消费者的沟通和消费者想获知的信息传递却少之又少。或者是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广告开支,降低广告成本,在有限的篇幅(或时间)里,把能说上的(功效、针对人群等)全都罗列上,舍不得丢弃一些卖点。消费者在观看(阅读)广告时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复杂的广告诉求,难有好的成效。广告中的主观意识占了很大一部分,创意人员往往认为他的创意是最好的。但广告简单地说应是“找对人,说对话”,如果“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消费者想听的你没说,而你所讲的,是消费者不要听的,或是听不懂的,广告就这样被无情地淹没了,怎么可能会有理想的效果呢?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动态环境中,市场营销要素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已经融合为要怎样满足顾客的需求,方便顾客的购买,与顾客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等新的取向。广告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传播产品属性,而是要实现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成为与顾客进行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与桥梁,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必要而适当的共鸣。如“雕牌”广告给人的印象很深。一个小女孩,很懂事,妈妈下岗了,她偷偷帮妈妈做家务。整个广告的表现以情感诉求为核心,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升华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概念,深深打动普通消费者的心弦。这和它的产品定位——普通消费者相吻合。万宝路是强悍阳刚的牛仔,健牌激起人们对休闲天地的向往,“555”成为高科技的象征,MORE代表优雅的女性,马爹利代表了上流社会尊贵的生活品位,可口可乐就是这样酷——这些都是广告诉求的成功。

广告场面过于隆重

君子善假于物。史玉柱对广告有着深厚的情结,史玉柱非常崇拜广告,到了不加以怀疑地步,这就不可避免地走入广告的误区,连连碰壁,最终导致经营的失败。可以对比电脑广告和保健广告,同样诉求市场,前者朝气蓬勃,不争而善胜;后者霸气凛凛,有喧宾夺主之感,广州《华商时报》对此评价比较尖锐而客观:总的感觉是够威不够力,用坦克,轰炸机形象的广告无疑犯了广告的大忌,错就错在喻体选择不当。如此,使人产生对战争及****的恐惧与厌恶,累及产品,不能不说是广告策略上的失败。

广告无形中在引导社会追求什么,躲避什么,通过广告了解别人的心态,别人的生活水平,这些信息在社会的安定进步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广告中大量用富裕国家的享受镜头,反复出现高楼大厦,宽敞居室,高级用品,豪华汽车,或者大群大群的安塞腰鼓队、紫禁城文武百官、工人、学生、老外潮水般拥来,闹腾一阵就是金光闪闪,然后众星拱月地烘托出品牌,产品本身的诉求点被弱化了,物质享受至上的价值观却得到强化。消费者看广告不是看画面好看或者模特漂亮,消费者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并且希望能够从产品中找到一点情感上的慰藉,直至对品牌产生依赖和忠诚。广告上的物质环境,在我国不到1%的人才可能拥有,但给人们建立的印象却是大家都在这样过活,这种宣传出现得太多,它们的艺术效果又极大地加强了印象的建立。比较一下发达国家的广告,他们宣传的对象大多数是中产阶级,除了少数专用高档商品,广告的内容是相当大众化的。我国广告中的自我推销情结挥之不去,轻创意不懂制作是一种悲哀。

广告的受众是消费者,但有多少广告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传递信息的?有多少广告能直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冲动?有多少广告的定位是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中产生出来的?

效仿跟风现象严重

巨人脑黄金的广告词因效仿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语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其实,在现实生活的广告宣传中,雷同、跟风的现象可谓是比比皆是。如广告表现手法单一,过多依赖于文字技巧的玩弄,雷同的创意造成了广告跟风现象,极大地破坏了品牌的独特性与识别性。类似的抄袭在每一个有创意的广告播出后都会发生。如“人头马一开,喜事自然来”被茅台的一个买断品牌改成了“红河酒一开,健康自然来”;“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赊店老酒,天长地久”、“不管坐不坐奔驰,都要喝秦池”等文字表现形式雷同。经常是画面五彩缤纷,画面上的内容多得让你看不过来,还有一两个人在热闹的场面中喋喋不休。当你被弄得眼花缭乱的时候,闪出几个字“某某公司”。根本不考虑产品的目标群体,不考虑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不考虑消费者的知识层次,使广告毫无美感可言,几成公害。

广告中的承诺不能兑现

许多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过分宣传产品的功能,或夸大其辞来欺骗消费者。像史玉柱在巨不肥广告中所作的承诺“100%有效”,“第二天见效”就犯了此类毛病。

在保健品专店或专柜转一圈,你会误认为自己进了药店,每一种保健品都在拼命地宣扬自己补肾、美容、降血压、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几乎是包治百病。翻开报纸,房地产广告尤其是期房广告,可以将一块荒地吹嘘成一座花园,本来离市中心几十里,却说成是五分钟路程,本来是要到年底才能交房,却说成三月份胜利竣工。广告不能取代产品。有些企业过于依赖于广告,竟淡化了产品质量和服务,对与产品脱节的假、大、空广告,消费者的反感与日俱增,结果使企业又败于广告。做广告要保证产品品质和消费期望能够保持一致,甚至高过或大大超出消费者的期望,给消费者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承诺越重,消费者的期待越高;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当你的承诺没有兑现,或消费者认为你的承诺没有达到他期望的要求时,消费者对品牌将失去信任,也许从此再也不买你的产品。

有一年,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在菲律宾大打促销战,“今天,你就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的广告一连几星期充斥在菲律宾的报刊、电台、电视等传播媒介上。极富诱惑力的广告迷住了众多存有侥幸心的菲律宾人。安杰洛太太就是其中一个。她失业在家,丈夫是个三轮车车夫,每天收入约四美元。他们和五个孩子住在贫民窟的铁皮屋顶棚户内,发财的美梦促使他们每顿饭都喝百事可乐。

5月25日,晚间新闻节目宣布:持有印着“349”号码瓶盖的人,将获得100万比索的巨奖。安杰洛太太急忙把一堆瓶盖倒在桌上翻找,突然,她尖声叫了起来:“我们发财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使安杰洛太太充满了幻想:我要让孩子们都上大学!要让丈夫买一辆神气的载客吉普车!我们还要买一所像样的房子!噢,感谢上帝!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谁也不曾料到,安杰洛太太的美梦却成了百事可乐公司的恶梦。由于出了差错,中奖号码报错了。本来中奖的应该是一个,而印有“349”号码的瓶盖却有80万之多。“349”似乎有一种魔力,平常政府办不到的事情它却办到了,那就是团结。一时间,菲律宾人无论是共产党游击队还是军方将领,无论是衣着光鲜的主妇还是赤脚的乡下人,全都拧成一股绳手拿号码“349”的瓶盖蜂拥前去领奖,但百事可乐拒绝给钱。

百事可乐公司的食言,惹恼众多的获奖者。据统计,至少有32辆百事可乐运货车被人投掷******和土制炸弹;有22000人提出689项民事诉讼,向公司索取赔偿;另有5200人提出刑事诉讼,诬告百事可乐公司诈骗。面对骚乱的发生,他们紧急开会,仓促做出决定:给每位持瓶者发奖金500比索。

他们以为此事只涉及几千人,谁知一下子来了486170人。他们本来计划以100万美元能了结此事也算不幸之中之大幸,然而要求索赔的示威活动仍在进行。

百事公司促销不成反蚀把米,这下可赔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