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浩劫风暴卷(1969-1976)
25237500000038

第38章 毛泽东别了人间(3)

9月2日,******病情恶化,政治局委员开始在他身边轮流值班看护。这天,******醒来,他深情地望着******、******、******、汪东兴等四个担任常务看护的政治局委员,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地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语叫盖棺论定,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论定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9月5日,******病情笃重,处于病危状态,叶剑英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非常着急,准备安排后事。晚间9点半,中央紧急通知9月3日乘专列外出的江青火速从大寨回京。

9月7日,江青回到******身边。******宽敞的房间里,笼罩着一种可怕的不祥气氛。医护人员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政治局委员来去匆匆,几乎所有的人都提着一颗心,泪流满面,浸在悲痛之中。

9月8日,******已进入弥留状态。他额面青紫,血压上升。医护人员又立即进行了抢救。

读书成癖的******,在这种不断陷入昏迷的状态下,还在要书看。当时,政治局常委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守护在他身边。他讲要一本书,但由于语言含糊、声音微弱,连最能听懂他的话的秘书。也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他自己也急了,示意给他拿过纸和笔,在纸上写了个“三”字,颤抖地递给秘书,然后又用手敲敲床。还是秘书猜出了******的意思,他是要日本首相“三木”的书。当时正是三木准备下台时,当秘书找来有关三木的书拿给******看时,******点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他的手是无法托住那本很轻很轻的书了,只好让护士孟锦云为他托住,******看了几分钟,就昏迷过去了。这是******读的最后一本书,这本书他没有读完。

医生发出了最后的病情通报。

******的生命烛光已燃到最后,在灰暗的阴影中颤抖。连日来,政治局委员们守候在******的卧室,此刻,他们排着队走到病榻前,一个一个看望老人家,准备最后诀别。

******从他前面走过了,******从他前面走过了,******从他前面走过了,******……吴桂贤、倪志福、许世友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局委员们都从他面前过去了。******只是似看非看地望着他们一个个的身影,他是那样无动于衷,无情可动,是他未从病态中缓解过来,还是不想去思考这眼前的事情,人们不得而知。

叶剑英走过来,他默默地深情地望着这位自己跟随多年的领袖,想不到昔日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变得如此消瘦,昔日那满面红光的容颜,变得如此憔悴。那蜡黄发灰的脸上,流露出难受的表情,黯淡失神的眼睛淌着伤感的泪水,半张开的嘴角抽搐着,似乎要作出最后指示……叶剑英多么想多看他一眼,但又不忍多看。一股股热泪夺眶而出,一阵阵悲痛涌上心头。

这时,意识仍然清醒的******双目微睁,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叶剑英,眼睛突然睁大,并抬起了那只显得沉重的胳膊。他的手颤颤地摆动了几下,他的嘴微微地动了一下,细微的难以让人发现。

细心的张玉凤看出了******的意思,她毕竟太熟悉******的一切了。她跑到休息室找到叶剑英说:“叶帅,我看主席是想和您说话,您去问问看。”

叶剑英霍地站起来立刻转身回到病榻前,这次,他离******很近很近,叶剑英俯下身来,低下头看着******说:“主席,我来了,您还有什么吩咐?”他凝神贯注,准备聆听最后的遗教。******的眼睛突然显得明亮起来,他那本是黯淡无光的眼睛,很久没有这样的光芒了。他的嘴唇在张翕着,呼吸急促,想要说什么,只是说不出来。叶剑英紧紧握着******逐渐变冷的右手,又急又悲,淌着热泪,不停地向他点头,并断断续续地说:“主席,您多保重啊!……您会好起来的!……”他在床边伫立良久,觉得******的右手在用力握自己的手,还想用力抽出左手来。那平静的面孔,因为用力涨得发紫,那宽阔的额头下面紧锁着双眉,吃力地转动着双眼。那眼神虽然已经失去往日的光彩,但依然发出异样的光芒。看到******如此激动,叶剑英不好再待下去了,他依依不舍地移动着沉重的脚步,蹒跚离开病房。回到休息室,大家围过来,探询病情。叶剑英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主席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头脑还在思考。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呢?要说什么呢?还有什么嘱托?……他的心情十分沉痛,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此时,叶剑英能拉拉******的手,但无论如何也拉不住******的生命了!自然规律无法抗拒,无论你是个多么伟大的人。人生,就是一个自然的生理循环的过程。

叶剑英离开病房不久,******的意识完全失去了自我控制。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在北京逝世。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我们不能像赫鲁晓夫那样对待******”

巨星陨落,江河呜咽,大地哀号,整个中国在哀乐中震颤。******这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正如叶剑英所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毛主席领导我们党进行了二十二年革命战争,二十七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主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在军事理论、文艺理论等方面,都总结了很多很宝贵的经验,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很大的贡献。”

4年后,1980年8月21日、23日、******在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对******有这样一些精辟的评价。

“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毛主席的错误和****、‘******’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但是很不幸,他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你知道,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把毛主席各方面的思想概括为******思想,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当然******思想不是******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同志的思想。但是,由于胜利,他不够谨慎了,在他晚年有些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思想逐渐露头,主要是一些‘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违背了他原来的思想,违背了他原来十分好的正确主张,包括他的工作作风。这时,他接触实际少了。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这不仅是******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家长制或家长作风发展起来了,颂扬个人的东西多了,整个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以致最后导致了‘**********’。‘**********’是错误的。”

“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思想。******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思想。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建立毛主席纪念堂

历史事实正是这样。

******逝世后,从9月11日到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7天隆重的吊唁仪式。****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党政军机关和北京市等各方面负责人、工农兵以及其他方面的群众代表三十多万人参加了吊唁,瞻仰遗容。全国各地和中国驻外使馆及其他驻外机构,一律下半旗志哀。9月18日北京时间下午3点,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转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追悼大会的实况,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各机关、部队、厂矿、企业、商店、人民公社、学校、街道等一切基层单位,都组织了收听、收看,进行追悼,除不能中断工作的以外,均就地肃立,静默致哀三分钟。全国50多个少数民族用最隆重的民族仪式,无限深情地悼念各族人民的领袖******。

追悼大会结束时,天安门广场响起了气势磅礴的《东方红》乐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我们的大救星……”在******离开了他热爱的人民的时候,这高昂激荡的颂歌,仍激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李敏以家里的客厅为灵堂,将爸爸的遗像挂在灵堂上方,下面摆几盆鲜花,两旁是他全家洒泪写下的挽联,寄托着对亲人的无限哀思。

为了让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能够亲眼瞻仰******的遗容,缅怀******的丰功伟绩,重温******的教导,激励他们的革命斗志,****中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不是******本人的意愿。他本人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愿退休后到故乡韶山滴水洞度过自己的最后时光,身后葬在滴水洞,与他尊敬的曾祖母、祖父、父母共眠于故园山川。可是,建立纪念堂,保存******遗体,这是当时八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纪念堂于1976年11月24日奠基。位于北京两条中轴线的交叉点上,北京城的中央,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占地5.74公顷。到1977年5月24日,******纪念堂提前竣工。

******纪念堂的建成,凝聚着八亿人民的心血,凝聚着全国人民对伟大领袖和导师的无限的爱,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各族人民,都把能为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贡献力量引为无上光荣。从纪念堂竣工到今天,17年来,堂前广场上天天排着长长的等待走进瞻仰大厅的队伍。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着******这位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时代的历史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