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一品女皇商
2526000000077

第77章 诗词赋歌(1)

参赛者都只是将事先已经作好的诗词默写一遍而已,速度很快,只要没有人当众证明该诗词是不是参赛者所作,便会视为参赛者本人的作品。毕竟真假是无法确切区分的,毕竟不是真正的科考,授予的称号也只是一个名誉而已,也没必要追究到底。

一首首难得一见的好诗好词好赋新鲜出炉:江柏璇的《赞莲》: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畔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凌子玉的《画莲》: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研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顿时,好评如潮,受到赞扬的一众少女们,掩不住激动的心情,方才被霓裳盖过一头的压抑和失落不翼而飞,各自帐篷前,也是人潮如涌。

美中不足的是,霓裳迟迟未曾露面。

霓裳刻意等到最后才出场,以免影响到对别人的诗词赋的评判。然而,霓裳的诗作一经张挂,便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大家都期待着再一篇佳作的出现。

第一篇,《莲赞》。

首句:“毕竟桑泊七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当即有人置疑,这更象是突然看到美景脱口而出的感慨,太过质朴无华,没有丝毫可圈可点之处,这也能叫诗?

撇过再看下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比壮阔的天地间,铺天盖地,无边无际的,“碧”的荷叶,“红”的荷花,扑面而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有着极其丰富的层次感,精彩艳绝。

再回头看首句,这才发现,这是一种极其独特的手法,看似突兀,实则大气,虽然只是作者自己的直观感受,却让读者从作者的感叹中,切实感受到桑泊的美景,因而迫切地期待着亲眼一见。这样先写感受再写实景的与众不同的手法,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独特效果,让读者更深刻地体悟桑泊“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明白晓畅的平淡笔墨,却展现了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地。

霓裳读诗的音量有限,有好事者接力传递向远处,一时间,整个樱洲及其附近水面,只闻琅琅读诗声。诗不比词,字数和格式极受限制,既要写景,又要写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间,是一种极其精练的语言艺术,字里行间,不如词通俗易懂,因而导致了真正读懂诗之不易。

良久,品味出此诗独特魅力的人,开始相互点评此诗,交流心得,倒叫那些依旧置疑的人,不敢宣之于口,以免贻笑大方。反复吟唱此诗,越来越多的人,渐次品出诗中韵味,赞赏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最后,《莲赞》技压群雌,勇夺第一,《画莲》和《赞莲》分列二三。

结果一出来,方才还沾沾自喜的江柏璇,愤怒地睁大了眼睛,瞪视着官船上的大哥,心里不住地埋怨大哥不帮自己。明明自己的诗也写得很好,与霓裳的诗难分高低,可是霓裳沾了《爱莲说》的光,让人高看一眼。可是如果大哥稍稍顾念自家小妹一下,不就是自己得第一了吗!

相比之下,凌子玉倒是落落大方地接受了评判结果。

词不必再说,当然是霓裳第一。

再来看霓裳的第二篇,《莲赋》:碧裙展寒水,不摇击金碎。将逝颜未老,临风唱采薇。玉展湿红露,金缕系镜湖。倦倚芙蓉卧,拈云淡如初。

丁香莲对赋知之甚少,前世提的从来都是唐诗宋词,显见得赋因为某种原因,并没有传承下来,没法拣现成的。可是若要不战而败,又有些不甘心,于是,丁香莲和霓裳绞尽脑汁,借鉴流传千年之久的曹植的《芙蓉赋》,一起炮制出这首《莲赋》。

果然,两个人功力不够啊,这首赋,字词美则美矣,意境却远远不够,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差强人意,着实让期待不已的人大失所望。好在其他人的赋也不甚出彩,毕竟是做了几十年的题目,要想独避蹊径,超凡脱俗,殊为不易。

因为词写得相当好,就指望每轮比赛都拿第一,不太现实,即使是月氏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才子江柏翎,也做不到。

最终,霓裳拿下了赋的第五名。

才艺大比拼,只剩下最后一项,歌。

现在来看看总排名。

排名采用计分制,二十三名参赛者,每轮比赛,相邻的名次相差一分,换句话说,就是最后一名一分,第一名二十三分。累计下来,就是参赛者的总得分。

现在,七轮比赛结束,霓裳遥遥领先,总分稳居第一,比第二名凌子玉高出了八分,比第三名江柏璇高出九分,也就是说,除非歌这一轮较量,霓裳落后凌子玉八名,落后江柏璇九名,才会痛失第一。

可是,八名的差距,可能被超越吗?霓裳一定会是第一,这是相当多人的想法,因为飘的歌太出名了,尽管那大都是莺歌主唱的。可是,正如霓裳因为倍受赞誉的词而得到书赛第一名一样,很有可能因为一首极其好听的歌,只要霓裳演绎基本到位,也有希望获得歌赛第一名。

现在可以说霓裳已经是才艺大比拼的“女状元”了,这个结果虽然相当出乎大家的意料,可是,一轮轮比赛的实况,大家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没有任何争议。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甚至出身便低人一等的烟花女子,凭借出色的才艺,硬是在这才女汇聚的女儿节里,拔得头筹,这是何等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