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站长迅速把上述讨论写成精炼的一段话,然后发出去了。
对方在两小时后答话:“我们已经照办。我们与你们终于有统一的的温度标准,我们认为用绝对温度更佳。”
梁站长回话:“我们同意。”
梁站长进一步发出信息:“现在要统一气压。由于已经统一了厘米的概念,76厘米就是一个大气压,也算统一了。而质量单位是一个大气压下、277绝对温度时,一立方厘米的水为一克。可以吗?”
地下人:“我们同意。”
宇宙生物学家李教授:“罗司只先生,你们那里通常是多少大气压?”
地下人:“78个大气压。”
李教授:“温度呢?”
地下人:“绝对温度357度。”也就是摄氏84度。
王教授问王教授:“可是不到小李的Y染色体部分碳骨架被硅原子取代的条件啊!难道我们错了?”
李教授:“不过小李与地下人要寻找的后裔一致啊。”
王教授:“看来我们得改变静止、的片面看法。也许他们的祖先曾经在很高压的环境中生活过,遗传有保守性。”
李教授:“就像地球表面的生命,当初的33亿年主要是还原性空气,后来5亿年才转变成氧化性空气。”
我说道:“梁站长,问他们在一个大气压下、绝对温度293度(即摄氏20度)的环境会有什么情况?请他们做个动物实验。”
在梁站长发出去半小时后信息回来了:“动物爆炸了,立即死亡。”
我问:“那么在78个大气压下、绝对温度293度(即摄氏20度)你们能有什么感觉呢?”
地下人回答:“我们这里恒温,所以没有在78个大气压下、绝对温度293度(即摄氏20度)下的体验。”45分钟后他们又说:“我们到78个大气压下、绝对温度345度(即摄氏72度)就难以忍受。”
我心里想,长期的恒温环境把他们变得何等脆弱。不过既然我们的入地服装能抵抗100个大气压和摄氏200度的温度,我们就一定能在那里和他们相会。问题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入地呢?
我们在中微子站的会议结束后,各国中微子站通力合作,共同来与地下人联系。世界各主要国家分工协作,要尽快开展入地工作。我们的透明表演在中微子站时达到高潮,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北京娇娇公司的透明,而且我们还要赞助入地女探测队员的透明,具有在地下环境自行调节例假的特殊功能。这样就把人类第一次入地与我们公司的产品紧紧捆绑在一起。
人类第一次入地是堪与1961年加加林遨游太空相比的壮举。为了以防万一,需要首批探测者有强健的体力。由于耗资巨大,本来决定由世界各主要国家联合组织,但是美国想自己搞,其它国家可以参与,所有首次入地人员由美国方面决定。这与当初美国发现中国有独立载人航天迹象时对我们的提议一样,所以被我国婉拒。
本来我国准备与俄国、欧盟联合入地,也由于各方强调自己的优先性而不了了之。最后我国决定自己率先入地,这将是“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的最好注脚。由于我国是科技后起国家,我们载人航天比苏联晚了42年,比美国晚41年。所以在载人航天方面难以有人类首次入地那样令世界震撼的效应。
虽然没有冷战,但是总是有强国在它们认为适当的时候放冷箭、分裂中国的意图不时显露。所以,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大局的情况下我们能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载人入地。我们已经是GDP世界第三,综合国力世界第二,确实有了这种经济实力。
由于地下人的密码已经破译,与地下人的交流没有障碍了,各国载人入地的蜜月已经结束。主权国家仍然是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所以人类首次入地的竞争在美国、中国、俄国、欧盟、日本间展开。
有趣的是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宇航员作为入地人员的首选。为了适应入地探险的需要以及语言上的简练,对应于航天,把入地探险叫航地。所以在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旁边建立了中国航地员训练中心,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航天员在训练时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因为训练一个航天员或航地员的代价非常昂贵,可以用钻石等身来比拟,就是说训练他们的平均费用相当于直径一公分的钻石球一个叠一个到人那么高。
现在公开招标首席航地员,因为是人类第一次航地,风险未卜,所以待遇要高于航天员。董事长苏光秀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小李,你在中微子站表演的时候让我们的透明在世界火了一把,现在第三世界的富裕阶层很多妇女都开始穿我们的透明了。人们的目光都注视人类首次航地,所以我建议你去竞选首席航地员。”
我说:“我当然愿意见到我的生父,不过我还要利用中微子站表演造的声势把我们的透明推销到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也想到这些国家去跑跑、长长见识。”
董事长:“要是你成为人类第一个入地的航地员,所有地球人都认识你,到那时你再随身带几个透明模特儿去各国周游,人家媒体不免费帮你做广告才怪呢?”
我说:“可是中国的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国家不允许他他做广告。”
董事长:“因为杨利伟从训练到航天成功的所有费用都是国家出的。而你有所不同。首先你的体格有特殊性,国家为了人类首次航地成功可能会优先考虑你。其次,你的航地训练费用由我们公司出,只要注意们始终要把我们的产品和航地目的结合起来,国家就容易考虑同意。比如上次在中微子站的航地女队员的特殊就是成功的一例。”
李爱男的肚子越来越大,我能听到里面的躁动了。对孕妇我只用安慰她的义务。我的嘴唇轻轻的贴在她的大肚皮上,然后对着肚子说:“儿子,爸爸要当人类的首个航地员了,等我从大地深处你爷爷那里给你带个好东西。”话还没有说完,我的嘴唇就被儿子踹了一脚。
李爱男说:“我发现你做生意同一般人不一样,是否搞偏了。”
我答:“这叫出奇制胜。你想想,现在的产品这么多,信息资源这么丰富,人们已经被信息轰炸得疲劳了。所以,要想引起人们对我们透明的注意,就必须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让他们不得不注意。”
我和李爱男睡觉时,因为考虑到是孕妇,所以我穿着背心和短裤,她则是特制的文胸和裤衩。我首先从她身心健康的角度,每个月就要换一次她文胸和裤衩的号。原因是肚子和双峰见长。一般是三套合身的文胸和裤衩,亿宽松、舒适为主要目标,美观为次。
李爱男曾经建议:“能否在我们的透明表演时加进透明孕美人的内容。”
我说:“妇女在特殊时期似乎以保养为主。”
李爱男:“我作为孕妇参加表演并不损害身体健康。”
我说:“对胎儿呢?”
李爱男:“正好利用对胎儿无害来说明我们透明裤衩香型来自于绿色天然。”
最后我经过反复权衡后同意了她的要求。
我们看看李爱男是如何在透明表演中来展示她的美的。表演开始了。报幕员说:“第一个节目,由一位特殊模特儿来表演。”观众翘首以待。、李爱男穿着平跟鞋款款走出。她不像很多怀孕的妇女有意无意地收腹,生怕别人就注意自己的肚子。李爱男骄傲地挺着肚子取代扭动纤细的腰肢、这时双峰更叫饱满,让男人们的眼睛不忍离去。臀部也变得更加浑圆、富有吸引力。
口哨声四起。李爱男的妙处在于标新立异。人们对普通的透明表演已经有点审美疲劳,需要来点新的刺激。女人们第一次感到怀了孕还能那样美丽动人。当然网站的安资把李爱男作为孕美人大肆炒作了一番。
那天李爱男带着兴奋劲回来了。我在她睡觉前又给她做了两个荷包蛋,毕竟是双身子嘛。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见李爱男光溜溜的,我遥遥头,难道她这样才感到舒服?
没料到她很快把我也变成光溜溜了。我想,也许孕妇想和我肌肤相贴,随她去吧。我错了。宝贝被抓过去就往那个关键部位塞。我一把抓住她的手:“别这样,你是孕妇。”
“孕妇又怎么了?”
我说:“孕妇就是怀孕的妇女。要给你肚子里的儿子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我们当父母的责任重大,不能为了片刻之欢愉,而影响胎儿终生的幸福。”
李爱男:“我真有办哪种事的要求,而且书上说,办哪种事在妊娠早期易流产,在妊娠晚期易早产,在妊娠中期安全。”
我说:“哪本书上书的?”
李爱男从枕头底下就抽出一本书《首次孕育ABC》,你看人家在这里写得清清楚楚。见我无言,李爱男就说:“你不得不承认了。来吧,让我的孕期也不寂寞。”
我开始拨电话了。“你想干什么?”李爱男不解地问道。
拨了几个电话后,我问道:“您是《首次孕育ABC》的作者育美吗?”
“是,我是。我欢迎读者来交流,不过你也要尊重别人,在明天上班时间打好不好?我现在正在第二次怀孕。”
我说:“育美老师,我能理解,您的第一次怀孕呢?”
育美:“流产了。”
李爱男抢过电话:“怎么流产的?”
育美:“我在怀孕4个月的时候,我丈夫强行和我办那种事,结果就流产了。”
李爱男:“可是你的书中说怀孕中期办哪种事没有负面影响。”
育美:“我那是从日本的一本书抄下来的,当时因为时间紧,没有进行认真的考证。我在再版的时候会把这句话删掉。”
李爱男把《首次孕育ABC》重重地砸在地上。她哭了:“连书都不可信,我还相信什么?”
我说:“你是成年人,自己要学会判断。”她一头埋在我的怀中:“快娶我,让我有一种安全感吧,给儿子一个安全感吧!要是今天是安资在这里后果不堪设想!”
我说:“爱男,你为什么就不试试按资到底是怎么个反应呢?”
轮到安资陪她的时候,李爱男又把两人都变成光溜溜了。李爱男正想去抓宝贝,安资说:“亲爱的,快去洗个澡吧,我不想闻到那个家伙的味道。”
在李爱男洗完澡后,又去抓宝贝往对应部位塞。安资说:“别忙,等那家伙的东西出来后才行。”
李爱男:“里面没有东西。”
安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安资是名记者了,他这个地下人的后裔不配和我竞争。”
一天后,李爱男;“现在总该办那种事吧?”
安资:“不行。”
李爱男:“为什么?”
安资:“还没有排干净。”
连续几天,不管李爱男怎样强求,安资都以相同的理由拒绝。在第七个晚上,李爱男终于失去耐性:“现在总该排干净了吧?如果今夜不办那种事,就轮到小李陪我了!”
安资说:“好吧。今夜您想怎么玩都行。”
李爱男高兴地抓宝贝。可是就那么一丁点大小。李爱男使用了各种招数,仍然那么一丁点大小。“老实交代,是不是利用我怀孕的时候在外面有女人了?”
“天地良心,我除了您,就只有您!”
“可是为什么就那么丁点大小?”
“我喜欢儿子,我想当伟大的父亲!我要我的儿子健康!我想到的是我的责任!”
李爱男被感动了,想不到这两个胎儿父亲候选者有如此强的责任感。当第二天晚上轮到我陪她、她讲了安资故事的时候,我被感动了,安资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听说我要去竞选中国首席航地员,崔玉来我的办公室,对我说:“小李,别去了,要是您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您恐怕不希望我守望门寡吧。”
我说:“危险不像您想象的那么大。杨利伟作为中国的首次上天的航天员在航天前,国家进行了多种论证及救助试验,把危险率降低到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