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2536500000023

第23章 翻译运动

除了自身的文学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译和改编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波澜壮阔、史无前例。这场大规模的翻译运动的形成,最初是由于阿拉伯帝国征服了文化比自身先进的广大地区,为巩固执政是需要,从而大力吸收外来文化,提升作为征服者的阿拉伯民族的文化水准。

而在阿拉伯帝国已经稳固执政地位后,帝国进入昌盛安定时期后,物质生活的繁荣促进了精神生活的繁荣,翻译运动又为鼎盛的阿拉伯帝国及时送去了和平时期的精神食粮。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需要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生活需要成为翻译运动形成发展的主因。

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时代之前甚至伊斯兰时代之初,科学文化水平低下,史学界称此时的阿拉伯人处于蒙昧时代。

到四大哈里发和伍麦叶时代,阿拉伯人的文化有所发展,但与周围的被其征服地区的文化相比较,还是相当落后。

"伍麦叶人还保存着蒙昧时代阿拉伯人的思想意识,对哲学与宗教学的深刻的研究,毫无兴趣。"这个时期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地区的文化水平要远远超过阿拉伯人。因此,阿拉伯统治阶级必须汲取和利用异族的先进文化,否则,在统治文明层次明显高于自己的异族时会产生文化心理自卑,且无法使被征服民族真正驯服。这显然不利于统治执政。通过翻译外国书籍,学习外国先进文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另外,在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内,存在众多形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模式,"伊斯兰教国家成了各种思想的广阔的战场。

"波斯人眷恋他们的故乡,相信他们比阿拉伯人高尚,罗马人也抱着这种认识;埃及和西非人则希望独立自主。同时,在政治制度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罗马法律曾经统治过罗马的殖民地,波斯法律曾经统治过波斯帝国,而伊斯兰教的法律,有的和罗马法与波斯法相符合,有的又相违背。波斯人中有继续信奉祆教的,有改奉伊斯兰教的;罗马人和埃及人中有继续信奉基督教的,有改奉伊斯兰教的;犹太人中有继续信奉犹太教的,有改奉伊斯兰教的。胜利后的伊斯兰民族实际上是由许多个习俗不同、思想意识不同的民族所组成的。"在这种形势下,帝国统治者必须了解这些异文化来促进统治,这样,翻译这些异文化的精神作品也就成为必然。

在阿拉伯帝国初创阶段,征服非阿拉伯国家和传播伊斯兰教是国家生活的主要内容,宗教和军事思想是社会主流思想。

在征服阶段大致结束,即八世纪中叶阿巴斯王朝以后,帝国步入稳定阶段,社会的安定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帝国统治着一方面要学习,摸索新的统治模式(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的统治模式),一方面也要满足社会各阶层在新的时代的蓬勃发展的精神需求。

这就成为翻译运动在这个阶段的最主要动力:即通过译介,在世界其他文明中寻找可以为新时代新形势所用的精神财富和思想统治工具。(这与我国当代领导者面临的问题相似,所以中央现在正花大力气重新翻译马克思的著作,以图从中汲取有益于中国发展的智慧。)

政治和经济生活永远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在这两方面需求的推动下,翻译运动是无可避免的要在阿拉伯世界产生和发展。这种政治和经济的"需要"成为推动翻译运动的主因和原动力。

翻译运动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没有哪一个文明的翻译活动可与其比拟。其作用和影响不仅仅是让一个落后的文明(阿拉伯文明)飞跃上升,而且让数个衰败的文明(波斯,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得以延续生机,并为一个一度沉沦的文明(希腊罗马文明)重新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翻译运动还使东西方文明得以较好的融合和交流,比较彻底的克服了地理距离所造成的文化交流障碍。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如此彻底的,全球性质的文化交流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