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14

第14章 理性思考(3)

3."语文教学"的实质是什么?

"语文"(语言)是一种工具,"语文教学"自然应当是一种"工具教学";"工具"的根本属性是"使用","工具教学"的根本属性自然应当是"工具运用的教学":"语文教学"应当成为"语文(语言)工具运用的教学"。

(1) .语文(语言)知识体系是语文(语言)的本体,其认知理解指向的是"工具"本身

而不是这一"工具运用"的"教学"。"工具"的认知理解与其把握运用不是一码事,前者只是实现后者的基础,但基础不等于目的。"

语文(语言)教学"培养的应该是这一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是研究这一工具的能力。总是致力于语文知识体系全面的系统的认知理解,正是我们已往所谓的"工具论"课堂的教训所在。

由于没有认识到工具的"运用"属性,在这种所谓的"工具论"教学课堂里,语文(语言)这种实用工具已经被异化成了一种"装饰品",而不再是"工具",用以提高目的实现效率(保证工具运用产生的言语作品的质量,提高"语言""交际""交流"效率)的"实用"工具。

(2)."工具运用教学"的落脚点应当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一工具,而不是提醒运用这一工具"干什么"。

任何"工具"的"运用"都是需要相应能力的,这一能力都是可以凭借"教学"(训练)提高的,这可以说是包括学校教学在内的所有"教学"存在的依据。

只关注运用工具"干什么"(承载怎样的"人文""文化")而无视"工具运用"的原则规律与方法技巧的认知理解把握运用,正是现今时髦的"人文论"教学的教训之所在--这样一来,"工具运用"只是以其自然状态呈现,"运用教学"已经不复存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便只能取决于学生个体自身的悟性与努力程度。

(3) .新课标的"素养论"所谓的"统一"不过是一种不得已的折中,理论层面,歪打正着,倒是向真理走近了一点,不过很有限,前文已经提及,道出了一个绝对的真理,却也因此几近一句空话,到了"实践"层面,倒是非常"聪明"的:"工具论"遭到批评它就偏向"人文论",反过来,"人文论"遭到批评它就倒向"工具论",成了玲珑剔透的不倒翁。

张老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无法充分证明自己"当前语文课改和教学中产生的某些困惑,出现的一些误区,都与这个'两性统一'说有直接关系"的结论,给人留下了太大的反击空间:"一些老中年教师教了多少年语文,如今却不知怎么教了",完全可以说是自身认识高度不够的缘故,"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又一个绝对真理),"知识中心"显而易见是不足取的,让你走向"语文实践",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一些年轻教师不注重或无暇顾及基础知识教学,一个劲地挖掘、探究、讨论人文思想,把语文课上成了人文思想教育课或新的思想品德课",那是他个人的罪过啊,他们为什么不去关照关照语文的"工具性"?

新课标"素养论""统一"说的罪过其实在于,根本没有意识到,无论什么工具,在其使用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自然"统一"的,谈"统一"问题,应该谈如何高质量地实现这种"统一",而不是煞有介事地非要来个子虚乌有的"人为"努力。

时下,硬性地"人为",十之八九会"人为"到"人文论"。因为,在中国,"工具论"已经宣告失败,自然应该走另一条道路。那么,聪明的"新课标"为什么不旗帜鲜明地打"人文论"旗号呢?因为,"人文论"虽然刚刚诞生,时髦了没有几天,其致命缺陷就开始不断暴露,我们制订"新课标"的专家学者自然不会愚蠢到一点看不出的地步。

这样,认识达不到相应的高度,进行"统一"式的"升华"也便成了其唯一的选择。

行文至此,笔者想说的是,笔者赞同张先生"新课标"的"统一"说是传统"工具论"一大倒退并且因此导致了认识的进一步混乱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说法,但,认识的实际内涵却与张老师有着很大的不同。

笔者指的这个"工具论"是这个学科建立之初就已经明确选择的真正意义上的"工具论",而不是张老师所指的经过已经忘记其"运用"属性的浅薄后人歪曲在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的论域内应该加上一个"所谓"的"工具论"。

"工具论"乃语文设科之基础,浅薄荒唐的"人文论"之前,我们的语文教学界一直打着这个旗号,但实际上,其内涵却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应该以叶圣陶等语文大家前辈的认识为界分作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段。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学科"语文"初显雏形,便在小学阶段设立"中国文字",中学阶段设立"中国文学",认识虽然还不够全面,但教学的内容都指向了"语言",致力于语言这一"工具"运用能力的培养了。

后来,以"语文三公"为代表的语文前辈,继承发展了这种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作为学科,"语文"即"言语"(语言现实运用的产物),"语文教学"自然应当是"言语的教学",实际上便是"语文(语言)工具运用的教学",并且,在此基础上,基于"言语"教学的内在要求,他们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如叶圣陶先生,曾经相继提出"语文"说、"例子"说,并多次倡导构建"训练体系"。这些大家前辈已经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可惜,并未受到我们语文界的真正重视。后来,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工具论"便为另一种所谓的"工具论"所取代,已经名存实亡了。

正如前文分析,后来的这种所谓的"工具论"眼中只有"工具"没有"运用",自然谈不上什么"运用教学",最终的失败命运也便在所难免了。

没想到,其失败,竟然成了更加浅薄的"人文论"攻击"工具论"张扬自己不要"教学"的"语文教学"理论的现实依据--谈"语文教学"不讲"教学",只是鼓吹"潜移默化"式的"积累""积淀",在无法回避的"教学效率"面前,"人文论"只能猖狂一时的短命结局早已注定了。

面对"工具",两种极端的行为都走向了穷途末路,或许会让我们重新走回叶圣陶等前辈大家的科学认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此走向一条光明大道。

令人悲哀的是,我们"新课标"偏偏来个"精明"的"升华",其打着"统一"旗号的"素养论"实际上是回避矛盾,走向了一条圆滑的折中之路。

八面玲珑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折中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相反,更容易消弭人们最可宝贵的理性,使本就不太明晓的事实存在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问题的解决更加遥遥无期。也就是说,"人文论"、"素养论"还有我们所谓的"工具论",都严重背离了"语文教学"自身内在的需要,都是不科学的,其间,谈不上正误,难以论优劣,自然谈不上什么倒退不倒退--"新课标""精明"的"升华"更容易迷惑人所以更要不得倒是容易理解。

最后想补充一点事实。经过严肃认真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叶圣陶等语文前辈语文大家理想中的"语文教学",到了实践领域,其实就是起源于西方的"形式训练"。

依靠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人家的语文教学已经有了几百年成功的历史;时至今日,这种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方式早已不再仅仅属于西方,我们东面的日本、韩国,北面原苏联分解出的那些国家,也都早已在虚心学习的基础上为我所用,人家的"语文教学"也都早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叶圣陶等大家前辈为什么不旗帜鲜明地打出这一旗号,甚至,他们是否知悉这种理论,笔者都不得而知,但,这种大家之间及其与西方形式训练高度的不谋而合本身,不就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吗?

至于形式训练的内涵、形态及其存在的前提、操作的原则与方法,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0期已经发表了一组相关的推介文字,限于论题与篇幅,这里不便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