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17

第17章 文章解读教学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时髦化,"创新阅读"也成为一种时尚,各种相关的新视点、新建议、新理论应运而生,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反映到阅读教学中更是"丰富多彩"。

这反映了人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实难令人满意的现状、冲出语文教学误区的内心渴望,体现出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也确为我们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少新气象、新活力。笔者也曾为之激动,为之欢欣鼓舞,以为望见了语文教学的新曙光。

但经长时间的实践体验与观察思考,根据个人多年语文教学的体会和对文章本质的理解,笔者发现,那些所谓的创新阅读、创造性阅读,在极力强调阅读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却大都无视文章的本质,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取消阅读客体(文章)的客观性,其实是在异化文章,取消阅读。

举个典型的例子,课文《两小儿辩日》的主旨是什么,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因为文章很短小,又有作者的"点睛"之笔--"孰为汝多知" --明明摆在那儿,作者显然是站在道家学派的立场上写这篇文章来讽刺孔子的,讽刺孔子便是该文的主旨。

现行人教版初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本课的"课文说明"里,却这样叮嘱广大教师:"讲授时不要把两小儿对孔子的讽笑作为故事的主旨去理解,也不宜把课文的重点放在孔子被讥笑上。"

他们可能觉得这样理解不如理解成赞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更能实现其教育价值,从课文里确也能看出孔子的这种精神。

不过却忘记了,文章是人家列子的而不是编者自己的文章,主旨是人家文章的主旨,而不是读者自己心中的主旨,人家的认识评价再错误,那也是人家的认识评价,读者可以重新

认识、重新评价,也可以评价作品、评价作者,但不能为人代言,随意更改人家文章的主旨。打个比方,在"指鹿为马"这个传统故事里,赵高的行为显然是错误的,正直的人们可以也应该指出这错误,但已无法更改赵高指鹿为马这一事实,更不能因其错误而硬说赵高指的是鹿说的也是鹿,好心好意地再来上演一出"指鹿为马"。

因此,笔者认为,要谈"怎样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应谈"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一篇文章";要谈"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应搞清楚文章的本质是什么、文章解读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等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本应十分清楚的问题。

什么是文章?文章即"把有组织的话用文字写成的篇章"(《新华字典》)。换言之,文章即以篇章形式出现的用文字写成的"有组织的话"。

与另一种形式的"话"--口语--相比,二者可能存在诸多的差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用以交流的工具手段。

创作是一项目的性非常强的活动,"赋心""赋迹"抒写"性灵"展示才情也好,"明道""征圣""扬善惩恶""风化"社会也罢,无论是实用文体还是文学作品,无论是写人叙事绘景还是议论抒情说理,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看法,作者就是想让读者通过阅读明白这用意,从而实现其创作目的。

也就是说,无论实用文体还是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借以传达个人认识、见解、情感、态度,感染、感化或启发、教育读者的工具,都是用以交流的工具。

相应的,作为交流的另一方,如果把文章看成是文章,而不仅仅是承载一定信息的资料,就应首先明白,阅读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任务,当在于借助文章这用文字写成的"有组织的话",去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实现与作者对话交流的目的,实现文章的根本价值。

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为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也便显得格外重要(引文见《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沈仲九先生就指出:"国文最重要的功用,是在于人与人心的沟通联络和文明文化的遗传。

我们所以要学国文的原因,也就为此。要得到这功用,须养成两种能力:一是发表的能力,就是能表现自己的情意;二是读书的能力,就是能够了解

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意。"

这里想附带说一下文章的主旨问题。主旨即作者创作的主要用意--众多辞书表述虽异,但其实质均同于这一理解,想来大家也当无异议。基于上文中的认识,笔者认为有两点有必要特别强调一下:

第一,探寻文章的主旨在文章解读特别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视野中的文章解读活动中特别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谈朱自清《背影》一文的解读时所言,"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那就等于白读"。

第二,就一篇文章而言,除非作者自身想通过文章给人以丰富的启迪或多方面的教育,文章的主旨应该是惟一的。

当然,由于与口语面对面的交流不同,读者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大都无法与作者见面,再加上有的文章用意表述的非常含蓄,读者个体的阅历、修养、认识的角度与水平以及对作者思想个性、作品创作背景的熟悉程度等等,也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对同一篇文章的主旨产生不同的认识理解是很自然的事情,进行争鸣也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个人探寻还是进行争鸣,都必须以文章为基础,容不得半点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及因此而产生的架空分析,像现行的人教版"教参"无视文章的"点睛"之笔,为人代言,硬为《两小儿辩日》安上自己心中的主旨,和本已通过文章的"点睛"之笔弄准了《扁鹊见蔡桓公》的"原意",再肯定"有关资料"里列出的其他诸多"主旨"存在的合理性的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

与以休闲、猎奇、积累为目的的阅读不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视野中的文章解读可分为三大层次。

一是理解层次,指经过认读、感知、精研、沉思等阶段,逐步进入文章的深层结构,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实现文章的交流价值。

二是感悟层次,指由于阅读主体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人生经验的介入,阅读过程中产生作品主旨之外的其他认识与感悟。

三是评价层次,指阅读主体根据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经验、审美情趣等,对作品以及作者作出整体或局部的认同或否定。

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体现的是阅读主体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与水平,这方面的能力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还非常欠缺,对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后两个层次体现的是最能体现阅读主体个性的创新创造能力,加强这两个层次教学的意义自不待言,现在人们也已经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笔者想特别指出的是,就整个阅读教学而言,三个层次同样重要,决不应厚此薄彼;就某一篇文章的教学而言,三个层次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但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在个体阅读过程中,三个层次的存在可能是交互共生的,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三个层次的教学应该分开进行。如《两小儿辩日》思想内容的教学,笔者窃以为可作以下安排:

第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找出文末的"点睛"之笔,探清文章的主旨,然后再反观课文,探寻作者的匠心。

第二步: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和作品提供的有关信息,获取其他的认识或感悟。如对孔子的评价,对作品隐含的宇宙无边、知识无限,人类必须不断探索新领域、掌握新知识的道理等等。

第三步: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多角度认识、评价作品及作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受到教育,自然主动地接受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写作规范。如选材是否典型,对孔子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写作态度是否端正,意图是否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