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28

第28章 形式训练与实质教育(1)

形式训练的本质表现于以语言为中介,实现概念的大量扩充、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使用--形式训练就是以语言形式训练为依托的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形式训练。

这一点,上篇文字已经给出定义,并具体论述了这种表述之中西方人通过理性思辨"二元化地区别对立"提出的三种处于不同层面的"形式",本文的写作,意在通过与我们目前教学思想与方式的对比,进一步分辨的是这一概念体现出的思想实质,追问"其存在的依据"。

在"以语言为中介"这一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与西方人没有什么不同,分歧在于,"以语言为中介"干什么。

"语言"是中介性的工具手段,工具的本质属性是运用,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可对于"运用",中西方的理解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形式训练"以语言为中介",借助"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形式训练",旨在"实现概念的大量扩充、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使用",或者说,面对语言工具,西方人想到的不是其现实运用,而是对这一工具的理解,强调现实运用前对工具运用原则规律与方式方法的理解,当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运用。

我们则要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形形色色的教育,比如以前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现在的"人文教育",对工具本身及其运用原则规律的理解重视得很不够,特别是现在,关注的几乎可以说只是工具的现实运用以及运用产生的现实成果。

至于对工具本身的认知与运用,对不起,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在实践过程中"个性化"地理解感悟好了--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其实是"认识与行为的'实质'",或者说,通过所谓的"教学"能够让我们的学生知道(拥有)些什么--我们的这种教学思想与方式,为西方人称之为"实质教育"。

是否强调工具运用前对工具及其运用的认知理解是西方"形式训练"与我们的"实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到底哪一种存在更符合这一工具存在的内在要求呢?

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化解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工具运用之前是否需要首先理解工具本身;一是语文(语言)工具是否可以通过"教学"(训练)被理解掌握。

关于第一点,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现实运用技术含量高一点的工具,我们就应当首先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研究,理解了,能够基本保证运用质量的基础上再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运用。

比方说,拿把笤帚扫地,不用专门学就可以投入实践,可让你裁剪衣服,还是首先学习学习为好,否则,尽出些废品,就有暴殄天物之嫌了,如果让你开汽车,不好好学习就"个性化"上路,就太危险了,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提到语文(语言)工具,我想,可能没有人将其与"拿把笤帚扫地"类比,其复杂程度,或许要比开汽车复杂得多,这一工具运用起来虽然不会产生多少危险,但运用前应该好好研究这一点应当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第二点,我们不妨问一问我们自己,世界上有哪一种复杂的工具不是可以通过"教学"认知、其运用不是可以通过"训练"掌握的?

语文(语言)这一工具的认知与运用难道就可以是唯一例外的特殊吗?如果仍然搞不清楚,我们不妨去追问一下我们语文教学最为朴素的现实。

比如笔者另一篇文字已经提及的"画龙点睛"手法,其实质是记叙类文体中为了有效避免无谓的误读切实保证"交流"质量作者在文章行文的关键之处"点"的那一笔(开头,结尾,叙事后,以及文中人物"个性化语言"、叙事细节的特别点化等等),体现的是作者对读者的最为贴心的人性关怀。

这里,其思想是唯一的,显然是可以也应该通过"教学"甚至"灌输"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的;具体存在的情形虽然丰富多彩,但存在位置与特点显然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都是相对固定的,完全可以借助相应的"训练"让他们学会运用,形成相应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自己了解了"画龙点睛"的实质,像《曹刿论战》的教学,就不可能像我们现在的一些课堂一样,视而不见人家作者"肉食者鄙"这一"点睛"之笔,非要为无能("鄙")的鲁庄公翻案,在我们本该非常庄严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上演一出出这样荒唐透顶的闹剧。

如果通过"训练"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运用这一手法,我们学生的作文里面就不会这样普遍而严重地存在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由于严重缺乏严肃理性而又系统充分的研究支持,该"教"也能够"教"我们却没有"教",该"训练"也能够"训练"我们却没有"训练"的,何止一种"画龙点睛"手法?

事情的严重程度其实还远不止如此,我们不仅没有做许多必须的研究整理工作,由于理性的严重缺位,许多非常科学的理论,经过我们严重的误读,已经成了维护我们华而不实的时髦理论的工具。

比如我们津津乐道的"文无定法",我们的逻辑似乎是,既然"文无定法",当然就无需"教","教"了反而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可我们就是不去反过来想一想,"文无定法"不也正说明"为文有法"并且即便同一类文章都存在很多写作方法吗。

既然有"法",当然就可以也应当存在"教"存在"训练",一样一样地"教",一样一样地"训练",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就越容易展示其"个性"啊--多么朴素的情理事实,可我们就是视而不见,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尊重以及尊重基础上的"有效教学"。

形式训练训练出的学生,中小学阶段不仅都能写出个性十足的实用类文字,不少还能够写出像模像样甚至正儿八经的论文,我们呢?别说什么论文(哈哈,我们不少语文教师还在为写不出论文去评职称发愁呢),就是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不少高中生还写不好呢。

为什么?答案再明显不过了--我们何曾严肃系统地"教"过"训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