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29

第29章 形式训练与实质教育(2)

进行形式训练,需要训练体系支撑,构建训练体系,首先需要技能要素拆分。

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已经过世的语文界"三公"的生前的认识其实早已逼进了真理,只是,没有得到语文界的积极响应,付诸教学实践,后来的一些浅薄小人自以为是,根本没有了解这些大家思想的深刻内涵,总想着"超越"这些伟人,结果,越"超越"离真理越远。

吕叔湘先生生前曾多次以"打乒乓球"为例提醒过我们,叶圣陶先生则不仅强调技能拆分,还一再呼唤在此基础上的技能要素序列化,切实改变课堂上语文教师"以意为之"的混乱现状。

运用语文(语言)是一种技能,一种非常复杂的技能,所有复杂的技能当然都会包含诸多的技能要素,为了提高训练效率,应将这些要素合理拆分一项项地强化训练后再综合训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也可以说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启迪--可是,我们从未真正尊重过。

我们总是讲究"整体性""全息性",生怕破坏了"整体性""全息性"被人讥讽为"鸡零狗碎",可事实是,无论哪一篇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牵涉到的知识以及演化出的问题丰富得都可以车载斗量,别说一节课两节课,即便十节二十节,想全部解决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一线教师不"个性化"地"以意为之",又能怎么办?

事实上,因为没有拆分意识,当然谈不上细致系统的研究,以前时兴"目标教学"时我们的"目标"大都大而言之,起不到多大作用,并且,因为大而言之,许许多多的"目标"其实大同小异,结果,学生已经会的我们仍然反复"教",不会的呢,教师本人大都缺乏深入的思考,自己就不曾有什么清醒认识,再加上这些问题存在的"个性化",我们也便更不知道要照顾哪一个好了。

因为效果不好,后来便有人主张淡化"预设",讲究临时"生成",哈哈,这倒好,就好像出去旅游,出发前暂不考虑目的地,到时随遇而安吧--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一直流行着令叶圣陶先生生前痛心疾首的"以意为之",何曾有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标"?

形式训练则不同,人家讲究技能拆分,人家讲究技能要素的序列化,人家已经构建起来了严密的线性的逻辑的形式训练体系。

所以,人家的教学目标无论长远还是目前,都可以非常地明确具体,人家的课堂都可以按部就班地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 "训练",人家能够保证,从入学到毕业,所有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都不存在无谓的重复,就这样,人家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了各种文体文字的读写,虽然要求非常严格,人家的学生写出的文字仍然大都能保证"个性"十足。

我们呢,到了高考,为了所谓的"个性化",还需要淡化文体要求,淡化题材要求,实际上也便是千方百计降低难度要求,可即便如此,我们能够写出质量稍高的"个性"文字的学生到底能有多少呢?这种强烈反差的出现难道仅仅是偶然吗?

我们已往"工具论"的教训其实在于将"工具"与"工具运用"混为一谈了,天真地以为,了解了语文工具(记住了相关的语文知识)就等于拥有了语文能力,却忘记了"运用",因而忘记了"训练"(另一种更加重要的"教学",指的是相关知识规范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而不是我们理解的对相关语文知识的死记硬背):关照工具的认知,却忘记其运用属性,属于典型的"实质教育"。

现在时髦的"人文论"则将"工具运用"与"工具运用的教学(训练)"混为一谈了,甚至可以说,为了前者而彻底忘记了后者,结果,连"工具"本身都无意关照,更属于彻头彻尾的"实质教育"。

语文(语言)工具需要也可以"了解",其运用能力需要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无视这一简单的情理事实,不讲"了解"不谈"训练"就为"运用"而"运用",工具的实质、工具运用的规律原则方法技巧都让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经过熏陶熏染潜移默化去体会去领悟,其实是放弃了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如果总是这样的话,识字教学之后,我们所谓的语文教学其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们目前的所谓的"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没有了多少语言学科存在的空间,西方人讲究"概念的大量扩充",我们也在"扩充概念",但人家的"概念"都属于"语文",属于"语言",我们的"概念"丰富多彩,可能属于人生,可能属于文化,或者其它什么领域,剩下来真正属于语文(语言)工具及其运用的,反而少得可怜。

同样,人家"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使用"中的"规则"与"逻辑"也都是属于语文(语言)与语文(语言)运用的,我们呢,因为爱好不同,你的可能大都属于人生,他的可能大都属于社会,留给语文(语言)的到底有多少,天知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开设这个自欺欺人的什么"语文学科"口口声声大谈特谈"语文教学"干什么?

时至今日,形式训练早已不再仅仅属于西方,我们周边的日本、韩国以及原苏联分化出的那些国家,或者说,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的语文(语言)教学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教学思想,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也都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固执拒绝形式训练的国家,其语文(语言)教学无一例外地"少慢差费",这样一种事实,能够用一个偶然解释吗?

最后想附带谈谈本文文题的确定。西方有将"形式训练"称为"形式教育"的,为了"统一",原来想定为"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可觉得,由于缺乏理性,国人向来有"教育""教学"不分的传统,一谈"教育"就往往习惯于偏向于思想品德方面,容易出现误解,而一旦出现误解,就会与形式训练精神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

国内倒是有一位权威专家将"实质教育"称为"实质训练"(钟启泉,《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序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可笔者认为,这里显然犯了生造词语的毛病:"实质"是人们认识与行为的实质,或者说人们认识与行为的现实与结果,可以积累积淀熏染熏陶,但似乎与"训练"没有什么联系--"训练"指的是人们理性改造提高自我的动态的形式过程,而"实质"指的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静态的事实与结果,"形式"可以"训练",可"实质",只存在理解记忆积累传递,与"训练"风马牛不相及,怎好胡乱拉郎配?不得已,只好写成了现在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