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32

第32章 "无效教学"批判(1)

"无效教学"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2005年第9期)一文中,徐江老师认为,"对作品泛化的肯定仅仅是说它具有某种美质,而没有讲这种美质是怎样生成的,没有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

这对于学生没有任何意义",过分关注诸如"论述文章语言特点"、课文"结构"的存在现实、"有关概念的'说明'"、"主题思想总结"类知识的"教学",正是导致传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症结所在,我们应当引领学生"遨游"于"'为何'的思维空间","探究特定的语文现象的生成和生成什么"。

笔者高度认同徐老师"无效教学"现象存在的事实评判,但实在不敢苟同这样的"为何"判断。笔者认为,"无效教学"的"为何"里面确实存在"知识无效"的问题。

并且,实际情形比徐老师现在认识到的更严重,但,作为一种知识,"有效"与否,应当看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而不能看是"泛化的肯定",还是上升到"方法论层面"的"生成和生成什么"。

"该教不该教"的问题需要探讨,"该怎样教"的问题当然更需要探讨,但,两种探讨都必须慎之又慎,必须根据语文知识学习本身的内在要求与我们的学生理解把握的实际情形,运用自己宝贵的"理性"去观察,去思考,去探讨,而不能生搬硬套哪个伟人的哪一个什么"标准",更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印象就简单化地一概而论。

徐老师的结论据说是"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所论'理性'行为的标准而断的",可笔者要说,徐老师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康德"理性"行为标准的实质,打的是"理性"旗号,自身行为却彻底背叛了"理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告诫人们,任何理性行为在其行动中,面对所研究的对象都不容许认识其存在的根据时留有过大的"空的空间",尤其是不容许"给'为何'留下余地"。

依据康德这一"标准"的要求,在运用其这一标准之前,我们就应当首先将其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的对象",好好地研究研究,然后才能谈得上"理性"运用。

但,显而易见,徐老师只知生搬硬套,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一点。否则,不难发现:

第一,这里,康德积极主张"为何"追问,探询包括"为何"在内的"其存在的根据",填补我们认识的许许多多"空的空间",切实保证我们行为的理性程度,并没有论及更没有否定"其存在"存在的价值意义,根本无法支撑徐老师的高论。

从表象到本质,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必须的过程;清醒认识"其存在"的基本事实是探询"其存在的根据"的基础与前提,也应当说是一个再显而易见不过的情理事实。

"存在的依据"即"为何(会;能够)存在",没有了事物的"存在",哪来的什么"依据"或者说"为何"?"其存在"搞不清楚,如何保证探询出的"为何"的质量?违背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行为"本身还能有什么"理性"可谈?

第二,康德这里论述的是"研究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对象",二者的目的不同,需要的能力基础支持显然也是有着明显差距的--二者都必须以认清"其存在"基本事实为基础,正因如此,对于"学习者"而言,这一基础本身有时就是其阶段性认识的旨归之所在。

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前者可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不问具体情形过分强调则是毫无现实依据的。

比如,《两小儿辩日》一文的主旨,由课文结句"孰为汝多知乎"可知,作者显然是想借这篇文字讽刺孔子的。

对于我们的初中学生,让他们了解这一事实也就是所谓的"其存在"是应该也是能够办到的,具体到这篇文字,到此为止也就足够了,不切实际地引领学生向"为何"挺进反而是不足取的。

因为,这样的话,就会涉及到儒道两家的斗争史及两家学派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分歧,这方面,连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自己都不甚了了,不切实际地引领学生去"遨游""'为何'的思维空间",十之八九会走向浅薄,甚至歧途,与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徐老师论断成立的前提,也是徐老师文章中多处文字反复强调实际上自己已经默认的基础前提是,学习主体(我们的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准确迅速地认清"其存在"的能力。

可这种默认并不符合实际,一概而论,永远不可能成为事实。这里面不仅存在前面已经提及的"学习的对象"本身的认识难度问题,还有学习主体现有的认识能力问题以及主体对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问题。

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悟性不一样,专长不一样,同一篇课文,认识把握的程度与情形都可以说丰富多彩,根本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联系我们严肃的教育教学现实,问题其实更为严重:

我们的教学师生认识"其存在"基本事实的能力其实都还很有限,正如徐老师自己已经认识到的,在我们"独断式"或"学舌式"的教学课堂中,面对一般的课文,一线教师大都习惯于从教参书上抄"结论",这固然可以证明"为何"追问的重要性,可不也同时证明了,对"其存在"的认识亦即自己所谓的"无效知识",我们的学生甚至语文老师都还远没有掌握,甚至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正是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对甚至需要予以特别强化吗?

否则,怎么会如此广泛地发生这样的事情?难道仅仅是我们的广大教师的态度问题,思想问题,而没有能力因素?这一点,徐老师思考过,调查过吗?

比如,在"探究话语的内在构造模式"部分,徐老师自己认为"没有任何意义"的那段"泛化的肯定",其认识高度与文字水平,别说学生,就是我们一般的语文教师,有多少能够达到?

我们的确应当特别强化学生追问"为何"的意识,但与其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时刻牢记并且提醒我们的学生,深层次的"为何"追问,必须建立在已经清醒认识"其存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

我们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确存在着太多的重复,或者说充斥着太多的"无效知识",我们确实早就应当运用我们的理性,予以必要的分辨,但我们切不可因此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像徐老师现在这样,只会用时髦一点有待证明的"无效教学"取代现在已经被证明了的"无效教学",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反,会导致更深层次的认识混乱,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更遥遥无期。 "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根源,大的方面说,当然不会外乎两点:一是"无效知识"充斥课堂的问题;一是因此必然导致的"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无效"问题。

这两个问题都是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根本方向上的大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深入的探讨留待以后专门的文字,这里,我们先就事论事,做一些粗浅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