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36

第36章 离有效教学有多远(2)

1 ."中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

"中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我们可以做出非常明确的回答:"言语形式!"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语言",立足"言语形式",致力于"形式运用"的"教学"(训练)!

如果能够运用康德的"理性"行为标准,进行一些必要的"为何"追问,高瞻远瞩,用清醒的头脑去关照学科语文"存在"特别是"为何存在"的严肃现实,我们其实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语文成为学科,是现代教育分科教学的产物。分科的实质是分工,分工意味着任务的进一步细化与时间的大幅度减少。分化出来的学科,首先应当承担起相应的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相应的学科素质与能力。无论哪一门学科,都不能也没有理由没有条件再如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那样包打天下。

我们语文学科有什么特殊性,到底应该承担哪方面的"教学"任务呢?

任何学科的课文都是以言语作品的形式存在的,任何言语作品都有其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

可是,其它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承载的都是本学科的学科知识体系,或者说,其言语内容也承载着其言语形式--所有定律定理内涵的定义阐释以及其适用范围的厘定、现实运用的原则规律方法技巧等,无不包容于言语作品(课文)的内容之中。

语文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则包罗万象,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文明文化,无不可为其所包容,却少有承载诸如语法、修辞以及阅读与写作的原则规律方式方法等语文学科知识及其运用的形式规律的。

其它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承载着本学科的学科知识体系,说眀其它学科的教学应该立足于言语内容方面,深刻理解了言语作品的内容,也便掌握了学科知识及其运用的形式规律,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语文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却少有承载学科知识及其运用形式规律的,说眀,语文课文中的言语内容属于其它学科却不属于我们的语文,我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必须定位在言语形式方面。

立足言语形式,语文教学也必然着眼语言,语文教学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语言教学! 我们都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不就是语言吗?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承载文化传承文明的工具,语言的"工具"属性是以"形式"的形式体现的:语言承载思想承载文化,但其本身不是思想或文化

:思想文化是语言承载的对象,亦即其介入生活后生成的言语作品的内容;语言本身则只是"工具",是舍弃言语作品具体内容后概括抽象其丰富多彩的形式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借助语言,任何学科能力的形成都有赖于相应的语言能力,可是,只有语文学科的教学必须着眼语言自身及其运用,以语言教学为旨归--这其实正是语文学科成为一门基础之基础、工具之工具性的学科的根源之所在。

言语内容方面的教学都已经由其它学科承担,我们的语文学科也便责无旁贷,只能立足言语形式,承担语言本身的教学。

作为一门基础之基础、工具之工具性的学科,着眼语言,进行专业的负责任的语言教学,是语文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其它学科健康发展的必须。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打出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就是我们民族语的教学的旗号;否则,专责不专,继续无节制地开疆扩土包打天下,必然会"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导致教学效率的"少慢差费"。

完不成使命,国民的语文能力修养得不到有效提高,基础之基础、工具之工具的学科无法为其它学科提供高品质的基础工具,就会严重制约其它学科能力修养的培养提高,就会"误尽苍生"。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国人的这种责难,其实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语文学科与所谓的语文教学自然也便没有了立足之地。

回归语文能力"存在"的现实,也不难得出同样的结论。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看什么?看运用主体"听(读)到了什么"、"说(写)了些什么"还是看他"听(读)的效率如何"与"说(写)质量怎样"?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吧?这样,语文教学"该教"什么也便不言而喻了:"听(读)到了什么"、"说(写)了些什么"对应的是言语的内容,"听(读)的效率如何"与"说(写)的质量怎样"对应的才是言语的形式。

"听(读)的效率如何"、"说(写)的质量怎样"取决于什么?不就是对听说读写活动应该严格遵循的原则规律和可以采用的方法技巧,具体一点,即语法、修辞、阅读、创作等方面的规律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吗?

言语形式不就是语文实践过程中言语作品中思维层面抽象的原则规律和方法技巧实践层面的具体落实或者说客观化吗?准确理解深刻领会了这些形式规律的实质,不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吗?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科学的手段加以训练,不就可以熟能生巧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了吗?

当然,这些知识我们已往的语文教学课堂不能说没有关注过,但显而易见,正如上篇文字所言,我们没有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为何"存在(其存在的价值意义),自己"为何"要学习,应该怎样学习才能快速内化成语文能力,等等。

甚至,我们的"教学"本身就是为教学而教学,以为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就形成了相关能力,根本没有研究到底该"怎样教",教学的效率自然不会高,学生自然不会有多高的学习积极性。

也就是说,我们以前的教训不单单在知识的选择上,更在于采用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后来的"人文论"、"素养论"主义者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为了淡化这方面的知识而极力鼓吹什么"文化",什么"人文",知识选择彻底指向了形形色色的内容,更是彻底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

徐老师走的虽然仍然是已往"工具论"的老路,但相对而言,较比前面提到的三种教学论,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这进步不在主张内容方面由"其存在"转向"其存在的依据"方面,而在于,徐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语文"工具的"运用"属性,其"模仿练习"已经开始走向了"训练"--虽然由于简单化,这种"训练"本身仍然问题重重。

教学内容明确了,我们似乎可以接着探讨其"教学"问题了。不过,为了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我们还是首先听从康德"理性"的召唤,站在"学校教育"的高度,再一次运用其"为何"武器,高瞻远瞩,先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