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5

第55章 "可贵的探索"得继续

研究性学习如何由课外走向课内?张锐老师做了一次"可贵的探索"--《秋水》一课的教学,得到了同行们的赞美,自己也"收获颇丰"。

不过,笔者觉得,我们在表示祝贺之余似乎还应该做点什么--涉足一个全新领域,起始阶段的"探索"是不可能完美的,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似乎更应该思考其有待完美之处,以期共同进步。

第一,"研究性学习"应该研究什么?

张老师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由课外转到课内,这种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同行学习--我们是要进行语文教学嘛。不过,仅仅走到这一步我觉得还很不够,因为,"语文"这个概念还太大,里面有许多东西是没必要或者用不着研究的。

比如"涘"与"渚"、"坻"与"沚"之类的字现代汉语中已经几乎成了一些死字,我们是应该仅仅让学生了解还是应该让他们深刻理解完全掌握,这样的知识有没有"研究"的必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当然也可称之为"文化")现象,对我们应该以提高语文能力为旨归的语文教学课堂来说,"中国有没有专门的寓言集"之类的问题,"灌输"与"研究"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地去进行什么研究?

这些成果即便真是学生通过GOOGLE查阅并得出的,那么,他们得到的结论是现成的还是自己归纳总结提炼生成的?如果是后者,课堂时间够用吗?如果是前者,和老师直接"灌输"又有什么区别?

第二,是不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可称之为"研究"?

教学手段有多种,"研究性学习"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但是不是一提倡,我们所有的教学方式就都成了"研究性学习"?一生将"见"字的意义与用法现象的"发现"视作个人所在小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笑",我不知道这"笑"的含义,不过,我个人是觉得这学生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不就是查查字典了解了字词运用的一些现象吗?

其实这个问题倒真值得"研究",只是一个高中生还没有研究的基础与能力而已--这需要比较坚实的训诂学知识!

另外,各种文言句式的形式规律探讨是研究性学习,是不是意味着,其具体运用环境中的类型判断也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其实应当是一个搜集、整理、提炼材料形成个人比较深刻的认识、观点的过程,我们是要提倡"研究性学习",但笔者个人认为,我们切不可将其如此泛化,否则,我们的课堂因而也会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浅薄,对其严肃意识的培养、潜在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我们是不是该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力度上下点功夫?

既然"研究"显而易见是一个过程,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效避免浅尝辄止,选择需要"过程"的问题并在"过程"的深化与优化上下点功夫?

比如,教师提出的带"秋水"的成语中"秋水"为什么不能换成"春水"的问题,比如带联绵字的成语问题,比如是该"研究""北海的气势""河伯的神态"还是该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的匠心问题,比如......其实,"秋水"与"春水"不仅仅是情态问题,里面还有意象问题(这里二者不是陈述性的而是象征性的意象),我们民族文化的习惯问题等等。

联绵字是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存在于成语,其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气势""神态"只是一些认真些就可以直接发现的现象而已,运用这发现去探究行文思路探询作者匠心所在才能称得上"研究"。

如果不在研究力度上下功夫,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也便只能这样仅仅停留在理念与形式的层面,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的"探索"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然,关注"过程",教学节奏就会慢一些,我们的课堂容量自然会受到影响,与我们现在追求的时髦不合拍,但笔者觉得,我们是在教学,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教学的实效,其它无论东西其实都不重要。

第四,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该有点"研究"的根底,"研究"的严肃。

"研究"一词本身就给人们一种郑重严肃的感觉,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做教师的,是否应该加强个人修养,自己先进行些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与"研究",以保证课堂"研究"的质量呢?比如"神物"与"人物",学生的"人物"说不正确?

别说"河伯"这个形象非常人性化,即便小狗小猫甚至花草,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不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物"形象吗?

我们的文学批评词典中有"神物"这个概念吗?又如"独特感受"问题,是的,我们现在是在讲"个性",讲"感受"的独特性,不同人的经历感受是不可能绝对一样,但人的情感真的不可以相通所有的人都无法获得朱自清先生当时感受吗?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文学欣赏过程中"共鸣"现象如何理解?"心有戚戚焉"又该如何解释?再引伸一下,人们为什么要阅读,生活中人们又为什么能进行交流?

这其实是个非常明显非常普遍的事实,我们切不可为了我们的"研究"而无视这些客观的事实,否则,我们会越来越远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关于主旨的探讨其实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张老师师生光"知人论世"了,可为什么忘记了课文只是节选,要想准确探询到文本主旨首先应当"整体感知"了呢?

另一方面,张老师提供的理解与学生的是不同角度还是不同"层次"?面对专家学者们都众说纷纭的问题,张老师自己就如此自信,仅仅借助庄子的另一则寓言就得到了正确答案?

对我们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前途是光明的,其前进的道路也是曲折的,只有我们的共同努力,光明大道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前面--张老师"可贵的探索"还须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