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4

第54章 要真正尊重学生

看了朱昌元和何杰老师评说滕世群老师《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堂实录的文章后有些不同想法。

一、 "二度课程"要不得!

朱老师在《"二度课程"与教学个性》一文中评说道:"执教者凭着自己的爱好与能耐,将一口池塘'挖'成了一口烟波浩淼的湖"。

这里有两点信息:一是执教者"将一口池塘'挖'成了一个烟波浩淼的湖";一是这"湖"是执教者"凭着自己的爱好与能耐""挖"成的。

前一点很有价值,实质上是在谈教学内容的拓展整合问题。如果出现在我们语文课本里的是一个个专题型的技能或内容单元,就可以有效消除广大一线教师教学资料短缺的苦恼,让学生的认识水平与语文修养能有一个稳步的提高。至于后一点,笔者实在不敢恭维。

因为,第一,执教者自己再有"能耐",展示的也只能是教师的自我,"天光云影"再美,也是教师自己眼中的世界。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浅薄得毫无张力的文字作品(事实上,这种情形在诗歌类作品中不大可能出现),那当然应另当别论,可我们面对的是海子极富张力的文字(诗歌)世界,除非丧失对学生起码的信任,我们没有更多的理由非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观与教师高度一致,我们没有权力充当牧师、传道士去领着学生进行"精神的游历",用教师的"教学个性"去泯灭学生的个性。

如果"走进新课程"教师就是要这样"由课程的被动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的话,那么,这样的"新课程"我们还是不走进为好!

第二,解读诗歌实质上便是在解读诗人,可谁又能保证由于执教者自己的体验、"爱好"及其"教学个性"的介入,他不会出现误读?

朱昌元先生说滕先生的学生的"联想"总使人感到有些浅薄,有些"隔",难道滕先生自己就不会产生"隔"?

如对海子诗句"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滕先生解读成了生命作为自然物体的脆弱与作为精神个体的顽强,就未免有点"隔"。

恰恰相反,海子在这里体验出的正是自然生命的顽强与人类个体生命的渺小,验证的正是滕先生"入课文"中所说的:"这个乡村的孩子,像许多伟大的诗人一样,注定要成为吟唱土地、乡村的歌手。"翻看海子原作不难体会出这一点。

"二度课程"实质上是执教者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它权威化、一元化,替代原创作成为"二度课程"。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二度创作",引导他们放开眼光,通过自己的感悟、比较、分析,拿出自己的"二度创作",才是消除诗歌(特别是语言张力特别大的诗歌,如海子的这篇诗作)阅读与教学中的"隔"的最有效途径,才能真正体现教师本应有的对文本、对学生的尊重。

二、这样的"灌"法还是不足取!

从理论上讲,何杰老师认为"当讲须将,讲得适度"当然很正确,"当讲"的、"讲得适度"的确实不应称之为"灌"。

但笔者认为,判定什么样的"当讲",怎样才算"讲得适度"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否最大限度地吸收内化)来判断,而不能凭想当然,或者哪个人说了算。

按照何老师的意思,"介绍背景知识"的"当讲","营造情景气氛"的"当讲","提高认识层次"的更"当讲",滕先生"讲"得有道理,"灌"得有水平,很好地体现了"当讲须讲,讲得适度"的原则。

但笔者却认为,滕先生的课堂教学确实有"灌"的嫌疑,特别是其"导入课文"部分可以说完全是在"灌",这其实很要不得。道理很简单,我们无法改变有声语言转瞬即逝而学生吸收内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一事实,也就不能不怀疑长篇累牍地持续猛"灌"的实际效果。

因此,"讲得适度"不仅要考虑所讲内容的难易,还要充分考虑单位时间内灌输的量以及灌输内容有无坚实的凭依(文字材料或作品等)等问题。

海子的诗太艰深,学生又不熟悉,接受起来自然难度很大;老师只顾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讲得太多太快,于教学效果不利。

另外,要"灌"的话,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反复"灌"些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或人们思维思辨的规律等,因为这些相对而言比较固定而且又很重要的东西,即便是"灌"给学生,也总比让学生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得多。

但像情感、态度等需要阅读个体用心体验的东西,只可以相机引导,而应尽量避免"灌"。因为这些本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是根本不该灌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