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7

第57章 教师自己不能"迷"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8期发表的两篇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实录,起初也为教者的时兴理念所感动,非常感佩他们"迷住"学生的教学机智;但过后冷静思考,又产生了一些不同认识。

笔者认为,用合理的方法手段"迷住"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以较好地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同时认为,教师自己必须头脑清醒,对用以"迷住"学生的东西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自己千万不能"迷"!

具体说,用以判断的依据起码应有以下三点:一是对于课堂教学有无实际的价值与意义,二是是否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三是这东西本身是否真的科学。教师一旦也"迷"了,问题可就严重了。根据这种认识,笔者有三点想向张国生老师请教。

第一,"迷住"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搞好学生的学习,所以,用以"迷住"学生的东西应对促进学生的课文学习具有显性或隐性的效果,而不是相反。笔者觉得,在这一点上,张老师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

为了"迷住"学生,张先生从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这一意识领域的重大问题的讨论开始,介绍《论语》,介绍展示孔子、孔子像、杏坛、孔府大门、孔子墓、孔子的影响,介绍学习文言文的重大意义,介绍怎样学习文言文,里面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教者侃侃而谈,尽情挥洒个人的才气与才能,单静态的叙述就足有两千字。

对此,笔者不禁也产生了同石卉芸先生一样的疑惑:"我们看不见张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具体实践,甚至不知道在有限的课时中,他是怎样安排教学时间的。

"我思考的问题是,"迷住"学生是否也该讲点效率?张老师为这"迷住"付出的代价是否也太大了?

张老师文中说:"'迷住'学生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什么费力,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了,苦也可能变成了甜。"

这样说是否有点惟精神、过分夸大"迷住"的作用了?无论什么学科,无论哪方面知识或技能,其学习训练的过程都是枯燥的,学习训练个体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其身心都首先会经历苦痛,我们必须首先承认这一事实。

笔者也知道,新鲜刺激本身对青少年甚至我们成年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张老师此举能够"迷住"学生笔者并不太怀疑,同时也认为,"着迷""入迷""痴迷""迷醉"到"以苦为乐"的程度,虽然不能消除身体的痛苦,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冲淡这种感受--这种感受当然非常重要。问题的关键是:

第一,像杨万里、于谦、陈景润那样"着迷""入迷""痴迷""迷醉"的境界,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第二,张老师的"迷住"发生在学生学习训练的具体过程(即痛苦体验发生、持续并逐步加深的过程)之前,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自己也说"无非是逐一朗读、正音、翻译、答问、背诵,不像上面那样新奇生动"。

笔者认为,这才是真实的教学,如果这个阶段仍能"采取一些方法把学生迷住",那才是真正的高人,才能真正让人口服心服,没想到张老师竟然用"不说了"三字将这关键的环节给轻描淡写地带过了。

这就不能不让人担心,一开始老师用大量富有激情与刺激的事实现象"迷住"学生,之后(包括课下)学生会不会还继续"着迷""入迷""痴迷""迷醉"于这些东西呢?

第二,张老师用以"迷住"学生的东西不少都超出了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迷住"的效果也值得怀疑。比如,"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这问题提得是不是太深了?初一的学生真的懂的什么是"思想",什么是"文化"?

学生真的能理解真的能对"省"字的训诂感兴趣?学生自己真的能区别出"说"与"乐"二者程度的深浅?学生不了解古汉语中"朋"与"友"的区别,真的能知道"'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

笔者根据自己的体验与观察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一般不可能独立解决"的,因为初一的学生毕竟刚刚接触文言文,还缺乏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的起码的生活经验与最基本的学习经验。

第三,张老师用以"迷住"学生的东西,其科学性有些也值得怀疑。张老师对文言文学习的意义是否有点过于夸大了?否则,我们现在教的、学生学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为什么是白话文而不是文言文?

张老师自己真的相信"古籍中有治疗癌症的方法""《梦溪笔谈》中有'UFO'的记载"这些说法的可靠性、科学性?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但首先应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严谨的理念与实事求是的态度,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张老师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