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58

第58章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每次拜读李镇西老师的大作,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动于李老师深厚的"内蕴"与质朴而绚烂的人格,感动于其作品中自然流淌的青春魅力与诗一般喷薄而出的激情。

近读冯卫东、张卫东两位老师整理的《李镇西老师教<提醒幸福>》一文(《中学语文教学》),又让我真切体验了一次这样美好的激动。但激动过后,冷静下来,却也产生了一些不同认识,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在初一年级(初中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我们最基本的任务到底应该是什么。

关于阅读教学的任务,李老师用了"读懂文章"四个字加以概括,又进一步分作"基本读懂"与"真正读懂"两个层次:"基本读懂"的标志是"要弄清三点,第一是'写了什么',第二是'为什么写',第三是'怎么写的'";

"真正读懂"的标准是"必须'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李老师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这些要求,并且将"真正读懂"的标准用板书加以强调,这一点,笔者认为做得非常好。

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己懂得了,会学了,我们才不必教。

学生会学,首先得知道该学些什么,然后再逐渐知道该怎样学。笔者想与李老师进一步探讨的有两点:一是,李老师向学生传达的这种标准是否科学;二是,在初一阶段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我们教学的重心到底该放在哪里。

在拙文《阅读教学视野中的文章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将文章的解读分解为理解、感悟与评价三个层次,并且指出,在读者个体的阅读过程中,三个层次是同生并存的,但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我们必须予以必要的界分,在三者并重的情况下,要特别加强理解层次的教学。

这些认识,笔者至今没有任何改变,并坚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这是文章的交流本质决定的。理解是交流的基础,理解一旦缺席,就不会存在真正的交流,更不用说高质量的交流,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并不存在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将读者个体的感悟、评价与理解混为一谈,就可能导致指鹿为马现象的发生,阅读者就会逐渐走向浅薄与虚妄。我们进行语文教学,首先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科意识,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其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阅读教学,我们首先应教会学生阅读,学会理解,除非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特别强,不需要我们去教学。

可事实上,别说学生,就连我们这些以"语文教师"自居的人,头脑其实也不见得都清醒,看看我们那些以"创新"自命的课堂是如何"创新"、"创"出的大都是些什么东西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笔者不敢说李老师的课堂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在这篇课堂实录中,显而易见,李老师将这三个层次混为一谈了:"读懂","懂"什么?不就是人家的作品?"读懂"不就应该是真正理解了人家的作品吗?

这里的"基本读懂"说到底其实就是理解,而其"真正读懂"却早已超出了"懂"的范畴了:"真正读懂"中的"读出自己"属于读者个体的感悟层次,"读出问题"属于作品的评价层次。

基于上面的认识,笔者认为,李老师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悟与评价混为一谈,又无视初一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将教学的重心移至读者的感悟、评价层次,虽然能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与才气,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可以不断地出彩,然而,长此以往,笔者认为,学生的语文意识与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乃至语文能力的培养,却很令人担忧。

另外,笔者认为,李老师制订的"基本读懂"(实际上是理解)的标准也值得商榷,其所谓的"基本读懂"倒是货真价实的"基本读懂"。

"真正读懂"应当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弄清"写了什么"(基本内容);二是弄清"写作目的何在"(文章主旨。"为什么写"太笼统,可以理解为文章主旨,也可能被理解为探询文章主旨有时必须了解的文章创作的背景);三是弄清"怎样写的"(文章结构与作者的基本思路);四是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此类文章的行文规律)。

弄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根据个人长期语文教学的体验与对中国语文教学现状的观察,笔者发现,由于我们在理论方面没有予以澄清,实践过程中过分而严重地存在着不少糊涂认识与行为。

比如,第一层次,我们中国的学生一般也应该不会存在多少问题,因为,我们读的是汉语文作品嘛,即便学生有些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己解决嘛(特别低的年级,像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当然应该除外),如果还不能解决(如果有这样的习惯,人数不会太多),可以以个体的方式求教同学或老师嘛,可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这个最应该体现学生"自主"意识与能力的领域,由于不信任,我们的课堂教学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第二个层次是实现交流提高交流乃至读者个体感悟与评价质量的基础,很重要,我们以往的教学似乎很重视,但实际上,由于教学师生没有认真研究探询方法与规律的意识与习惯,这方面的能力太有限,过分依赖权威现象广泛存在,郑重其事的探询其实是"伪探询",探询出的"主旨"很多都是"伪主旨"。

现在,不少人又为了所谓的"个性"与"创新""创造",自觉不自觉地极力淡化这方面的教学,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后两个层次其实既属于理解(读懂)的范畴,也是实现读写一体的基础,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第三层次,第四层次方面的教学就很不够,更重要的,我们没有通过特别的强调强化,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与习惯,运用于个人的阅读实践中去。

由于过分强调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他们平日的阅读就是读,就是念,就是背,由于没有理性的自觉参与,导致我们学生的阅读一直停留在最浮浅的层次上徘徊,阅读的效率不高,以读促写的目的更难得实现。仔细想想,单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总是走不出"少慢差费"的泥潭,也应当说是一种必然。

行文至此,笔者不由想起了道家的"无为"观。道家主张"无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道经》第二章),这里的"无为"显然不是什么无所作为,而是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为",反对急功近利,强作妄为--这里其实是在强调,"无为"方能有大作为!

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发展其实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与要求,我们应当努力探询并自觉遵从这内在的规律与要求。

一味想当然,削足适履,强作妄为,事物自身的发展就会遭到人为干扰,我们的事业也便注定会失败。

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是应当一味遵从那些时髦而虚幻的理论,遵从权威的导引,并且为他们拼命地摇旗呐喊呢,还是应当"自主"思考,认真研究并且遵从语文学科及其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需要呢?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笔者才不揣浅薄,不惜贻笑大方,将这些粗浅的认识写出来,不妥之处,敬请李老师及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当然,笔者孤陋寡闻,读过李老师的一些文章,却没有读过几篇教学案例,现在只是就事论事,偏颇偏激在所难免。若如此,还敬请李老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