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06

第6章 进行负责任的教学(1)

基于多年一线语文教学的理性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叶圣陶先生无疑是我们百年现代语文教学历史长河中至今仍然无人可以企及的一位伟人,一个我们应当不断努力走近而不能总是试图"绕过"更不能妄谈"超越"的巨人。

在这里,笔者重读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意在提醒广大同行,由于已经渐忘了叶圣陶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语文大家,总是试图绕道而行,打着"发展"的旗号强行"超越",无论语文教学还是其教学研究,我们都正在为自己的浅薄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不到之处甚至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语文"说:为语文设科奠基。

关于"语文"二字的内涵,叶圣陶先生曾给出过这样经典的论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后来又进一步明确:"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依叶老和"彼时同人"的理解,语文即"国语"与"国文",亦即"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统一体,用现在的术语表述,语文就是"言语",就是语言的现实运用。

基于这种理解,作为一门学科,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应当着眼"语言",致力于其"运用"的教学。

叶老与"彼时同人"的头脑是真正清醒的,这里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国内知识界还没有区别语言与言语、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等概念,表述未能进一步明确而已。

任何学科的课文都是以言语作品的形式存在的,任何言语作品都有其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

可是,其它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承载的都是本学科的学科知识体系,或者说,其言语内容也承载着其言语形式--所有定律定理内涵的定义阐释以及其适用范围的厘定、现实运用的原则规律方法技巧等,无不包容于言语作品(课文)的内容之中。

语文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则包罗万象,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文明文化,无不可为其所包容,却少有承载诸如语法、修辞以及阅读与写作的原则规律方式方法等语文学科知识及其运用的形式规律的。

其它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承载着本学科的学科知识体系,说眀其它学科的教学应该立足于言语内容方面,深刻理解了言语作品的内容,也便掌握了学科知识体系及其运用的规律原则方法技巧,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不断向新的领域进发。

语文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却少有承载学科知识及其运用形式规律的,正说眀,语文课文中的言语内容属于其它学科却不属于我们的语文,我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必须定位在言语形式方面--过分纠缠言语内容,其实是忙着为别人做嫁衣。

立足言语形式,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科。

我们都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不就是语言吗?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承载文化传承文明的工具,语言的"工具"属性是以"形式"的形式体现的:语言承载思想承载文化,但其本身不是思想或文化:思想文化是语言承载的对象,亦即其介入生活后生成的言语作品的内容;语言本身则只是"工具",是舍弃言语作品具体内容后概括抽象其丰富多彩的形式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立足言语形式,语文必然全面彻底地走向语言--我们的民族语。

语文成为学科,是现代教育分科教学的产物。分科的实质是分工,分工意味着任务的进一步细化与时间的大幅度减少。分化出来的学科,首先应当承担起相应的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相应的学科素质与能力,而不能如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那样包罗万象包打天下。言语内容方面的教学都已经由其它学科承担,我们的语文学科也便责无旁贷,只能立足言语形式,承担语言本身的教学。作为一门基础之基础、工具之工具性的学科,着眼语言,进行专业的负责任的语言教学,是语文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其它学科健康发展的必须。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打出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就是我们民族语的教学的旗号;否则,专责不专,继续无节制地开疆扩土包打天下,必然会"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导致教学效率的"少慢差费"。完不成使命,国民的语文能力修养得不到有效提高,基础之基础、工具之工具的学科无法为其它学科提供高品质的基础工具,就会严重制约其它学科能力修养的培养提高,就会"误尽苍生".

语文学科与所谓的语文教学自然也便没有了立足之地。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借助语言,任何学科能力的形成都有赖于相应的语言能力,可是,只有语文学科的教学必须着眼语言自身及其运用,以语言运用的教学为旨,这其实正是语文学科成为一门基础之基础、工具之工具性的学科的根源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