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61

第61章 语文与生活(2)

现在,一提起语文及语文学科的教学,人们大都会想到并且坚信这样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因此也便认为,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可开发的价值功能实在太多了。为了有效开发这些资源,我们的"新课程"专门开设了"综合性学习",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学语文",以实现"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可我们"开发"我们"走出"的结果呢?大都很不怎么样,不少人起初热情很高,可不久便坚持不下去了,又走回了习惯的老路,虽然这条老路我们走得也非常艰难。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如果我们能够转换视角,从语文教学立足点的高度来审视,其实不难发现,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学语文"学到的其实大都是些经验,主要是一些社会的、生活的、人生的经验。

"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后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的主要是其它学科的知识,二者其实都属于经验性亦即人们思维内容方面的东西,都不真正属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也就是说,无论原地踏步还是"走出",我们都没有"走进"我们"语文教学"的大门--这样的语文教学怎么会成功呢?

现在,我们再回到我们讨论的话题,我们不难发现,不仅"漫步桃园润心绪",这一期发表的两个"关注生活课"案例其实都只关注了"生活",关注的都是一些事实现象及师生的相关认识感受,都是属于思维内容方面的东西,而没有真正关注我们的语文,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训练。

冯老师的点评不仅客观公正,而且精到深刻--两个案例其实都缺乏起码的"语文性"。

"如何才能增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语文性',使之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面对不尽人意的现状",冯老师的大作中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大课题,并且明确了目标实现的前提、原则与途径--"要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用语文中学语文", "首先必须要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大语文观来设计、规划整个学习活动"。

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则是,广大一线教师读了冯老师的大作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说,更不知该如何去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鉴于上面的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冯老师大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强调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关注生活""关注"的其实都是一些事实现象及师生的相关认识感受,都是属于思维内容方面的东西,通俗一点说,都不过是一些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凭依的材料。

材料是丰富多彩的,而人类思维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质量与水平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专责所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材料的运用是为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服务的;同一种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用这方面的材料,也可以用其它方面的材料。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下面的认识也便不难澄清了:

第一,"关注生活"非常必要,但没有必要像我们现在这样为了并非我们属于语文的目的大张旗鼓地"走进生活"专门去"关注"某一社会现象,我们应当努力培养的是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特别是身边生活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学会了关注自己时时亲历的学习生活与其它的一些日常生活,自然也便学会了日后应该关注的其它的社会生活。这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般规律,我们没有必要恨铁不成钢,总是试图让我们的青春少年一天就长大 --并且,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第二,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关注"的成果而不是"关注"的过程,没必要非得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亲自观察体验获得,特别是我们为了"教育"的目的所"关注"的那些远离我们学生"生活"的东西。

我们要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学生的语文素质、修养与能力负责,我们不能因为并不属于我们语文的"关注"过程浪费我们非常有限因而非常宝贵的语文教学时间。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西方特别是美国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将现成的"生活"成果作为材料提供给我们的学生,教给或者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开发,去整理,去抽象,去提炼升华出个人的认识见解,最后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

如果澄清了这些认识,再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这两个案例,就不难发现,二者其实有一个共同点--语文教学课堂上展示的大都是些"生活",直到临下课才想起"语文",用冯老师的话说,就是"在此关键时刻戛然而止了"。

如果澄清了这些认识,我们其实也不难解决冯老师留给我们的课题--让"生活"回归生活,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只取其"成果",专心酿造我们"语文"的琼浆。

当然,笔者这里提供的也仅仅是理念认识问题,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摸索探询,但笔者坚信,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就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