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25427100000018

第18章 FBI特工告诉你,手臂语言传达心理玄机(2)

再有,你还可以拿一些影像文件让对方观看。这样一来,对方的身体就会向前倾斜,在心理角度上也提升了增进感情的效果。与此同时,你还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前倾一些,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此时,可以伸出手臂,切记手掌一定呈向上姿势,并说:“你有什么不懂的,需要我告诉你吗?”或“你感觉如何?”然后,你可以逐渐把身体向后移,这样暗示对方:“现在由你发言了。”通过这种无声的手臂语言,你所传递的信息就是:自己已经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了想法,希望对方能够坦诚相待。

事实上,联邦调查局在培训探员时,专业的指导老师都会告诉学员,要想和嫌疑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就应该关注对方交叉双臂的姿势,并找到对方摆出这种姿势的原因,以便进行游说。如果一个销售员看到消费者双臂交叉,却选择忽视这一动作,仍然喋喋不休地介绍产品,那么极有可能做不成这笔生意,同时也无法发现消费者拒绝购买产品的真实理由。所以,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人们忽略了他人双臂交叉的肢体信息,没有发现他们对你的话语持否定态度,所以也就没有发现对方极力隐藏的真实看法。

3.手触摸头部的姿势传达了哪些心理玄机

FBI发现,当人们处于某些复杂的心理状态时,很容易表现得手忙脚乱。因此,常常会选择一些替代动作,比如,用手触摸头部。这些动作与事情本身并不相关,但能排解人们心里多余的负能量,帮助你适应当时的状况。头部作为人体的躯干,与它相关的动作,也是人类进化中最早的身体语言。人们通过这些头部动作改善心理状态,可以说,这是一种替代动作。

看看那些流传至今的成语,比如,抱头痛哭、垂头丧气、埋头苦干等,就不难发现,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头部动作有着密切的关联。FBI发现,当人们的心理处于焦虑和矛盾状态时,就会用手触摸头部。这是一种通过替代性动作排解矛盾心理、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总是关注时间,那么时间就会过得很慢;而如果你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后再去关注时间,你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除了在焦虑时触摸头部的动作之外,人们在惩罚自己健忘的时候,也会用手拍击头部。FBI发现,人们在拍击头部时,那些习惯拍击前额的人,往往比那些拍击后颈的人,性格更加爽朗,更容易亲近。习惯拍击后颈的人,往往性格比较内向,刻薄。

在不同情况下,人们会进行不同的头部语言。因此,解读手触摸头部的语言,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看到别人用手接触头部的姿势,那么你能看出他内心隐藏了哪些负面想法吗?这些负面心理,可能是怀疑、不明确、忧虑、紧张、慌乱、撒谎等,但想真正了解对方隐藏的真实心理状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推测。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仔细观察对方的每一个手臂动作,从整体上进行肢体语言分析,窥探其内心的真实心理状态。

通过对身体语言的研究,FBI还发现,触摸头部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性动作,而且头部是和手指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位。对此,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柯勒指出,虽然头部占据身体的面积并不大,但是人们的触摸感有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头部。FBI根据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总结出了这类动作背后代表的心理玄机:

(1)手触摸头部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替代语言

双手抱头或托头是一种保护性的替代语言。这和人们闻到异味时会用手捂住鼻子,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遇到危急情况时,通常会摆出这种动作,在内心焦虑和恐惧时也会如此。

1996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在英国队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当时,比赛进入点球大战阶段,双方点球分数持平,英国队要靠最后一次射门定输赢。此时,英国足球队的前锋凯尔西·索斯盖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人物。这次的射门不仅仅关系着英国队的胜负,还决定着他们能否进入决赛。如果此次输了比赛,那么下一次上场就要再等几年。也许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德国队接住了凯尔西·索斯盖的进攻,英国队输了。在退场的时候,凯尔西·索斯盖做了一个“醒目”的动作,就是双手抱住后脑勺,也许当时他想以这个动作获得一点慰藉。

此外,这种手与头部的接触是为了让自己在精神上获得安定,这是一种心理作用的结果。除了摸后脑勺和前额,双手托住头部的姿势也是一种疲惫的表现。FBI认为,当人们把双肘放在桌上,做出托住脑袋的姿势时,实际上就是身体的疲劳所引发的本能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等于是变相地拥抱自己,给予自己“依靠”,也就是所谓的自我亲密。但不可否认的是,双手抱头的姿势,也是在重复孩童时期母亲常做的一种动作,目的是通过抚摸缓解痛苦。为此,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们焦虑的时候,摆出这种姿势是为了重温被父母抚摸的感觉。虽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个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当然,有时候人们做这个动作只是单纯地为了缓解疲劳,在双手交叉抱着后脑勺的同时,还做一下手臂的伸展动作。这确实可以放松身体,缓解疲劳。

(2)随手抓头是整理身体的动作

手和头部的接触,最为普遍的就是抓头,这一动作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整理头部,比如,头皮痒时用手抓头等。但是,FBI探员指出,当人们脱离了安全状态时,就会陷入情绪紧张的心理状态,因而,也就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整理身体的动作。比如,某些男性习惯性的抓头动作,可以视为是一种不满、害羞或痛苦情绪的表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面部表情往往会有些扭曲。这是为了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这与用手捂脸的动作一样,都是一种带有掩饰性的肢体行为。

(3)手指弯曲敲头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他人还是自己,都会做出手指弯曲敲头的动作。通常情况下,用手触碰头部,做出敲击或贴着头部不动的动作,是为了强调正在用大脑思考问题。在现实中,有的人会直戳太阳穴,做出模仿手枪射击自己头部的动作,这是一种自我惩罚的动作,也可以说是象征性的“自杀式”动作,其目的是掩饰尴尬的境地和困窘的心理。

除此之外,一些敲击头部或拍头的动作,可能是因为突然记起了一件事情,从而做出的恍然大悟的姿势。

除了简单的头部动作之外,也有一些复杂的动作,比如,抓耳挠腮、搔首弄姿、抱头等。这其中隐藏的内涵广泛而复杂。由此可见,手触摸头部的动作,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FBI指出,东方人对一件事物感到无法理解、莫名其妙的时候,就会在思考之余,用手敲击头部,或者揉头部。而欧美人则不同,他们一般会按摩太阳穴。但是两者的思考心态是一样的,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疑惑”的心理态度。此外,FBI还认为,当人们下意识地对头部进行按摩或在太阳穴周围按压时,可以视为一种想让大脑尽快运转、理清思路的表现。

4.不同的手势代表不同的气场

有些人总以为只要不说出来,就能将想隐藏的事情藏在心中,却不知道通过肢体动作也能传达出内心的感受。多种多样的手势可以传达出人的自信、鬼鬼祟祟、紧张、疑惑等心理。肢体动作也能表现出人不同的气场,这一点FBI应用得很好。

在执行任务时,全副武装的FBI会通过各种手语与队员进行沟通,而这种手势通常十分快速、用力。这些短促的手势能够清楚地表达队员前进、后退、目标男女、变换队形、列队方式等指令,同时也能激发出队员解决任务的决心和自信。看到动作的队员在干净利落的动作感召下,潜意识中想要迅速、出色地完成本职任务,可以起到鼓舞士气、提高注意力的作用。这时,FBI所形成的气场,就是专业、自信、利落的气场。

当FBI对案发地周围群众作调查时,他们会尽力将双手放在对话者能看得见的地方,身体尽量前倾。这些虽然是一些细微的动作,但能够传达出一种正在仔细倾听的正面感觉,从而使得被调查者能尽量将自己所知全部说出来。有调查显示,将手放在对方看得见的地方,会给人一种大方、友善、正气的感觉,而将手放在桌下或其他难以看到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却是畏首畏尾、鬼鬼祟祟,甚至有些虚伪。这时,FBI探员散发出来的则是一种和谐、亲善的气场,让你更乐意说出自己所知的信息。

其实,当FBI探员审问嫌疑人的时候,他们并不能确定嫌疑人是否与案件有关,但他们依旧会将自信展现出来,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时,FBI探员会做出尖塔式手势,即双手十指分开,而后将双手十指分别对应,将指尖碰在一起,手掌不互相碰触,看起来就像是一座教堂的塔尖。这是一种高度自信的表现,再配合以微微后倾的身子,无疑会给嫌疑人一种“我已成竹在胸”的感觉,从而无形中给嫌疑人带来一种压力,以冲破他的心理防线。这时,FBI探员展现的就是一种极度自信的气场。在这种气场的影响下,嫌疑人难以继续说谎,最终会将罪行悉数说出。

当FBI探员与上司交谈或是面对媒体时,他们会将双手交叉并轻松握起,而后将双手的拇指上扬,且不与其他手指相握。这时,他们则是在表明对自己的表现评价很高,或是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当然,这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但与尖塔式手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这种手势往往能让交谈双方都感到一定的舒适感,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情感,好似在告诉对方:“与您的交谈十分融洽。”这时的FBI探员甚至暂时扔掉了警察的身份,显示出更多的亲和力,散发出的是一种友好交际的气场。

精明的FBI探员可以通过手势的不停变换表达出不同的含义,这些无声的含义有时比言语更有效果,会对接收人的潜意识造成一种错觉,从而影响他人心理。老练的FBI探员更能通过手势的变换来调节自身气场,在审讯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罪犯绘声绘色地讲述已经编好的故事时,FBI探员只需要通过手势就可以表达对他的怀疑,以及对事实已经知晓的自信,而无须开口说话。这时,罪犯只能从FBI探员的肢体语言中寻找蛛丝马迹,以推断自己的谎言是否被识破,这就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从而增加了他出现更多破绽的机会。

FBI探员也精通站立时的各种手势,如捏握、巧握、敲击、砍劈、请求等。德斯蒙德·莫里斯博士研究发现,说话人经常应用这些手指姿势,有利于强调自己的意图,更能深刻地影响听众。

(1)巧握

FBI探员在发表演说时,经常会将拇指尖与食指尖碰触在一起,就像是手中拿着一只钢针一样,将他所阐述的观点刺进你的心里。有时他们也会做出拇指与食指想要接触却并未接触,中间隔着一段距离的手势,这说明他们对所发表的观点并不十分肯定,有些询问的意思。如果这时你在恰当的时机为他的观点进行补充,一定会在他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用力地捏握

当一些政治家对公民进行演讲时,到了激烈的部分,他们往往会将手臂抬起,双拳紧紧握住,而这时听众的心好像也被握在了他的手中,浑身都升起了一股激情。也正是因为这种手势充满力量,象征着信念与决心,所以FBI探员对于这种手势使用得很谨慎。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公信力,还是不要尝试,以免遭遇尴尬。而将拳头稍微打开,让拇指与其他四指一同向内弯曲,这个手势比握拳要柔和得多,它无须苛刻的公信力要求,只是为了让听众能够正视自己。

FBI探员与人交流时经常会使用一些简单手势:

(1)指戳

显然,这不是一个友好的举动,只有当FBI探员想要在语言上攻击他人时,才会做出这样的动作。面对顽固不化的匪徒时,他们会伸出食指狠狠地戳向对方的胸膛,再配合他们的语言,会如一把利器一般刺向对方。

(2)用手指点击

FBI探员也经常应用这个手势,虽然此手势的进攻性没有指戳强势,但它也是一种盛气凌人的表现,就好似在细数对方的破绽一样,一点点地将对手逼得无路可退。

(3)劈砍动作

这个动作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监斩官的举动,也会让人联想到指挥官发布开炮的命令。当讲话人想要表示坚决的意思时,没有什么比这更合适了。

(4)双手交叉,呈斜十字状

这是一个典型的否定用语,当你正侃侃而谈的时候,看见这个动作会不由自主地停顿下来,就像疾驰的汽车看到了红灯一样。这说明做动作的人并不赞同某一观点,并且不想继续听下去。这也说明动作人对说话人的观点不屑一顾,连继续听的意思都没有。

(5)推人状

这个动作同样表示动作人不同意说话人的观点,但比斜十字状表现得要温柔。它礼貌地表达出拒绝的意思,好似轻轻地将说话人向后推,让他离得远些、声音小些。

人类的手是最独特的器官之一,大脑对手腕、手掌和手指十分偏爱,似乎把更多的动作都分配到了手上。尽管人类已经进化出语言,但手还是能下意识地活动,去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想法。例如,当你强烈地想要表达内心想法,对方却不能领会时,你自然就会手舞足蹈起来。因为有效的手语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受,甚至带给人积极的反应。FBI就擅长利用手势,而且,他们更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去应用什么样的手势,以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即利用不同的手势展现出不同的气场,并在转瞬间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