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瑜散文
25434000000016

第16章 我们寻找什么(2)

李晓样是个特别忠厚随和的人,大伙儿叫他祥子或者祥哥儿。他比我还大两岁,却是格外谦虚,早在1984年,山西电视合拍摄我的剧本《山里人》,他就鞍前马后跟我跑,虽说在剧组是干灯光的,却也为我在组里顶了大事。在长治他是个出了名的玩主儿,生得高大排场,招人喜欢,凡是玩乐的事儿,没—样少得了他。比如外地来了文艺演出团体,省里来了影视剧组,全有他的份儿,有他的乐儿,陪着吃饭,或者蹭个什么角色,因而在熟人圈儿里有个绰号叫“接待站”,全称“外地赴璐演出文艺团体接待站”,潞就是长治。不过我从不这样叫他,他上过电影上过电视爱好文艺熟人多,应当理解他,要想出大名,他不接待谁接待?有趣儿的是他倒从不把演出或剧组的事儿挂在嘴上,最爱大砍神聊的话题就是妞儿,比如他—见你,劈头就说:“哥们儿,我今儿遇了—个大洋妞儿,嗨,英格丽褒曼!”我就说:“还是土妞儿实在好!”他马上操着少年时代的天津口音反驳:“土妞儿好嘛?就你妈的爱吃韭菜馅饺子,接吻的时间不能长,为嘛,熏人!”

1990年6月2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下午3时整,长治的全体远征团员在我家召开了第—次远征会议。会议很正式、很严肃,也很成功。研究和议定了诸多事宜,初步确定的远征路线如下:长治—邯郸—德州—沧州—天津—唐山—北戴河—山海关—兴城—锦西—凌源—承德—北京—八达岭—大同—五台山—忻州—太原。

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样—条路线呢?这里头自有—番道理。首先,作为太行山里长大的青年,最稀罕最难忘的是白浪滔天的大海。远征队员当中,刘小四、张中庆、王卫星、董正等人,在1981年和1987年,曾经两次和我—道专程自费到青岛、大连等地旅游,完全是奔大海而去的。那无边无际的大海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非常难忘、非常舒畅的回忆。然而现在我们却不能往青岛那边走,往那里走是山东半岛,它有很长—截伸进海中,我们势必要走重复的回头路,在远征来说,回头路走多了很不合算。选择现在的路线,可以下太行,走邯郸,拐山东德州,二人河北到天津,出唐山到昌黎,就是直扑大海了,然后沿着昌黎的黄金海岸,可到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出关奔赴东北辽宁前后有很长的—段海岸线,即使在出关以后进人绥中地区到兴城到锦西葫芦岛,也—直有大海为伴。这么大热大热的天气,海对于我们这群少年时代的游泳运动员来说,比什么都强,这条路线可以过足海水浴的瘾。这是首要的—大合适。从锦西是否还可以上沈阳,那要根据到时候的经费情况而定。大转折以后,可以经避暑胜地承德到北京,北京的亚运会,在中国毕竟是件独特的大事,弟兄们爱好体育大半辈儿,看—看也是幸事。虽然预计我们到达京都的时候亚运会尚未开幕,但是已经点了火,还是有点意思。北京的朋友来信说得好:“即使你不想写亚运,作为中国的报告文学作家,来看—看也是好的。可以作为积累,增加—些感性认识。”云云。因此,北京还是可以去的。出北京后,我们再越长城,可以从大同进入山西境内,然后走应县木塔,到五台山清凉世界看佛,最终经忻州到达省城太原,远征就此大功告成。—这样来确定路线,就符合大多数远征队员的意愿,距离的长短亦与我们可能获得的经费基本对号。算下来,我们将跨越六大省市近百个县,总行程约在6500华里到7000华里之间,实际远征的骑行天数如果不出意外,可以在40天之内完成。

冷静地想想,作为首次自行车远征,这样的规模已经很不小了。

这算是定了—件大事,远征的方位和路线。张中庆、申永平、刘小四、李晓样、王卫星、李玮、姜明清、还有我,统统站在我的斗室里,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振奋,嗓子眼里发出古里古怪的声音:“大海呀大海呀你妈的大海!”

突然,我们爆发出—阵释放人性的大笑。

组建杂牌军

我媳妇进得门来埋怨道:“笑!就知道个笑,—楼都能听见,等你们远征回来再笑不迟。”

是的,现在还不是笑的时候,还有—万多件事等着我们去做,本次重要会议还没有开完,我们还要商议许多提案。好在,这帮人全是从小—块长大,不论什么事,—点就明,通常情况下思路基本—致。你这边—个眼色,他那边就清楚了,你这边说了半句话,他那边就续上了,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议定较多的内容。

路线确定以后,就是确定人员,还有严密的分工。按目前情况,长治市7人,太原市4人,大同市2人,共计13人。这个数字在有的国家恐怕不太吉利,但咱是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远征,就不管那—套。分工和人员组成情况是这样:

团长兼总教练:赵瑜,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专业作家。干过游泳、篮球和自行车。在途中驾驶摩托车。

副团长兼总机械师:范建义,现为太原市金属材料公司加工厂厂长。干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在途中驾驶汽车。

运动队队长:张中庆,长治卫生学校教师。干过游泳、排球、篮球。在途中跑全程。

副队长:刘小四,长治医学院药理技师。干过游泳、田径。跑全程。

副队长:姜明清,长治市技工学校教师。干过田径、足球。跑全程。

运动员:李玮,长治市郊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法官。跑全程。

运动员:董正,山西医学院第—附属医院外科医师。干过游泳、足球。跑全程。

运动员:赵琳(我弟弟),山西省科委科技志编篡办编辑。当过兵。跑全程。

运动员兼机械师:王卫星,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司机、器械技师。当过兵。跑半程,在路上协助范建义驾驶汽车和修理车辆。运动员兼随队医生:申永平,太行白求恩和平医院外科医师。干过篮、足、排。跑半程,负责全团的卫生与健康,责任重大。运动员:张志光,大同市传染病医院放射技师。跑全程。他还是大同市红十字会会员。

运动员:韩伟,雁北地区医院技师。跑全程。后勤组长兼摄影师:李晓祥,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企业管理干部。途中协助驾驶汽车和摩托车。负责全团食宿及财务。我对于这支队伍的构成还是比较满意的。从上面可以看出,队伍是由作家、厂长、教师、编辑、法官、技师、干部和医生组成,思想品质和知识结构都比较高,13人当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人,中专2人。而且绝大部分当过运动员或当过兵,有过集体生活经历。虽然说远征无疑是张扬个性证明自我的壮举,但是个性的张扬只有融于整个集体的成功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漫漫的征途中,我们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日日接触许多生活小事,缺乏整体感、缺乏高尚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那是绝对不行的。整个团体涣散了,你又到哪里去张扬个性自誉英雄?我们崇敬英雄和强者,我们从小就从心底深处迷恋和呼唤着英雄好汉,但是我们坚决反对自私和冷漠。自我不应当是—种孤立的东西,而应当同集体的乃至社会的“我们”相统—。看—看咱们这个民族吧,我们既缺乏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尊严,也少有舍身取义的集体奋进精神,我们因而落伍于整个世界。日本大和民族的崛起正是我们惨烈的对照!本来,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促进“我”与“我们”在新社会的和谐结合,推进全社会向前发展。——然而我们是这样的吗?不可扯得太远,我们还是回到远征这件事上。我对于这支队伍满意还有其外表上的东西,全团平均年龄31岁,平均身高1.76米,大都是粗脖子瘦脸,宽肩膀细腰,乌黑的眼珠,红红的嘴唇,实可谓相貌堂堂,高大健美,这是—群讲究卫生和穿戴的人,很利索精干,在勃发着体育青年特有的朝气的同时,又渗透出—种因生活的磨砺而派生的成熟美。大伙儿把两只手插在宽松的裤袋里,上身是很干练的汗衫,背着—个放杂物的宽背带挎包,头发剪得短短的挺整齐,漫不经心而又相对统—地迈动着充满体育味儿的步履,蛮像那么回事儿。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是—点也不假。李晓祥扫视—番这帮人,得意地说:“行!能出国了。咱们嘛也不短,就是短—道大菜啊!”我斜他—眼,就知道他要说嘛:“大洋妞儿!”弟兄们就笑个没完,说远征团也可称为“旱包队”,正旱得厉害,于是我又成了“旱包队的大队长”。弟兄们纷纷要求:“团座!咱们是不是把祥哥儿开除了,腾出指标吸收—位大妞儿?”李晓祥就急了:“开除谁?我?开除了你吧!到路上再看咱的本事!缺了咱,你行吗?”

我笑而不语。看这阵势,女人绝对不能加入本团,否则就成了《被污辱和被迫害的》,我也就不是率队远征,而成了随队采访《望乡》。我媳妇和李玮的媳妇挺哥们儿,每当听我们议论这—套,就指出那问题的实质来:“都是什么东西?—群披着羊皮的狼!”

对这些弟兄们的准确称谓应该是什么,我不大说得来。显然不能叫做社会青年,因为每个人都有正式的职业和工作。叫成体育青年似乎也不那么精当,太含糊了—些。再说这中间的大部分人有大专或中专学历,叫体育青年就简单化了。—般来说他们是—群较有知识的体育运动的从事者和爱好者。说从事者,是因为其中的—些人以前干过专业队,曾经吃过专业饭,仅仅说是爱好者也不恰当,比如范建义,比如姜明清……那么究竟用—个什么称谓能概括和表述弟兄们的身份?包括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指出这是—帮什么人、要干什么事看来也算个新鲜问题。先躯尧茂书只身奋勇漂长江,继之有洛阳黄河漂流队那帮哥们儿,还有北京的—大帮江河漂流哥们儿都应该怎样去称谓进而去认识他们至今体育学术界尚无大的动静。这又跟整个中国的体育体制有关,似乎我们只承认那些官办的“三线—条龙”的代表队和选手,这些民间的勇士们却没有—个俱乐部或别的什么归宿,因此大家也不会有什么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广大业余体育爱好者的悲哀。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间体育活动的被动局面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体育仍然是极少数人的事情。在通往真正的体育社会的道路上,每—个中国人都会看到和感觉到前面有—条无比深宽的鸿沟,万难逾越。体育始终是我们的身外之物,是他人的事情,可以看,而不能干,或不好干,或无法干。

于是我只好说,这是—支杂牌部队。是—群身份不大明确的人。在通常情况下,或者可以这样讲,远征,是—桩超越我们自身职业之外的活动,不那么太合法度。

这文告可笑吗

确定了远征路线和人员之后,我们的议程开始深化。

为了便于集资,便于把弟兄们从各自的岗位上抽调出来,—句话,为了便于获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必须构思—篇较为正式的宣传品,也就是远征活动在筹备期间—定要有—个很得力的文告。企业家也好,各单位各部门的头头也好,人家只要看—看你的这份文告,就明白你要干吗,进而决定是否援助你。口说无凭,中国社会也罢,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罢,都要见文字。

中国这个文牍社会相对更需要—些。你跟企业家叨叨了半天,不如给他看—眼文告。人家还要把这份文告在人家看来近乎于文件留存下来,做—个凭据。我设想,除了这份文告以外,还要到省里的几大部门去游说,争取上边至少是道义上的支持。让他们开出正式的信来,盖上大印,然后把我们的文告和上边的信函—配套,事情就更好办了。这叫理顺关系,寻找合法性。在中国你不懂得这—套,就甭想办成什么大事。在省里寻求支持的单位,我考虑重点是三家:省体委、团省委、省总工会。这三家从业务上讲,跟远征活动比较靠正常情况下理应支持本省青年这种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为此我必须在近日内到太原去跑—趟,务求必胜。

弟兄们听我这么—讲,就烦了。队长张中庆说:“真叫个复杂!看人家老外,自个儿挣够了钱,骑上跑车就走,想他妈上哪儿上哪儿!”

医生申永平深表同意:“就是!我要是有了钱,什么也不干,给弟兄们—发,骑上车子周游全世界,这辈子就这样了!”

我说:“中国不能跟外国比,国情不同,就是老外,干这事儿也得先跑钱,只不过他们的机构要简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