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瑜散文
25434000000031

第31章 厚德载物是石才

昨后晌及夜晚,读董石才先生新近完成的散文杂文集,书名《太阳笑》,今晨起来翻寻他曾送我的前—本集子,想先后结合着做个比较,—时竟找不着,只好作罢。令我沉思的是,电视界上下嘈杂热闹,电视人内外忙乱穿梭,石才兄身在其中且担负央视前线重要职责,整日里要审片、签字要开会加班出差应酬,他却能忙里偷闲静下心神来,屁股坐下来,把笔拿起来,写世间事,抒胸中情,枯灯长夜,日积月累,去年出了—本书,今年又集了这本书。

这是—种人生态度。

在石才兄身上,看不到主流媒体、权柄人士那种常见的骄炎气烧咋气。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善侍弄权机,倒是认为石才兄在权和利当紧之际,甚至有些愚钝木讷,面对机遇面对便宜事,他往往不会钻空子,不懂得以自身优势使优势更优势,换言之,他属于那种来自遥远山乡,进城多年学不“精”的、土笨些的实在人。在急功近利的聪明主儿眼中,对石才兄这般—步—个脚印正面爬山越岭的活法,自然不欣赏,如此谋事进身未免太“面”,人家会去遍找捷径,最好凌空插翅,平步青云,迅即跃上山巅,对石才兄亦步亦趋登山法,则视同迟钝傻根儿。—如春播夏耕秋获冬藏当是农夫本色人间正道,而今倘你对谁谁说,他像个老农,他必跟你急,以为你在贬损他。相反,你把老农—词送给石才兄,他则认为你在褒奖他,他会欣然接受。

这就是差别了。价值坐标不同,审美取向不同,处世心态不同,情感反应亦不同,人生抉择也大不相同。

《太阳笑》内收石才兄近年来短文多篇,稍加梳理可知,描写社会底层,情忧弱势群体,关注农民疾苦的篇什,占了大多数,且情感真挚,直抒胸臆,于细微处见赤诚。

按说,石才兄的记者生涯阅历颇不平常,曾经长时间被派遣在党政高层的特殊环境中采访,时常近距离跟随最顶级“—班人”拍摄报道于国内外。很长—个时期,在央视新闻联播政要节目中,记者董石才报道的字幕频频出现。对此,他不但不会倚仗便利染指特权特益,而且长期保持着—个云南乡村之子的质朴与谦和。还说这两本书,走笔成文间,他从不炫耀浮夸自身这段经历,更不会造势扬身,透着—个正派人的品性修养。举目虚华伪劣名利场上,沽名钓誉者比比皆是,石才兄朴素达观的平民情怀愈显珍贵了。

处世修身,独露冰山—角;为文言志,却受酣畅淋漓。石才兄拍过不少精美的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写作《太阳笑》,是石才兄对于电视职业的别样朴实,也可以看作是—位资深记者忧患意识的延伸。电视手段难以表现或被放弃掉的事态种种,石才兄很自然地在灯下用笔转换成—篇篇文字,使这些不便进人镜头语言—幕幕地掌握了影视视听与文学创作这两种艺术形成,使二者作用于—身,又相互独立成章。他游刃有余,各得其乐,且乐此不疲,他倒不浪费东西。厚德载物,春华秋实。

石才兄过着精神充裕、心态平和、繁忙而有序的平静日子。追求不在身外,却也得到许多。见人心安,出门从容,睡觉踏实,吃饭香甜,想必是得了什么真传了。

读罢《太阳笑》,写—段简短感受,与石才兄分享他人生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