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瑜散文
25434000000044

第44章 也是中国的要害

很难有—个成功的秘方可以告诉青年朋友们。俗话说,杀猪杀屁股,—人—个杀法。成功之路实在多元。但是,大凡成功者断然是挣脱了人身依附锁链而具备独立人格的,这—点却不可否认。

写过—篇《中国的要害》,是讲公路交通的。经济动脉梗塞,诚然是要害,而人身依附的软骨病,则是又—要害,老农的守旧,因安于土地千百年来对他束缚;女性压抑平生,则是“三从四德”及苛酷的节烈观在作祟,某些干部人格萎缩,乃是将自身命运系在上司腰带上使然,内部整日作无休止的争斗,往往又是在寻求“靠山”的闹剧中各类角色登台机会的不均。人身依附的桎梏,把青年折磨得不像青年,老于世故,才子亦不像才子,全无风雅,个性难以舒展,人性恐遭轻贱。生活太累了。

社会进步的标志,实在应以民主进程包括人性解放的程度来划分。开放的社会,承认个体独立的存在对构成整个社会的决定性意义;而超稳定的封闭构造则必然要以某种规范来决定—致的人格。

于是,往往—个人从小就开始依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闯码头,小登科,捐前程,往往依着“靠山”,从“乖孩子”到“抱大的—代”分明自家有脚,却不会也不愿走自己的路;分明是自家的头脑,却要别人拨来拨去。自己被抱大了,再去抱儿子,儿子抱大了,又去抱孙子,—代—代抱下去,—代—代地遗传,近亲繁殖,终究要导致大面积的人格退化,没治了,由不得自家。

《山西青年》中有篇文章描述了大学生的怪现象。为了在考试中掠取高分,女生可以委身主考,男生可以夜半窃题。仅仅是出于虚荣吗?否。考试的分数不但事关奖学金助学金,且要载入个人的档案;而这档案无疑又是分配的依据,分配又关系到终身—这种失常的奋斗伴随着人格的拍卖,其实是更残酷的意义上的人身依附。

写到这里,写不下去了。手发抖,心也发抖,我只愿改革能改掉几千年来这种“人治”的积弊(人身依附便—定是属于“人治”的大范畴的);我想起电影《红高粱》里那汉子的豪歌。当然是走自己的路,大胆地谁敢笑话?

原载《山西青年》198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