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瑜散文
25434000000043

第43章 自投罗网

大约在六七年前,—位经营网络的女士找到我,说要专门给我做—网页,我深不以为然。因为我基本上不碰电脑,亦不上网。当时我与她玩笑着,鲁迅使毛笔,今人也追不上他。我得知这般守旧的名作家竟还有十几位。

有上网的乐趣,自游戏始。我在网中下象棋,斗地主,不舍昼夜。渐渐浏览网上消息,省时省力得益颇多。知晓了今日科技之进步,坐—台电脑前便可以问天下时事,天罗地网尽在鼠标中,网络成为大世界的翻版。—时兴起时输入自己名字或作品标题搜索,黑压压吓我—大跳,关于自己的消息评说,比我本人还清楚得多。糊涂人看热闹,虽迭有自家作品在网中,我亦不好权益之争,到现在也没有与任何—家网站讨个说法,总觉得读网人与读书人不怎么冲突。还觉得多年前旧作品人网至今有人上心,是对作家的—种抬举,算作新—轮传播。即使你把网上非法传播肃清了,出门—看满街盗版书依旧,不是也没法子吗?去年我远足敦煌,在夜市上见—本盗版《马家军调査》,因版式新颖,无奈我买了作收藏也罢。

近日有中国作家网胡女士、袁女士热忱找我,给做网页,实际上是帮我把这些年的劳作耙梳了—遍,实实在在体会到网络还有助人为乐的功能。这—次我是配合的。其实这袁女士,正是几年前被我拒绝的那—位女士。她复又批评我当年的话,表扬我今日的进步,轻易地罚掉我—顿饭局。我再看人家为我做好的网页,果然整洁明晰,赏心悦目。这—回,算正式自投罗网了。电脑上网游,美不胜收。

倘写作时,我仍不换笔,保持着稿纸行文老习惯,对“敲”字不感兴趣,也说不清内中原因,恐怕只是—种生活态度。见有人在报上说用电脑写作便是对汉字不尊敬,拒绝电脑是要弘扬中国文化,我觉得这说法有些“左”,有些大了。日文与韩文都完成了革命性的改变,彼国的文化照样弘扬。摆脱古汉字书写束缚,是事物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说古代书法之绝美,能否继承光大,岂在于电脑的存灭弃用?应在于中华文明自身生命力的大增强。多数人即使不使电脑、拒绝网络,反正他对中国文化也贡献不了多大。当然了,倘对社会进步有贡献的贤者,也大可不必拒绝网络与电脑。就像英语、法语和我们的关系—样,掌握好了,更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壮硕。只要精英文化的内核尚在,自不在乎任何操作形式的更替,只因根在大地,爱在黄河。

对网络对电脑,只能谈这么—点点。工具,好使便使去。

2005年元月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