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25446500000075

第75章 奇石吟

研究石文化的学者说,唐宋两朝和明清两代,乃是我国历史上的两次玩石热潮,而现在,也就是二十世纪末端,第三次玩石浪潮终于来临了。我虽不才,也能感到,此说颇有些道理。因为环视左右,发现玩石、爱石、鉴石、藏石的人,就像雨后草原上的鲜蘑一样冒出了好多。有早就玩的,更多是新上手的,还有看见别人玩觉得自己不玩就没文化便也跟着玩的,于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华奇石展”举办连连,“石市”上熙熙攘攘,到处可见“醒石斋”、“悟石轩”、“拜石堂”之类的店面,此乃当今一大人文景观也,万不可小觑。更有趣者,过去送礼讲究送烟送酒,现在忽然送起沉甸甸的石头来了,好像只要摆弄的是石头,送者与被送者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弘扬中华文化的豪迈感。总之,石头交上好运了。

前几天意外地得到一本青岛收藏家李先生的藏石画册。那是根据他的藏石配上唐诗而印成的,叫《唐诗一百首诗意画石》。我想,能觅得七色迷离、新奇怪异的一百块纯天然的观赏石已极为不易,还能贴切地配上一百首唐诗可就难上加难了。然而,李先生居然天衣无缝地做到了。好像大自然有感于这一百首诗才孕育出了这一百枚奇石,又好像唐代的才子们在冥冥中感应到了这些奇石的潜在,预先为之写好了美丽的诗行。它们不见人工的痕迹,但见造化的奇伟,真是鬼斧神工,石破天惊啊。怪不得,“唐诗一百首诗意画石”被光荣地确认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我亦爱石,但主要是收藏一些古生物化石,如茂名龟、甘肃陆龟、辽西蜻蜓、海百合、北票鲟、山旺鱼、震旦角石、喜马拉雅菊石、大三叶虫、大羽羊齿、鹗头贝群、优质硅化木等等,至于龙鸟之类,只能到梦中去追寻,弄到后来,自感愈来愈走向科学化离开了审美化,心中正自茫茫然。隔行如隔山哪,我虽知道观赏石的学问很深,所谓的“藏石热”主要就热在这个领域,但我至今仍不甚了了。我也见过几个爱石、玩石、采石、藏石的人,比如贾平凹,写过《丑石》、《小石头记》之类的文章,还从商州山野捡了巨石,不辞辛苦地亲自背回西安,肩膀都勒肿了,可谓石痴。但他的目标似乎是重在意象的丑和怪、拙和朴,而不重纹理的精美与玄妙,也即重在造型,他主藏造型石,追求的是混沌的整体象征。河北作协的刘小放,亦爱石成癖,平时自带工具包,内装钎子、凿子和放人镜,披发入山,四处翻掘,每有斩获,欣喜若狂。他好像更看重“采”的行为和过程本身,至于采到的石头价值几何,却全不在意。在宜昌,我还走访过一位民间藏石大师,提起他没有人不夸扬的,其藏品之富,车载斗量不足比,汗牛充栋不足喻,但我总觉太驳杂了,兼容并包的结果,特色反倒不突出了,似乎只重“藏”而忘了“赏”,没处理好聚敛与拔萃的关系。

依我看,李先生的藏石,是有自己鲜明的艺术追求的。他的藏量据说也有千件之多。我根据每幅石画所标的尺寸计算,真不敢想象他的石头该存放在哪里,那该需要有多大的房子啊。世上的事就这么邪门,中国人的住房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可一个人酷爱的东西偏偏再多也能放得下。当然,重要的还不在数量,而在品相。李先生的奇石,来源颇广,依我的闻见,似有兰州黄河石、宜昌三峡石、江苏雨花石、广西红河石、崂山绿石、淄博颜神石、河北树枝石、青海昆仑石、安徽景文石等品类,它们都属于“纹理石”这一大类。我推想,李先生之所以喜爱纹理石,主要是爱其纹理、层理、裂理和图案之美,最根本的,还是爱其幽深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因其可触发广泛联想和美丽的激情。如果说贾平凹藏的是哲学型的石头,李先生藏的就是诗歌型的石头,哲学重思理,诗歌重情感。惟其如此,李的石头品相与唐诗的意境的打通、交融、互渗,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些石头,是有声的画,又是无声的诗啊。

比如开卷第一石,石的纹理似是天寒地冻,枯枝竦立,日光惨淡,白雪覆盖下的大地要冻裂似的,呈现着难以言说的冷硬。李先生为之配了孟郊的《苦寒吟》:“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知道,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受尽饥寒冻馁,却又秉性孤直,不迎合流俗。苏东坡说他是“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我们完全可从这块石头读出横空盘硬语般的苍凉和中世纪特有的萧瑟情调。又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月”,“咏鸳鸯”中的“鸳鸯”,“咏芳树”中的亭亭玉立的“春树”,都是何其形神兼备。再如,李白歌咏的“庐山瀑布”,杜牧歌唱的“杨柳”,因了石头的呼应,便开出簇新的意境,似可感到杨柳的轻拂,听得见瀑布飞旋三千尺激起的喧响。

我国有悠久的石文化的传统,奇石被赋予坚贞、高洁、求实、无畏、顽强的节操,成为人格美、精神美的象征。女娲炼石补天,孙悟空为石所变,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皆与石有缘。唐代的牛僧孺对于奇石“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虔诚,可谓典型地体现了我国石文化的价值观。宋代的米南宫,每见奇石纳头便拜,故有“米癫”的谑称,他临死时叮嘱家人,定要和一块他最心爱的雨花石合葬,遂成千古佳话。我看重李先生的奇石,它们为当代石文化的张扬,添了一份光彩。